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呕吐方     
1.广藿香12克,紫苏10克,生姜15克.水煎,每日分2次服. 2.法半夏15克,丁香、生甘草各6克,朱砂30克(水飞,即与水共研,反复研磨制成极细腻粉末),冰片0.9克(研细).前三味研极细末,拌入后二味.饭前服,每日服2次,每次服3克.  相似文献   

2.
处方一 昆布、马勃、葵花各30克。用法:共研细粉,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服1丸,每日2次,开水送服。  相似文献   

3.
《家庭科技》2015,(1):33
治小儿肺炎双花、杏仁各9克,生石膏30克,木蝴蝶2克,川贝3克。水煎,每日分4次暇。葛根、白芍、钩藤、百部各10克,甘草、杏仁、浮萍、地龙各5克,太子参、黄芪各6克,桂枝3克。水煎,频饮服。治流行性腮腺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赤小豆各6克。水煎,2~3岁每次1酒盅,每日服3次。蛇蜕3克,用砂锅焙干,研末,与1个鸡蛋水炒。1次服完,连服3日。蒲公英50克,夏枯草15克。  相似文献   

4.
《家庭科技》2015,(3):33
治胃炎方 蛇参(马蔸铃)根100克洗净切片,泡白酒500毫升.每次服5毫升,每日2~3次.治急性胃炎. 向日葵根晒干,研末.温水送服,每次服0.07克,每日2次,3日为一个疗程.治急性胃炎. 蒲公英(全草)15克,甜酒酿一匙,水煎二次混合.分早、中、晚饭后服.治慢性胃炎. 金不换研末,压片(每片0.3克).每次服2~4片,每日3次.治慢性胃炎. 西洋参、金钗石斛、白木耳、香蘑菇、灵芝各60克,共研末.温水送服,每次服3~4克,每日3次.  相似文献   

5.
单方验方     
小验方治痢疾 1.穿心莲60克,研成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连服5天。对心经火热下移小肠所致痢疾疗效显著。 2.马鞭草适量,晒干研成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连服3天。对湿热型痢疾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6.
正方一药材:香白正75克(炒),川芎(炒)、甘草(炒)、川乌头(半生半熟)各30克。制法:共研为末。用法:每日服3克,用细茶薄荷汤调下。功效:截头风,治偏正头风,百药不效,一服便愈。(赵学敏)方二药材:川草乌各6克(病重者生用,轻者用制品),白芷18克,僵蚕18克,生甘草9克。  相似文献   

7.
民间秘方     
林星 《家庭科技》2014,(2):30-30
正治小儿消化不良1.鸡内金、神曲、陈皮、焦山楂各6克,枳壳3克。研末,加面粉50克,烙成6个饼。2~3岁者每次服1个饼,每日3次。2.炒麦芽,研末。2~4岁小儿每次服0.6克,每日3次。3.鸡内金50克,研末,加面粉100克烙成饼,每日服1个。4.玄明粉3克,胡椒粉0.5克,混合后敷肚脐,每日1次。治小儿腹泻1.鲜石榴果皮30克,捣成泥,敷肚脐。24小时换药1次。1~3次见效。  相似文献   

8.
蚤休又名七叶一枝花、北重楼,一些地方也叫上天梯、轮叶王孙、露水颗珠等,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作用,单味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 1.内服 (1)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蚤休根切片晒干并熏烤后研末,过80日筛,每次开水冲服1.5克,每日3次,儿童酌减。治疗30例,结果显效(用药后2—3天扁桃体化脓灶消失)18例,有效(用药后3—4天化脓灶减少,最后消失)10例,无效2例。  相似文献   

9.
抗疲劳药膳     
正龙眼洋参茶配方龙眼肉10克,西洋参3克,白糖适量。制法将西洋参捣碎,与龙眼肉、白糖用开水冲沏当茶饮。用法每日沏2次,可长期服用。功效补益心脾、抗疲劳。适用于劳累过度、神疲乏力、心慌气短、失眠梦多等气血亏虚者。灵芝人参酒配方灵芝100克,人参30克,冰糖300克,白酒1500克。制法先将人参、灵芝洗净切片,冰糖打碎,再将人参、灵芝、冰糖放入酒罐中,加入白酒封紧罐口放置1周后,取上清液即可。用法每日两次,每次10毫升。  相似文献   

10.
处方一:宣志汤,茯苓15克,菖蒲3克,甘草3克,白术9克,生枣15克,远志3克,柴胡3克,当归9克,人参3克,山药15克,巴戟天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肝气郁结型患者。处方二: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酒炒)4.5克,炒黄芩8克,栀子(酒炒)9克,当归(酒洗)9克,  相似文献   

11.
民间秘方     
正胸痛取红升麻、挖耳草、地榆、野棉花根各20克,水煎,加红糖20克为引服用。每日1剂,分3次服用,6日为1疗程。风湿痛1.牛蒡子、苍耳子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风湿热(热痹)。2.虎耳草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6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湿关节炎(寒痹)。  相似文献   

12.
风热感冒:白芥子9克,鸡蛋1个。将白芥子研成细末,然后用蛋清调匀,分成2份,敷于双侧涌泉穴,1小时后取下。本方有较好的退热效果,适用于感冒时高热不退。慢性咽炎:吴茱萸30克,生附子6克。两药共研细末,加麝香0.3克,面粉适量,与米醋调匀,做成面饼。将药饼蒸至微热,睡前敷于双侧  相似文献   

13.
正炙甘草膏处方:生晒参、桂枝、炙甘草、干姜各100克,麦冬、阿胶、红枣500克,生地、枸杞、桂圆肉各250克,肉桂50克。辅料:核桃肉、黑芝麻、冰糖各250克,黄酒200毫升。制作:核桃肉、黑芝麻炒熟后研粉,生晒参研粉,阿胶加黄酒炖化。其他药水煎3次,过滤去渣,文火浓缩后加入核桃肉、芝麻、生晒参粉,与阿胶、冰糖一起收膏。服用方法:每次服用15克,1日2次,开水冲服。  相似文献   

14.
民间秘方     
陈光 《家庭科技》2014,(9):30-30
防治白细胞少症方方一:黄芪30克,鸡血藤、大枣各30~60克,女贞子、丹参各12克,黄精15克。水煎,分两次服用。方二:补骨脂微炒,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日服1~3丸,每日3次,盐开水送服。4周为一个疗程,停10天再服第二个疗程。  相似文献   

15.
正方一白芍30克,桂枝6克,川木瓜10克,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3~5剂可愈。方二白芍40克,甘草20克,加水煎成汤剂,隔日1剂。一般服药2剂可愈。方三木瓜30克,桑枝15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木瓜、桑枝加适量水煎煮后去渣留汁,再将薏苡仁、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上述药汁  相似文献   

16.
一、鸡蛋2个,香油50克,醋适量,先用香油炸鸡蛋,再加醋煮,每日早晚各吃1个,可治哮喘。 二、豆腐1块,松塔15个。把松塔洗净,与豆腐同用水煮,约15—20分钟后,吃豆腐喝汤。 三、核桃肉、蜂蜜各1000克。将核桃肉捣烂,与蜂蜜拌匀,用瓷瓶装好每次服1汤匙,日服2次,用开水冲服。  相似文献   

17.
取制何首乌适量,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5克,用温开水冲服,每日1~2次。1~7天可愈。  相似文献   

18.
治盆腔炎方     
正湿热瘀滞型症状:小腹胀痛;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干结;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妙方——妇宝冲剂:每次20克,每日2次,开水冲服。瘀血阻滞型症状:下腹持续疼痛,拒按;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脉沉弦或涩。  相似文献   

19.
治痔验方     
1 大黄10克、柴胡5克、升麻1.5克、黄芩3克、当归6克、甘草2克.水煎,每日服1剂.适用于内痔脱出,大便秘结者. 2 木鳖子3个,去壳取肉,加少量水磨汁,入冰片粉少许搅匀.用棉棒蘸搽患处,每日3~4次.可消肿止痛. 3 苦参10克,煎浓汁去渣,再放入鸡蛋(带壳)2个、红糖60克,共煮熟.吃蛋喝汤,每日1剂,4日为1疗程.痔轻者1个疗程,重者2~3个疗程可望治愈或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0.
正【歌诀】祛风止痒用牡蛎,珠母益母归生地,防风荆芥夜交藤,甘草蝉衣粉丹皮。【组成】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生地、当归、益母草、夜交藤各24克,丹皮15克,防风12克,荆芥9克,蝉衣7克,甘草9克。【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牡蛎、珍珠母另煎1小时,再合余药,共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中、晚各温服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