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钢琴协奏曲》是高平于2006—2007年创作的作品。本文对高平《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民族音乐元素进行探析,通过研究其音高组织、节拍节奏、配器手法等特点,分析作品中蕴含的苗族音乐语言。此外,本文还对《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线性思维特点及支声音乐手法进行剖析,力求深入领悟高平在本作品所表达的民族化音乐语汇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渺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5):127-131+155
刘锡津是黑龙江走出的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大多数题材选自黑土地以及黑土地上的少数民族,作品也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纵观他的创作,从未脱离群众,始终扎根民族土壤,以音符记录人民生活,经典作品时至今日仍保持极高的上演率,为北方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以刘锡津创作于80年的月琴协奏曲《北方音乐素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刘锡津对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创作中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出发,探索其音乐作品的价值属性,弘扬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  相似文献   

3.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广大人民群众熟悉和喜爱的大型音乐艺术作品,是一部曾经反复上演并流传于世界各地的优秀中国钢琴协奏曲,是中国交响乐创作和发展的典型代表,它为中国民族音乐准确切入西方传统音乐形式的创作开辟了先河,是中国的民族音乐素材与西方传统音乐形式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广大人民群众熟悉和喜爱的大型音乐艺术作品,是一部曾经反复上演并流传于世界各地的优秀中国钢琴协奏曲,是中国交响乐创作和发展的典型代表,它为中国民族音乐准确切入西方传统音乐形式的创作开辟了先河,是中国的民族音乐素材与西方传统音乐形式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单簧管是产生于17世纪的西洋乐器,在19世纪传入我国。单簧管在我国的发展日益繁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批专业学者对其进行传播与推广,不仅学习、表演单簧管的国外作品,更是创作了不少具有我国民族音乐风格的国内作品,推动了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张梧的《迎新春舞曲》就是一首基于我国民族音乐风格、运用民族调式而创作的单簧管作品。本文将对其创作与演奏两方面进行研究,以阐述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6.
单簧管是产生于17世纪的西洋乐器,在19世纪传入我国。单簧管在我国的发展日益繁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批专业学者对其进行传播与推广,不仅学习、表演单簧管的国外作品,更是创作了不少具有我国民族音乐风格的国内作品,推动了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张梧的《迎新春舞曲》就是一首基于我国民族音乐风格、运用民族调式而创作的单簧管作品。本文将对其创作与演奏两方面进行研究,以阐述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笛为西方室内乐的重要乐器,晚清时期传入我国,1922年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开设了长笛课程,标志着我国长笛教育的开端,民族化是我国长笛艺术发展最为鲜明的特征,从贺绿汀创作《幽思》到改革开放后的《大净》等,均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对长笛教育的开展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均有着突出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我国长笛教育的历程做了介绍,继而探讨了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如丰富长笛教育内涵的必然要求、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客观需要、提升音乐教育效果的主动追求,介绍了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三点原则,最后就如何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提出了对策,包括教材编写中渗透、课程教学中渗透、长笛创作中渗透、音乐团体中渗透等。  相似文献   

8.
从《功夫熊猫》中可以看出好莱坞大片的模式,引用来自世界各地的题材,利用美国式的手法进行改编,从而推广出去。正因如此,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也成为各国进行文艺作品创作的常用表现内容之一,《功夫熊猫》便是利用这多元化的"中国元素"进行创作获得影迷赞誉的佳片之一。本文将从人物、场景、情景、精神等浅谈《功夫熊猫》中多元化中国元素的利用,反思中国当代动画产业现状。  相似文献   

9.
许群 《中国民族博览》2016,(14):115-116
目前我国当代歌曲创作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传统的音乐元素影响,在创作歌曲的过程中,传统音乐元素与如今的文化元素密切联系,进而达成创新。传统和当代音乐的融汇这一新意之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篇文章探究的着重点是传统的戏曲、民族音乐及民族器乐在当代歌曲创作中的运用,进而给我国音乐文明承继与改进提供一些参照。  相似文献   

10.
长笛为西方室内乐的重要乐器,晚清时期传入我国,1922年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开设了长笛课程,标志着我国长笛教育的开端,民族化是我国长笛艺术发展最为鲜明的特征,从贺绿汀创作《幽思》到改革开放后的《大净》等,均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对长笛教育的开展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均有着突出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我国长笛教育的历程做了介绍,继而探讨了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如丰富长笛教育内涵的必然要求、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客观需要、提升音乐教育效果的主动追求,介绍了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三点原则,最后就如何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提出了对策,包括教材编写中渗透、课程教学中渗透、长笛创作中渗透、音乐团体中渗透等。  相似文献   

11.
从《功夫熊猫》中可以看出好莱坞大片的模式,引用来自世界各地的题材,利用美国式的手法进行改编,从而推广出去.正因如此,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也成为各国进行文艺作品创作的常用表现内容之一,《功夫熊猫》便是利用这多元化的“中国元素”进行创作获得影迷赞誉的佳片之一.本文将从人物、场景、情景、精神等浅谈《功夫熊猫》中多元化中国元素的利用,反思中国当代动画产业现状.  相似文献   

12.
现代筝曲《林泉》通过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传统的审美意味,体现出了深远的中国哲学道理,本文从乐段结构的散聚相合,水之意象的变幻多样,哲学意境的虚实相生、情景相即,以及乐曲的现代化创作思维四个方面出发,分析筝曲《林泉》的音乐审美与内在意义,并兼论《林泉》对当代民族音乐作品创作的可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当代歌曲创作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传统的音乐元素影响,在创作歌曲的过程中,传统音乐元素与如今的文化元素密切联系,进而达成创新。传统和当代音乐的融汇这一新意之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篇文章探究的着重点是传统的戏曲、民族音乐及民族器乐在当代歌曲创作中的运用,进而给我国音乐文明承继与改进提供一些参照。  相似文献   

1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即将推出《中国民歌榜》栏目。用“排行榜”这一市场经济的有效手段来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无疑会产生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从五十年代起,我国“新民歌”式的创作歌曲就拥有广大的听众,而民族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红珊瑚》、《刘胡兰》又把群众审美情趣提高了一步,在创作和演唱上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改革开放年代,“新民歌”的创作又增添了时代风采,彭丽媛、董文华、阎维文、宋祖英、张也这些民族唱法的歌手深受群众喜爱,其市场价值也绝不亚于任何流行歌手。“中国民歌榜”包括了传统民歌和…  相似文献   

15.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创意源自《庄子·逍遥游》,背景则取自《女娲补天》.它结合史书文献《山海经》和《搜神记》,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鲲"的奇幻故事.本文旨在对影片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大量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探讨和分析,为今后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给予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黄鑫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207-208
以筝曲《袖梦》为研究对象,解析其创作背景及艺术内涵,通过对乐曲演奏的诠释,探讨舞蹈元素与古筝乐曲创作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创意源自《庄子·逍遥游》,背景则取自《女娲补天》。它结合史书文献《山海经》和《搜神记》,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鲲"的奇幻故事。本文旨在对影片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大量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探讨和分析,为今后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给予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以筝曲《袖梦》为研究对象,解析其创作背景及艺术内涵,通过对乐曲演奏的诠释,探讨舞蹈元素与古筝乐曲创作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盘王之女》: 发现中国神秘的根源声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时十年构思和酝酿、两年潜心创作和制作的瑶族民歌光碟《盘王之女》,终于在期待中问世。它以原始的、厚重的、沉积的瑶族文化,以一部民族史诗般的磅礴气势,以巨大的隔世感和漂泊感,以超越于民族音乐传统创作模式的全新架构,以平实而多样化的音乐语言向我们叙述着这...  相似文献   

20.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作为一名在广西工作的钢琴教育工作者,每当想起主席的这句话,就有了无限的自豪和无尽的责任。在广西这块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土地上教学钢琴,不能不研究以广西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的钢琴作品。如果稍作梳理,以广西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的钢琴作品大致可分为以琴声描绘广西秀美自然风光的作品、以琴声拟态广西的少数民族乐器表现当地独特民族节日气氛的作品、以琴代歌传唱"歌海"经典作品等形式。当然,此类种种形式往往又在大型钢琴作品之中穿插运用,成为钢琴作品创作的重要素材。研究这些以广西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的当代钢琴作品,达到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钢琴演奏,本文试从以下方面探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