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中国当代文学史对“十七年文学”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十七年文学”的“历史化”进程经历了最初的“现象化”状态、1980年代的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否定性”对象化状态和世纪末以来“文化研究”语境下暧昧、矛盾和固化状态.贯穿在这一“历史化”进程之中的是历史认识论的不断改变.具体表现为“历史预设”在不同语境下的“建构—拆解—再建构”的过程.但真正合理、有效的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而要完成这一“历史化”进程,尤应注重对历史进行“陌生化”处理,注重差异和知识谱系的整理,并采用“效果史”的历史思维.历史认识所要抵达的深度,是完成某一历史阶段的精神确证和沉淀.  相似文献   

2.
与“中国威胁论”相应的是在近代中国曾经流行一时的“黄祸论”,其对中国未来的忧虑很深。历史的发展恰恰否定了“黄祸论”的结论;中国社会被拉进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从中国固有的“天下观”中所具有的世界主义精神来看,中国社会对此的最初反应是对“陈腐世界”的一种抗争;从传统的“天下观”和“朝贡”体制中挣脱出来,中国文化出现了新的觉醒和新的意识,这就是“文化民族主义”的意义,它是中国文化理解世界近代历史的开始,也是中国社会进入世界大家庭时的历史根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析了巴赫金以对话为核心的美学与文化理论,以及巴赫金理论对当代西方文论的深远影响,认为巴赫金关于历史转型时期的文化理论,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既宏观又微观,结合了“历史与美学的思考”。巴赫金对文学本文作的语言结构和形式的意识形态分析,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的重要发展。巴赫金理论主要包括:复调、语言杂多、狂欢化现象;自我与他者的对话和主体性建构;言谈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对话主义不仅是对转型期文化的不确定、未完成性的一种理论概括,而且提供了思索、把握当代文化的历史视界。  相似文献   

4.
周月琴 《中州学刊》2006,(1):129-134
我们不应该在全球化背景下遇到新的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时,希望能够通过回到近代的“中体西用”论来解决问题。就中国而言,儒教不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学也不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没有断裂,也没有面临失传的危机。真正的危机,乃是这种“传统文化的危机”之文化心理本身。因此,真正的问题是从对“传统文化”这一概念的哲学范畴的历史内容的梳理与现实阐释开始,来逐步解决包括当代中韩两国在内的东亚儒教圈国家和社会所面临的文化心理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研究:"历史科学"化,还是"马克思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建构具有当代水平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模式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科学化等同于"马克思学"化的片面理解,它根源于一系列认识上的误区:在理论界域上将"马克思学"等同于或主要限定为"文献学考证";在理论范式上将"马克思学"看成是超越意识形态的真正科学研究类型;在理论旨趣上将"马克思学"看成是同各种"马克思主义研究"根本不同的纯学术研究.走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苏联模式"的显性意识形态,决不能走入"马克思学"的隐性意识形态,而只能"历史科学"化.这就需要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文献学考证、文本学解读、思想史诠释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三是思想史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践淬炼而成,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全球发展样态的理论化表征,实践与理论、历史与当代、中国立场与世界格局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张力构成这一理论话语的内在规定。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要处理好实践与理论的张力关系,在“拉近”与“拉开”理论和实践间距的过程中形成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自我主张”;要处理好历史与当代的张力关系,在对马克思主义“原本”“副本”的继承和借鉴中厘定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时代创新边界;要处理好中国立场与世界格局的张力关系,在审慎把握21世纪马克思主义概念“宽泛性”的前提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有重点的相互促进;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张力关系,在整体性与学科化的视域融合中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质量发展。只有通过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多重张力的辩证把握,才能不断明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创新进路。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怀特关于叙述文本的分析主要取径于文学理论中的叙述学,当代历史哲学另一重量级人物,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思想史与史学理论教授安克斯密特的史学思考则更多体现出与作为当代西方主流的语言哲学的对话关系,这从他的处女作《叙述的逻辑》的副标题“历史学家语言的语义分析”即可窥其信息。  相似文献   

8.
王朔的文本 现象 ,是本文研究的对象。其小说主人公无法摆脱“文革”遗留给他们的饥饿和尴尬。王朔厌恶自身的知识分子化 ,说到底是厌恶某些知识分子的伪善懦弱却道貌岸然 ,但王找不到解决的药方。他砸碎了这个精神饥荒年代中国人最后的精神饭碗 ,引爆文化批评的“文革”漫骂疯癫症。这是一个漫骂的文化时代 ,伴随着网络的谣言、明星的绯闻共生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整个“批判哲学”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是:“人能知道什么?”人应做什么”?“人该希望什么”和“人是什么”?总起来,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一门科学:人类学。因为前三问题都与最后一题有关。康德对这四个问题解答的出发点,就是他对古典思辨历史哲学,马克思及当代文化思潮产生深刻影响的批判历史观。它构成了全部批判哲学的真正基础,也标志着“康德学说的路程的结束”。①尽管康德没有写出象三大批判那样的著作,以致于让后人感到遗憾而准备写了一部《历史理性批判》来弥补康德哲学的不足。但是,正如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正确…  相似文献   

10.
儒家和谐社会理念及其历史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存山 《河北学刊》2007,27(1):18-26
“忠恕”是孔子的“一以贯之”的行仁之方,“和谐”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忠恕”即是“絜矩”,而“絜矩”也就是社会的“和谐”。这是中国文化所能贡献于世界的一个普遍价值。儒家对和谐社会的构想并没有完全停留在抽象的层面,它至少包含这样几个具体层面:君子修养的身心和谐;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经济的富裕和均平;执政者的率先垂范;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自秦汉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古代社会并没有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这主要是因为儒家的和谐社会理念受到如下几种历史时代的局限:经济制度的局限;政治制度的局限;君臣之伦与家庭和社会伦理的局限;士人修身与社会的世俗文化的局限;人口和农业生产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等。  相似文献   

11.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13.
“养老”·“教养”·儒家“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以往一些论著已经注意到"教养"这一说法的出现与上古中国庠序中的"养老"有关联,但对这"养老"的具体内涵的解释却并不准确。文章对"养老"的内涵重新作了分辨,并进而考察了先秦儒家在春秋战国之际对"教养"内涵的改造,从而找出了"教养"之所以后来与人的人格修养关联在一起的人文逻辑线索。通过对"教养"原意的追溯,论文揭示了先秦儒家教化的独特品格与其对于人的生命成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的是"知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既有可能导致宗教势力对科学行为的禁锢和迫害,又有可能诱发科学成果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和批判。另一方面,如果宗教以理性为工具来追求信仰的话,就会在追求的动力和方法上与科学相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可能促成科学的发生,又有可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宗教与科学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忽视了二者之间彼此联系的一面。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宗教的追求与科学的产生、宗教的热忱与科学的动力、宗教的信仰与科学的方法之间,都曾有过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狼"与"启蒙"     
陈舒劼 《江淮论坛》2006,(6):179-185
本文以《孤独者》、《山上的小屋》、《怀念狼》、《狼图腾》四个文本为例,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狼形象与启蒙含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杨桂森 《江汉论坛》2004,1(6):48-50
本文以"应当"隐含着"能"与"不能"的价值旨趣为路径,认为"能"一方面是道德之外的有为,另一方面是道德之内的准许.前者是道德主体的能力所为,后者是道德原则的划界.由此认为,"应当"包含着已然与未然的张力,实现主体应尽之责与其能力、善与可欲之善有机结合,预示着伦理原则对人的引导和激励,并担当教化、教言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救亡"和"启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些观点至今仍然被沿袭使用,对中国近现代思想以及文学研究都有很深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永中 《江汉论坛》2008,1(2):119-121
本文从封面、插图的角度考察<新青年>杂志"人"的视像的演变.文章认为,<新青年>杂志早期注重个人视像的建构,后期倾向于以底层阶级或革命阶级为代表的人民视像的营造.视像话语变化与文化思潮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周世中 《文史哲》2003,(4):97-98
我国法理学直接来源于苏联的法理学 ,间接秉承着欧陆法理学传统。该传统在以往的特点是特别关注法律的“宏大”问题。 2 0世纪以来 ,欧陆法理学明显出现的对司法中微观问题的系统论述 ,并未在我们这里得到回应。只是近些年来 ,随着中国司法改革任务的提出以及司法在法治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日显 ,我们才开始关注司法并同时关注欧陆和英美关于司法的理论。尽管如此 ,我们对于司法中法理学问题的探讨还只是初步的 ,还没有引起法理学界的共同关注。这就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将法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放到以司法为核心的法律之“微观论证”上来。本组笔谈的目的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20.
朱奇志 《江汉论坛》2004,4(5):87-90
龚自珍和鲁迅一生都与"梦"结下不解之缘.龚自珍的"梦"是忧患的宣泄,理想的升腾,往事的感怀,做的大凡是美梦、好梦、奇梦,体现出绚丽浪漫的色彩;鲁迅的"梦"则远远溢出"梦"之常态,成为内心黑暗影子的暗示和强化,做的大凡是苦梦、噩梦、毒梦,播撒出阴森愁惨的"鬼气".这种明显的差异,表现出两位先觉者各自不同的心理个性和时代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