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量词"AXA"带缀重叠式是汉语方言中的量词特殊重叠形态,它主要分布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黄孝片、客家话、赣语、湘语及少数吴语地区。与量词的其他重叠式相比,其语义特点集中表现为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能显示出说话人对量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量"义甚至可以说是"AXA"式的主导语义。  相似文献   

2.
邵阳话中量词"AXA"重叠式的形式十分丰富,能表达多种语法意义,并体现很强的主观性,其语法意义与重叠式中的"X"、量词的次类以及重叠式所充当的句法成分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其他汉语方言相比较可以发现,各方言量词的"AXA"重叠式在其内部构成、语法意义等方面既有诸多相同之处,又存在不少差异。量词的"AXA"式重叠具有方言类型学意义,可以为学界将汉语方言区分为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的观点提供又一依据。  相似文献   

3.
慈利话中利用重叠和附加构成重叠儿化量词、"AA么儿"、"A把把儿"、"A把A"、"A打A"、"A数A(儿)"、"A数A(儿)的"等量词结构。重叠、附加与主观量表达有密切关系,重叠儿化量词和量词结构表达的主观量的类型主要有主观大量、主观小量、主观周遍量、主观满意量。  相似文献   

4.
由一般数词构成的数量短语结构一般不能重叠,除非是作状语才能重叠.但是“数词‘一’与量词相结合的数量短语”一般都可以重叠,而且重叠之后有了多种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数词‘一’与量词相结合的数量短语重叠有很多种重叠式,其中使用得最多的是“一AA”式和“一A一A”式.文章从诸多视角来探讨这两种重叠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石期土话的量词重叠式"量+哒+量"的构成及使用特点较有特色;句法功能上,"量+哒+量"重叠式可修饰限制名词、动词、动词性短语,从而在句中可做主语、定语、状语、补语、谓语;量词构成"量+哒+量"重叠式后产生了附加意义,附加意义随着在句中所作的成分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长阳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学者过去一般认为湖北地区西南官话中重叠构造的AA式名词较少。其实长阳方言中通过语素重叠可以构成名词、形容词、副词。其中重叠构造名词可以来自名词性成分重叠、谓词性成分重叠和量词重叠。重叠构造名词可以表示小称,但作为成年人的语言,其表小称和呢称比云贵川方言少很多,它更主要的功能是表示类化。另外长阳方言表示小称的格式,有相应的贬义表达格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A一A”式进行讨论 :黄伯荣、廖序东二位先生认为是表动量性质的数量短语作补语的动补短语 ,即后一个“A”是借用动词来作动量词 ;而笔者效仿其他同仁的看法 ,认为此结构是动词“A”的重叠格式  相似文献   

8.
试论动词重叠A—A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动词(记作A)重叠格式有寥种,本文只讨论其中一种格式:A—A式。 1 A—A式是动词重叠的理由 1.1 从意义、功能到形式,都不足以说明A—A是动量组合,而只能肯定A—A是动词重叠。 1.1.1 A—A的意义,对A来说不是完全新的另一个意义,只是A的意义上带了附加意义。从这一点考察,A—A的意义与AA的意义基本相同(尽管有细微差异),正说明A—A是A的一种重叠。 1.1.2 A—A在句子中主要用来作谓语,可以有修饰成分和连带成分,这与AA在句中的功能是相同的。A—A的后个A读轻声,不儿化,这又与AA的后个A的语音条件相同。而动量组合的量词不读轻声,可以儿化。这些都充分说明A—A是动词重叠,不是动量组合。 1.1.3 从结构形式看,A—A仅是A的一种重叠,一种有间隔的重叠。而作为间隔的“一”已不表尔实在数目意义,只是起嵌音作用,可称作形缀,因此后个A不是量词,仍是前个A的叠用。 1.2 值得讨论的还有另外两点:一是A—A的前个A后,可有一种所谓的宾语、补语;另一是A—A中的“一”可用“两”、“几”来替换,构成“A两A”、“A几A”。因为一方面有人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否定A—A是动词重叠的重要根据,而另一方面有人虽然承认A—A是动词重叠,却又以这两种现象作为论断A—A是动量组合的重要根据。  相似文献   

9.
系统功能语法将英语事物语与中心语分离的of结构视为延展数量语识解数量或类属,据语义原则可将延展数量语在次阶上分为表数成分和计量成分。汉语语法区分了数词和量词。本文依据功能语法对英汉数量语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概念维度内汉语事物语可与中心语重合,汉语数量语较于英语次级修饰关系相对封闭。汉英识解基数和确数的共性多于对序数和概数的识解,汉英计量成分都可通过语法隐喻式体现,汉语中计量体现的语法隐喻式更为活跃。表数和计量成分在汉语中有重合和省略现象,英语中不能重合或省略。英语数量结构有属性语或类别语的迁移现象,汉语无明显迁移现象。英汉数量语都可通过人际属性语或隐含意义体现人际意义,除此共性英语数量语可通过亵渎语,汉语数量语可通过重叠结构或添加虚字实现人际功能。汉语量词或数量词的重叠结构或数量语的对仗都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广丰方言形容词构成的特别格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丰方言与“重叠”、“附加”语法手段有关的形容词构成格式中,“BBA”式具有形象性并着重强调程度,“AA儿”式表程度强化且带亲切语气,“AA试”式表程度弱化也可兼表对程度的评估,“AA起”式以对动作的描述表示事物的性状,“AA动”、“AA转”、“AA开”式描述事物处于某种运动状态之中,“大/衰+量”式则由形容词与量词组合而成表示性状程度的大或小。  相似文献   

11.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2.
13.
能性述补结构是我们从语义上界定的表示“能够”“可以”意义的述补结构。能性述补结构的形式有很多种:V得V得O V得C V得OC V得CO V不得VO不得V不得O V不C VO不C V不CO(V是述语C是结动词O是宾语)。在本文我们只选择其中既带宾语又带补语的比较复杂的四种形式V得OC V得CO VO不C V不CO进行考察。我们选择《三言》这一近代口语性较强的作品进行考察,可以看出这几种形式在此期的大体面貌。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以比较的方法对各形式的数量、述语的音节情况、述语的性质、结动词出现的次数以及宾语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动物叙事”这一特殊叙述方式与表达形式成功地介入到“底层文学”当中,无疑给“底层写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陈应松的努力与尝试就是一个很好的表征,他的《太平狗》很具有说服力,也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备的写作范式。当然,还有诸多优秀的作家参与到该题材类型的创作当中,并呈现出了底层“动物叙事”所可能达到的向度。作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一个重要考查维度,“底层写作”中的“动物叙事”显示出了其特有的题材优势与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5.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墨经》的学者大都把“效”理解为“说”的一种具体论式或者理解为“说”的原理。本文通过分析前辈学者对“效”的研究成果 ,认为“效”不是对某种具体推论形式的论述 ,也不是对“说”的原理的概括 ,而是一个与《墨经》逻辑研究的方法论直接相关的重要范畴 ,“效”决定了《墨经》逻辑研究的对象、性质和目的 ,在《墨经》逻辑学中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庸之“中”字的涵义是全面的,也是自成系统的,与其相关的“执中”、“中和”、“时中”等概念均由“中”字衍生而来。在“中”与道德的关系上,中国儒家所言“中庸”是“至德”,而古希腊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中庸是区别于自然界的人事界之“中”,是最高的善。中庸以适度为原则,但它不容易达到。人的行为必须以理性为指导,才能达到中庸。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小逻辑》"导言"不是对其随后展开的逻辑学范畴、内容及阐述顺序的事先交代和理论规定,而是全面阐述其本人的哲学观。这既是真切理解黑格尔逻辑学的理论前提,也是准确把握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关键和要害。概括而言,黑格尔主要是将哲学理解为:哲学是"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哲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理性和现实的和解";以及哲学是"一个自己返回自己的圆圈"。  相似文献   

19.
<墨子>引<诗>论<诗>数次,考察其对<诗>、<书>以及对<诗>不同部分的选择,可管窥<墨子>的<诗>学观.将其与其它诸子进行横向比较,可发现<墨子>的<诗>学观的独特性.将其纵向研究,亦可丰富完善先秦的<诗>学系统,尤其是<墨子>在<诗>经典化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老子》哲学以“道”为核心,而“有”“无”则是“道”的核心问题。对《老子》“有”“无”的考察,大体可分为“道”为“无”和“道”统“有”“无”两种见解。作为一种合理的诠释方式,从断句、词性、义理等方面来考察“有”“无”,可以看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最核心的概念,也是万物的本原、本体,从本质上来说,“道”是“无”“有”的统一。“无”是指天地形成之初的无形状态,“有”为实有,是万物之母,万物同出于它,“有”与“无”同出而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