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择友失当是青少年犯罪的“中介”(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一年,我们对沈阳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基因问题做过一次较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对这些人的结交问题进行了一般性探查。我们发现:违法犯罪青少年在反社会的行为中产生了意识——结交朋友,他们把哥儿们义气作为精神支柱,彼此联系,从而形成了一定形式的犯罪组织和相互关系。在获得一般资料之后,我们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最后结果说明,结交不良朋友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中介,这不仅是他们违法犯罪的途径,而且是犯罪的重要条件。缺少这个条件,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机率则大大降低。因此,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即结交的规律、特点进行探讨,对于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析黑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社会组织犯罪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不同时代、地域的黑社会组织在演变模式和形成的社会基础上具有相似性,无论是由正义代言人异化为黑社会组织,还是在资源竞争中产生的黑社会组织,以及从事违法行业、灰色经营的黑社会组织的产生都与社会不平等、资源有限与竞争相关联.黑社会组织虽然具有明确的违法犯罪认知,但并不属于简单的犯罪群体,而是以合作、互惠为结合方式,以违法犯罪为手段的利益群体.黑社会组织即寄生于正常社会,又与某些利益群体形成共生关系.对黑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仅寄希望于严厉打击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消除其滋生的社会土壤.  相似文献   

3.
陈利 《理论界》2010,(8):77-78
本文在阐述犯罪生物学派、犯罪心理学派和犯罪社会学派三大流派基础上,从社会化过程出发,探讨犯罪心理形成的机制。认为一个人由正常人演变为犯罪人,是由于在社会化的诸环节中发生问题,导致不完全社会化或错误社会化,并逐步由量变到质变,形成犯罪人格,最终发展到违法犯罪,即犯罪心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是个体人格未完全社会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徐凤英 《东岳论丛》2012,(8):189-191
流动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违法犯罪中的突出问题,该群体的犯罪具有一般青少年犯罪的特性,同时,又有众多自身的特点。流动青少年作为流动人口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都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自身特点,因此要从根本上预防流动青少年犯罪,必须根据他们自身特殊需求进行特殊保护,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全国流动青少年基础信息库,完善流动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强化对流动青少年重点防控,提高对流动青少年犯罪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今严重影响我国社会治安的重要社会现象,如何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乃至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提高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防控体系的理念,明晰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防控体系的原则,追寻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防控体系的途径,形成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的有效机制,是我们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应有之义和实践之要。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是较低的,约占全国青少年的千分之一点二.但是,最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的增长率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青少年犯罪的问题很值得注意.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原因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人数众多,在刑事犯罪中所占比例极高,而且犯罪面广、危害严重,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因素和令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会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发生、发展的,要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就应重视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揭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果关系,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育、引导和预防。这对于治理青少年犯罪,实现社会治安秩序的好转,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一个在内心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矫正问题进一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我们在对济南市范围内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矫正状况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创建少年法院、限制监禁刑、强化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提出构建分性别矫正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新疆籍未成年人在内地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犯罪的未成年人员主要来自贫困的南疆地区,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偏小。犯罪以扒窃偷盗为主,以团伙化共同作案为主,呈现出智能化、现代化等特点。导致新疆未成年人内地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社会、宗教、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预防和治理新疆未成年人在内地的违法犯罪应加强新疆与内地有关部门的联系,齐抓共管,加强登记管理,多方治理,坚决遏制其违法犯罪的上升势头。这对维护内地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嫉妒动机是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心理原因之一 当今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犯罪率都在直线上升,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我国及我们浙江省在“严打”以后的青少年犯罪又趋上升状态。 为了抑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趋势、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就很有必要认真探究一番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笔者前几年在大学工作期间曾在研究妒嫉心理过程中,发现严重的嫉妒心理很容易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调到政法部门工作后,接触了大量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资料。终于证实:好多的青  相似文献   

11.
辛亚萍 《理论界》2003,(2):61-62
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据2001年审判案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缺陷和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安全是各国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凸显,违法犯罪频发,刑法保护不力.刑法学界对食品安全犯罪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国外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法网严密,科刑趋重.我国现行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制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应从犯罪分类、罪名、罪状、法定刑四个方面予以全面完善.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客观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从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犯罪条件分析,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形象不良、家庭结构破损、孩子失去控制等;学校因素主要是学校追求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等;社会因素主要是“拜金主义”侵蚀,不正之风和不良外来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个日益突出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为"三大公害",它不仅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代人的成长,所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进程中重新犯罪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犯罪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难以解决的社会难题。在重新犯罪现象背后隐藏着生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体系,该原因体系脱离不开整个社会犯罪的原因体系,是社会犯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重新犯罪也是社会犯罪的特殊形态,它的产生又有不同于社会犯罪的特殊原因,及时洞察、分析重新犯罪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对积极预防和有效控制重新犯罪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一代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肩负着促进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但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却呈逐年上升趋势,向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转变。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25岁以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占全国刑事案件作案人员总数的45%,占全国治安拘留人员总数的33%。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社会治安和家庭稳定,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全国12亿人口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入占1/3以上,加上18岁到25岁的青年,他们占全国人口比例就更大厂。因此,青少年的状况如何,事关改革开放的前途.事关21世纪中国的命运,世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和发展。近几年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仍然是执法部门查处的重点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少年犯罪状况是现实社会的一面特殊的镜子,也从反面反映社会文化、道德素质、人们精神面貌.反映甚至暴露出社会某些方面的弊端。可见,全面系统地了解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探讨引…  相似文献   

18.
目前,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成为破坏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干扰四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因而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正确认识和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摆在各级司法机关、政法院校和法学研究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搞好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工作,推动对有关问题的深入探讨,本文仅就我国青少年犯罪概念问题,谈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多 ,危害严重 ,新情况、新矛盾不断出现的现状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借鉴国外防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律制度系统化、非刑事化和保护性的发展趋势。我国应从尽快制定法律法规、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三个方面完整构建我国青少年犯罪特殊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犯罪与美国社会发展如影随形,是美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违法犯罪是美国立国以后警察机构建立的直接动因;西进运动过程中资本家违法占用农民土地、抢占印第安人家园,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尖锐,恐怖的私刑、西部警匪战均已司空见惯,这些现象成为美国司法机构面对的棘手问题和美国文学、电影流行体裁的主要内容。随着美国乡村社会向都市社会过渡,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迈进,“城市老板”、黑手党等有组织犯罪问题应运而生,从而推动“黑幕揭发运动”、进步主义运动的发生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犯罪活动猖獗,为此约翰逊政府“向贫穷和失业开战”以便消除犯罪的根源。20世纪80—90年代,美国进入犯罪高发时期,随之而来的是90年代美国的警务战略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