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陕西关中人口众多,文化悠久,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地区性的共同语——关中方言,它的形容词非常丰富,构成方式多样,生动,形象,很富于表现力。 丰富多彩 别具风味 关中方言形容词丰富多彩,风味别致。常用的大致可归纳成以下几组: 甲、表示性质 一组 表“好”意的:“嫽”、“谄”、“囊”〔nang关中话阳平〕等。  相似文献   

2.
陕西关中方言常把大牲畜叫做“头谷”,比如“喂头谷”,“牵头谷”,“套头谷”……等。为什么“头谷”就是大牲畜的同义语,而且能通用于马、牛、驴、骡呢? 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关西(函谷关以西)一带,畜牧业较发达,由于牲畜很多,统计数量  相似文献   

3.
韩承红 《人文杂志》2003,(3):151-154
渭南方言是陕西关中方言的重要组成 ,但对其虚词系统细致的研究还很不足。本文从方言比较研究的角度 ,对渭南方言中有个性特征的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等虚词进行探讨 ,并揭示其与普通话及陕西其他方言相比显示的特点 ,以期引起对方言语法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论清代陕甘回民起义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同治年间,陕西、甘肃回族广大人民,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起义。这次起义,首先从陕西渭南、华州(华县)、大荔一带发起,迅速蔓延整个关中地区。在陕西回民起义的直接推动下,甘肃陇右地区的宁州(宁县)、平凉、固原;宁夏府属灵州(灵武县)的金积堡;兰州府属的河州(临夏)、狄道(临洮);西宁府属的西宁;河西地区的肃州(酒泉)等地的回民先后起来响应。起义历时十二年之久,席卷了现在陕、甘、青、宁、新整个  相似文献   

5.
陕西自古以来,习惯地分成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个地区。其中关中形胜物阜,交通发达,曾作为12个王朝建都之地,回族先民亦从盛唐开始在长安及其东部地区活动。至于陕西回族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从盛唐到元代,是其孕育时期;从明代到公元1862年陕西回民反清起义以前,是其发展鼎盛时期;起义失败到本世纪初,是其几近濒灭和衰败时期;此后到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其恢复时期;建国以后,才进入新生重振的时代。本文以陕西回族频繁活动的关中为重点,大致以1862年以前和建国前后分三个时期概而述之。  相似文献   

6.
同心县位于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人口近28万,80%以上为回族。境内方言有三片:北片话属兰银官话,南片话、下马关话属中原官话。各片内部回、汉民话均有差异。回民话在语法方面既显示出与甘肃、青海、新疆的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语方言诸多的一致——如宾语、状语的位置,“给、把、是”的用法;也显示出上承近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关系——如趋向动词“起去”的留存,助词“着”、语气词“哩、哪”的用法。本文介绍以县城话为代表的同心北片回民话的语法特点和一些虚词的用法,旨在为汉语共时和历时的比较研究提供些许有用的语料。例句下有浪线“﹏”者是阿拉伯、波斯等语言的借词。  相似文献   

7.
最近读《诸葛亮与五丈原》(刘宏岐著,三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一书,发现109—112页罗列了五丈原得名的四种说法后指出“四种说法只能作为参考,各有疑问”。其中110页谈到“五丈原”就是“五状原”即第三种说法时,引述持该种看法者的立论理由是:至于“五丈原”的“丈”字,因为在关中西部方言里一直将“丈”和“状”不分,都读作“zhang”,读音相同。这种将韵头“u”丢失的现象是关中西部方言中一种普遍现象,是古代汉语语音的遗存。就因为“丈”“状”读音相同,因而古人在书写时将“状”写作“丈”也就有可能。读了持第三种说法者关…  相似文献   

8.
中亚的中国移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晚期,从新疆迁往俄国中亚的移民主要有三部分:1.白彦虎所部回民起义余部;2.俄国占领军逼迁伊犁维吾尔、回、哈萨克族人民;3.划入俄国境内的维吾尔农民。人数:维吾尔族45373人,回族9136人,哈萨克族约15000余人。重新逃回中国的人数约有10000人。中亚的回族目前约有5万余。维吾尔族,除当年移居者外,还有20世纪陆续赴苏的,目前约有30万人。哈萨克族已无法同当地同族居民相区分。中亚的中国移民大部分仍然以务农为主,回族还保留着许多晚清时期陕甘方言和习俗。它既有研究价值,也有开展民间互访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陕西地方方言,在一些作品中常出现,但由于对陕西方言的词音、词义的误解,使用中往往发生错误,“言传”和“拍嘴”的使用就是其例。 姚雪垠在初版《李自成》第二卷里描写陕北米脂农民时用了“言传”一词,注解说是米脂方言。其实“言传”不是米脂方言,而是整个陕西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方言中的破读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引言这里所谓“破读”,指“声调破读”的“好(上声):好(去声)”和“声母破读”的“奇(奇数。见母):奇(奇异。群母)。”破读在汉语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破读关涉到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由于汉字构形的特性,破读又关涉到汉字。研究汉语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乃至文字史,都必须注意到破读。破读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保存。方言调查应当注意记录方言中的破读现象。把传统的破读现象的观察研究之所得引入到方言调查研究中来,也就是,把“破读”同“方言调查研究”挂钩,这是很重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上,云南回族经历了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三种社会发展形态。与此相适应,回族教育亦经历了经堂教育、“新式回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回族教育三个发展阶段。“新式回民教育”是近代云南回族通过对经堂教育(伊斯兰教宗教教育)进行改革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回族教育。这次回族教育史上的改革,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突破了传统经堂教育模式,顺应时代要求确立了有利于回族发展的新的回族教育。对近现代云南“新式回民教育”这一典型进行研究和总结,无疑对发展云南的民族教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说“转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语”是传统训诂学常用术语之一,始见于西汉扬雄之《方言》。其后,历代学者虽沿用这一术语,然所指多有差异;同时,还出现“语转”、“语之转”、“声转”、“声之转”、“一声之转”、“语声转”等纷杂称谓。这些都使人感到窒碍重重。从传统训诂的实际出发,研究转语这一术语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演化情况以及它与一些相近术语的不同,进而赋予它在科学的训诂术语体系中规范的涵义与用法,是十分必要的。一“转语”在扬雄《方言》中凡四见: 庸谓之倯,转语也(卷三)。(口阑)哰、謰(讠娄),拏也。……南楚曰謰(讠娄),或谓之支註,或谓之詀謕,转语也(卷十)。  相似文献   

13.
北宋时期,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学派,不但是一个以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基础的哲学学派,也是一个以力倡“学贵于用”而独树一帜的教育学派。这个学派对宋及宋以后陕西地区的政治、哲学、教育以至风俗民习影响深远。特别是明清之季,关学经过辗转师承,再度活跃起来,仅在陕西地区就涌现了一批以“昌明关学”为己任的著名学者。如:明代的吕泾野(陕西高陵人,先后讲学三十多年)、冯从吾(陕西长安人,执教于关中书院二十多年,与南方著名学者邹元标齐名天下,并称为“南邹北冯”);清代的李二曲(陕西周至人,终生讲学不仕,当时以“北方大儒”与孙奇峰及南方黄宗羲并称  相似文献   

14.
詹伯慧先生方言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提出了方言研究的四大关系;(二)提出了方言分区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格局:(三)强调方言研究应指导社会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江南昆山的大学者顾炎武几次到陕西关中来,并且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准备在华阴定居,(事实上是在河东曲沃逝世)。这是清初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它意味着江南学术和关中学术的交流。顾自谓有“关中三友”,一是李顒(二曲),一是李因笃(天生),一是王弘撰(山史)。他们在哲学体系方面,在考据方面,在生活节操方面,都有相互间的切磋和砥砺。为此,今年三月,我决意要到三位学者的故里去进行访问,这件事得到了陕西省社科联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方言语调”及其如何量化 ,自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以来就一直是困扰着测试员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 ,则必然有损测试工作的科学性和测试结果的高信度 ,不利于推普工作的展开。鉴于目前“方言语调”尚无定论、普测工作又正在大规模进行的现状 ,本文从测评实际出发 ,为方便操作 ,建议 :(一 )以“方音特征”的提法代替“方言语调” ;(二 )设“方音特征”评分小项 ;(三 )进一步提高“方音特征”评分标准的量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笔者发现了19世纪末叶《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1895)和西文《中西字典》(1891)、《厦门音新字典》(1913),深入仔细地比较研究三部中西闽南方言文献的方言音系。全文四个部分:一、清末民初台湾三种中西闽南方言文献简介;二、中西三种方言文献声母系统比较研究;三、中西三种方言文献韵母系统比较研究;四、中西三种方言文献声调系统比较研究。最后,我们的结论是:台湾三部中西闽南方言文献的音系对导致台湾"混合腔"乃至"漳泉滥"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陕西走向21世纪的战略思考(续)陕西(1996—2010)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课题组五、战略布局:陕西生产力布局的“圭”字结构陕西省地理南北狭长,三种地貌横跨三种气候带,历史上划为陕南、陕北和关中三片经济区。全省只有关中地区工业较雄厚,并有一个陇海铁据沿...  相似文献   

19.
编撰和出版《中亚文明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事业。这个大型研究项目是国际间尤其中亚国家间学术合作、交流的范例。在这个项目之前 ,教科文组织曾组织编撰、出版过一部《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 ( 1 968年 ) ,当时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费德里科·马约尔在《中亚文明史》所写的“序”中 ,称赞《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是一部“世界性的历史巨著” ,这是教科文组织早期的一项重大举措 ,“旨在大力宣扬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历史的特殊贡献 ,加强他们对集体命运的意识”。在此之后 ,紧接着又计划了一系列的区域性出版项目 ,包括《中亚文明史》…  相似文献   

20.
张永帅 《兰州学刊》2009,(4):220-222
同治以前陕西渭南县回民村落与人口的分布呈现出数量多、分布广、分布集中的特点。这是渭南回民来源、回民生产、生活习惯和回汉民族关系长期历史作用的结果。但同治年间陕西回民大起义从根本上改变了渭南回民的分布格局。并给回民生活环境与当地自然环境以极大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