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西部土地荒漠化问题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相当严重。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诸方面考察了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及其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土地荒漠化问题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呈现出逐渐加剧的态势;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近五千年来人为因素的影响力往往超过了自然因素。人类不良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大大加速土地荒漠化的进程,而科学的土地开发及合理的环保措施则能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扼制、延缓、逆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论西北地区荒漠化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和相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荒漠化是中国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西北地区是中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就西北地区而言,影响荒漠化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利用方式、人口、水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这些因素对具体中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影响有独特的作用和规律,根据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针对性地提出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发生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本文根据我国西部地表植被向恶性方向发展、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沙尘暴日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特点和成因分析,得出本区土地荒漠化 较为严重,已经影响到本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及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们忽视了一个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节日。我曾翻阅过数十本的日历,希望在其标志的各种各样的节日中找到这样的一个:“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但是,从“春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的节日,到“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惟独没有它的影子。其实,生态学家早就告诫我们: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环境问题,被喻为“地球的癌症”的荒漠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生态灾难。全球土地荒漠化的形势严峻到已经大大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荒漠化面积已经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了全球陆地面积的1/4。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0个,约9亿人受到荒漠化的摧残、影响和威胁,每年全世界荒漠化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20亿美元以上。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项目概况,并基于56个样本县的调查统计数据,总结了伙伴关系项目下防治活动开展的情况和项目成功实施的相关经验,进而分析了荒漠化土地防治成效。研究表明,伙伴关系项目框架下一系列土地退化防治活动,促进了荒漠化土地防治、农牧民生计的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环境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发生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 ,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本文根据我国西部地表植被向恶性方向发展 ,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 ,沙尘暴日趋频繁的具体情况 ,分析了沙尘暴的成因、危害 ,因地制宜提出五条对策 :实行综合治理 ;加强沙尘暴的科学研究 ;建立健全法规 ;增加投资力度 ;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8.
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发生即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 ,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根据我国西部地表植被向恶性方向发展 ,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 ,沙尘暴日趋频繁的具体情况 ,分析了沙尘暴的成因、危害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五条对策 :①实行综合治理 ;②加强沙尘暴的科学研究 ;③建立健全法规 ;④增加投资力度 ;⑤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9.
新型液压植树机最近在内蒙古达拉特旗白土梁林场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该机问世加快了我国荒漠化治理步伐,给沙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带来福音。据林业部97年统计,我国荒漠化土地为262.2平方公里,有4亿人受到荒漠化威胁。内蒙古达拉特旗白土梁林场地处库布其大沙漠,从58年建场至今已发展为内蒙古西部区最大的国有机械化林场。经过不懈努力,该场成功地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密不可分,结合黑龙江省省情从研究农业信息化如何带动我省农业产业化;我省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建设的基本思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发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制,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应当是信息化建设的重心。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造成农民失去农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所造成的土地荒漠化,以及近年来国家推行退耕还林还草计划;二是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本文所指的失地农民问题是后者。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绿洲区光、热、土地和矿产资源丰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将为该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重新定义绿洲概念,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该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认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治理荒漠化和盐渍化、发展特色产业、知识化是实现河西走廊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草地资源的法律保护是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四川省畜牧局对我省草地资源的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现有:天然草地3.38亿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8.5亿亩)的39.76%,其中可利用的草地面积2.94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4.59%,约为我省现有农耕地面积的3倍。这些草地资源广泛分布于我省各地,其中甘孜、阿坝两个自治州草地面积共计2.09亿亩,占我省草地总面积61.83%,其他各地、州、市草地面积共计1.29亿亩,占全省草地面积的38.17%。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生态角度出发 ,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即土地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趋势加剧、水资源短缺及产业体系失调、结构不合理等 ,提出了我国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有针对性地论述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荒漠化概念及其类型 ,分析了我国荒漠化的基本状况、特点及主要危害 .对我国近期开展荒漠化防治 ,促进经济发展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扎龙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候鸟迁徙提供栖息地、防止区域土地荒漠化、蓄水补水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功能价值;面对湿地缺水、植被破坏、污染加剧以及物种数量锐减等诸多问题,应尽快制定《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配套的条例执法管理制度,强化法治,综合保护,以期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长期存在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差等诸方面问题;造成恶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既有经济因素,又有社会因素,既有历史因素,又有体制、机制因素。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荒漠化防治政策沿革及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荒漠化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一直影响着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了遏制荒漠化,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治理荒漠化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上荒漠化形势依然严峻,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中国荒漠化治理的主要政策及其变迁过程,并分析了其演变的社会经济背景,探讨不同政策效果,并对今后中国荒漠化治理政策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展绿色经济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全球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如众所周知的"八大公害"事件、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土地荒漠化、酸雨肆虐、森林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效应及臭氧层遭破坏等。同时,经济发展也受到空前的打击,如发达国家经济呈现出缓慢增长的势头,某些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沙质荒漠化的本质及其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沙质荒漠化形成方面的研究方向;并针对国内外沙质荒漠化指标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沙质荒漠化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