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的风俗变革与变革风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是时代大发展、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风俗的演进也进入到转型的阶段。风俗的全面变革促使了一系列变革风俗的产生。文章论述了当时风俗文化演进的三种趋势———对人的尊重、对迷信的涤荡以及政治因素的渗入 ,是民国风俗步入现代化进程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2.
风俗是流传千百年的民族习尚,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流淌,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原始人类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条件下,风俗就是记录文化的"象形文字"。人类有了文字后,风俗也不失其独特的文化流传功能。可以肯定地说,风俗让民族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服饰与民间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服饰的穿用风俗是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风俗常常借助民族服饰的物态形式来表现风俗文化中的诸多精神实质。云南楚雄彝族传统儿童服饰在文献上鲜有记载,但却是借着各式各样的风俗习惯得以保存下来。从楚雄彝族传统儿童服饰的穿用风俗中,不仅可以看到楚雄彝族服饰的特征,还可以看到未被触及的儿童服饰的文化结构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与广西的风俗改良廖杨编者按:辛亥革命对社会各个方面均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广西的风俗改良也起了推动作用。本文对辛亥革命前后广西风俗改良的内容、特点进行叙述、概括,分析了辛亥革命与广西风俗改良的内在联系,对辛亥革命和广西民俗史的研究均有补益,刊之以...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日本学术界拔牙风俗的研究进行较详细的论述 ,认为其特点为 :学术界参与研究和探讨这一风俗的学者很多 ,许多是著名的学者 ;日本对拔牙的研究范围较广 ,不仅研究拔牙风俗的类型、拔牙年龄、拔牙的目的和意义、拔牙与性别的关系等 ,还研究亚洲的中国大陆、台湾、韩国、西伯利亚和大洋洲各地及美洲等地的拔牙风俗 ;拔牙研究深而细 ,把拔牙与广西民族的来源与形成、史前日本的居住方式、婚姻关系等现象联系起来研究。日本学术界对拔牙风俗的研究热情不减、研究延续不断。文章对较有影响的学者的研究逐个进行了介绍。此外 ,对中国学术界拔牙风俗研究也进行了概况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这个统一的民族国家里,汉族有汉族的风俗,55个少数民族有其各具特色的风俗,共同组成丰富多彩、和谐统一的中华民族风俗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许多学者积极参与少数民族风俗的研究,涌现出一批介绍少数民族风俗的书籍,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当时社会中的各种风俗现象,其中也以生动的笔调描写了一些人物的葬礼,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丧葬礼仪、风俗和观念.  相似文献   

7.
罗布桑却丹是我国近代蒙古民族的著名学者和进步思想家。他的巨著《蒙古风俗鉴》涉猎的知识面极为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全面地反映了蒙古民族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和历史的发展。堪称为蒙古学研究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已经受到十四个国家的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和研究。近年来,由于《蒙古风俗鉴》蒙文版和汉译本的公开发表,在我国掀起了对罗布桑却丹和《蒙古风俗鉴》一书的研究热潮。下面我仅就《蒙古风俗鉴》一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岁布桑却丹的宗教观点,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文化,壮族的风俗歌谣呈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特征,除了主体样式——文学之外,还有与之相关的图腾祭典、宗教信仰、农耕文化、人生礼仪、音乐舞蹈等等与民族民俗文化有关的文化形式,这些文化形式,在壮族社会中有较强的文化功能,或多或少都影响着壮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如果我们对壮族风俗歌瑶进行立体的文化考察时,就会发现,壮族风俗歌谣及其与之有关的文化活动,有着浓郁的宗教信仰色彩,在其文化圈内围绕文化主体(比如青蛙)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以歌谣文化为主线,音乐、舞蹈等为副线,相辅相成,使其文化呈现出极为明显的立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风俗习惯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 ,是民族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 ,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往往体现一定的价值关系。本文以松木石自然村藏族风俗变化的一些情况 ,论述了民族杂居地区风俗变化的价值取向以及风俗变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民俗是民族心理素质的外现形态,它与民族的存在关系至密.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族依俗存,风俗造就了民族.民族风俗涉猎民族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几乎民族的每一种习惯性行为,都可以认定为一种民族风俗.一个民族的风俗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凝结,是思维模式的淀积,智慧的传承,精神情操的展露,审美观念的再现.因此,我们把民族风俗看成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最深刻、最广泛和最通俗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能深层地透视一个民族的心态.一、习惯与创造民族风俗常表现为民族独具的习惯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