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日益减弱的今天,股东的权利不被重视似乎是普遍现象;另一方面,中小股东对出席股东大会主张自己的权利也逐渐失去信心和积极性,股东大会似乎正逐步沧落为一种摆投。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关的股东大会与公司其他权力机关的制衡关系,特别是股东大会与日益膨胀的董事会权力之间的制衡关系。本文将从股东和股东大会的权力定位、董事和董事会的权力定位及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制衡几方面展开论证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遵循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即由股东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行使财产所有权,而董事会行使财产经营权,全面、具体地负责公司经营活动,实现股东大会意图,并接受股东大会的监督。公司法正是通过建立股东会对董事会的约束和监督机制,试图最大限度地保护股东合法权益。但在现代股份有限公司制度发展中,股东会职权弱化,董事会职权强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大型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越来越呈形式化。股东大会的形式化,势必将削弱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制约与监督,从而最终损害股东的合法权益。为了重树股东会的形象和威信,…  相似文献   

3.
郭蓉 《江西社会科学》2001,1(2):177-178
一、公司治理中权力制衡价值分析  现代公司的成员是股东,股东是公司的最终拥有者以及公司利益的最终享有者,因此,股东大会便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董事会只能是公司的代理人,因此董事会不能享有独立于股东会的权力,这种公司权力的分配格局称为股东会中心主义。在本世纪初,英国判例法开始承认董事会权力的独立性,到最后被英国的《示范公司章程》所采纳,发展到现在便是大多数国家在公司章程中列明股东会所享有的权力,有未列举的便归董事会享有,从而使董事会享有法定的经营管理公司事务的权力,这即是公司机关权力分配上的“董事…  相似文献   

4.
李燕 《学术论坛》2007,30(6):136-141
现代公司经营模式由原来“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转化,导致公司股东权力的弱化和董事及董事会权力的不断膨胀,需要通过立法来解决董事和公司之间的权益冲突,强化和规范公司董事的信托义务与责任。我国公司法对董事信托义务的规定很不具体。文章通过介绍美国公司法上的相关判例,对董事注意义务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公司立法中关于董事注意义务规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多元利益主体,即股东、债权人、董事和经理、监事。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方面有待业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综观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沿革 ,公司的内部治理正在经历着由“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制度变迁。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近十年来所进行的公司治理改革也大都将董事会制度的改革置于最重要的地位。作者通过介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学术界中关于公司董事会的一些理论观点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评析 ,进而认为 :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的一种内生性的控制机制有助于减少和削弱代理问题的发生。由于市场经济要达到理论中所描述的“完美市场”的状态尚不可能 ,因此 ,“董事会”这种内生性的机制就可能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与进步而得到不断修正 ,这就为对董事会提供政策管制提供了空间 ,管制效率的关键在于管制与市场力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公司中,董事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管理机关,其职责是负责处理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事宜。董事会的董事既可由股东担任,也可由非股东担任,一般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在履行公司职责时,应对公司承担义务,这是世界两大法系国家在公司法中的共同规定,亦是我国公司法的基本原则要求。但是,对于董事义务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哪些,董事与公司的法律关系如何等问题,各国有不同的规定,我国理论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董事与公司的法律关系我国公司法对董事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现无明确地…  相似文献   

8.
公司制度是被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普遍接受的现代企业制度。本文从公司制企业的资本结构、管理结构以及公司制企业集团的结构三个方面,比较了以欧美为代表的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模式的不同特点。本文指出,日本股份公司中企业法人股东占主导地位和美国股份公司中社会事业单位法人股东占主导地位,不但形成了不同的公司发展取向,而且造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的相当大的差异。日本公司制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与日本公司制度中独特的资本结构相联系。  相似文献   

9.
有限责任公司运行机制探讨甄进兴,张筱红近年来,经济学界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运行机制研究的比较多。一般认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一方面可以“用手投票”,即在公司内部,通过股东大会反映自己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公司的重大方案做出决议。同时,股东大会下...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嵌入实现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的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需要制度的调适与应对。中国证监会以其发布的规则来应对股东大会的技术创新,然而要实现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需要一个以公司法改革为核心的系统工程。我国当务之急是要进行公司法修法,确立以股东大会召集程序电子化、表决权等股东权行使电子化为核心的制度框架,同时推行“视频会议”+“电子表决”+“互动易”模式的部分网络股东大会,实现股东大会会议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11.
国美控制权争夺集中反映了家族企业走向公众企业过程中的公司治理困局,启迪人们重新审思公司治理的若干经典命题。依附于熟人社会、束缚于商道伦理、沉溺于关系契约构成了家族企业制度变迁与结构转型的路径依赖。克服家族企业走向公众企业过程中的公司治理难题,需要着重解决控股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规范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概括授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外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三种基本模式1.英美模式英美模式是股东至上的治理结构,确立了非人力资本的绝对中心地位。其主要目标是:维护股东至上主权,使股东和经理行为诱因一致,建立监控、披露、约束机制。这种模式的核心原则是由股东选举董事会,代表他们的利益来经营公司。按此原则,股东通过董事会对公司进行控制,并责成董事会对公司经理实行指示和监督。英美公司中没有监事会,而是由公司聘请专门的审计事务所负责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的年度审计报告,如图1所示。这一模式的特点是股权高度分散,一般股东与公司的关系淡化。但同时,证券市场发达,外部市…  相似文献   

13.
析独立董事     
在现代股份制公司中 ,由于董事会拥有聘用和解雇首席执行官、重大投资、兼并和收购等战略性的“决策控制权” ,因而 ,董事会承担着公司经营的最终责任 ,它所掌握的决策控制权对一家公司长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而每个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的能力和董事会的效率。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就是要从制约内部控股股东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 ,以及独立监督公司管理阶层两方面出发 ,真正提升董事会的效力 ,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 ,尽早使我国上市公司与国际商业规则接轨。  相似文献   

14.
股东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它的决议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利润分配、发展规模乃至分立合并都具有决定性意义,能够对股东、公司、债权人和其他相关利益团体产生普遍影响。“资本多数决”是股东会行使权力的基本原则。本文结合大陆与台湾的公司法,拟就两岸的“资本多数决”制度进行比较,着重对比两岸对该制度的法律控制,以期完善大陆防止“资本多数决”滥用的公司立法。一、大陆和台湾的资本多数决制度大陆公司法第106条第二款规定:“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台湾公司法第174条规定:“…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模式可以分为股东主权模式和利益相关者主权模式。前者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模式,后者是以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治理为代表的。美国董事等的注意义务和忠诚义务最终还是向股东履行的,而日本董事会实际上是对公司承担责任而不是对股东承担责任。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的根源需要通过对社会规范、文化等更深层面的问题的探讨才可以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16.
试论近代公司的"内部人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部人控制”是公司两权分离的必然产物,对“内部人”进行控制是保证公司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股东大会、监事会以及董事会则是对“内部人”进行控制的必要手段。但是,公司制度于近代移植到中国后,这些正式的制度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内部人”的控制主要是借助传统手段完成的,究其原因,这是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不兼容带来的必然后果。  相似文献   

17.
参照 LLSV的分析思路,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现状,本文从控股股东转移公司利润的成本函数入手,建立了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理论模型,得到若干有意义的结论:如果上市公司股权中存在持有非流通股的控股股东,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或降低控股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比例可以提高公司价值;如果上市公司股权中存在持有全流通股的控股股东,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或提高控股股东持有的流通股比例可以提高公司的价值;在同等条件下,如果国有控股股东转移公司利润的便利优于非国有控股股东,那么其价值将低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因此,股权分割现象加剧了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扭曲了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减持国有股可以提高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余正文来稿认为,建立社区股份合作制是解决目前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推行社区股份合作制,首先,明确了集体资产产权、社区股份合作制将集体资产拆段明确到村民,变过去名义的集体所有制为社区农民人人享有利益的社区共有制,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代表全体股东行使其经营权,为全体股东负责。其次.强化了民主管理与监督。社区股份合作制在组织管理形式上实行股东大会——董事会——厂长(经理)制,促进了政企分开,提高了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从没木上转换了人体经营机制;第三、拓宽…  相似文献   

19.
缺乏相互制衡的共同治理机制是导致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效率是低下的直接原因。要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形成相互制衡的共同治理机制。在本文主要从强化股东大会职能,完善董事会结构,完善监事会监督职能,理顺“老三会”与“新三会”关系等方面,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结构起源于现代股份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传统公司治理结构大体上经历了“股东会中心主义”“董事会中心主义“”经理中心主义”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变。传统公司治理结构体现的是“股权至上”的逻辑。股东本位的公司理念开始动摇、利害相关者共同治理,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一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