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金色年华》2007,(1):21-21
公元1451年,21岁的土耳其国王穆罕默德二世率领20万军队攻打日渐衰亡的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虽然君士坦丁堡只有8000名守军,但因其两面靠海,连接陆地的两面有水深170米的护城河拦阻,加之城墙坚固,尽管土耳其军拥有威力强大的石臼炮,但轰击只能给城墙造成损伤,却无法将其摧毁,而他们采取的挖地道战术也被守兵用炸药破坏了。  相似文献   

2.
一、面团抽发伊斯兰教兴起初期,许多部落相继皈依伊斯兰教。但安拉的使者、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所属的古莱氏部落却未加入伊斯兰教。当时有位名叫韩莎·本·萨比特的女诗人来到穆罕默德面前说:  相似文献   

3.
阿里     
阿里·伊本·艾比·塔列卜(约公元600年至661年)是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第四代哈里发(656年—661年)。他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穆罕默德的两个外孙哈桑和侯赛因  相似文献   

4.
头裹缠头巾这种习俗,在阿拉伯人中广为流行。穆罕默德曾缠戴过一种叫“云彩”的头巾,后来由阿里·伊本·艾比·塔列卜继承下来。倭马亚人赛义德·伊本·阿绥最先以头巾的美丑和优劣来区别人的善恶。到了马穆鲁克时期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暑期生活,向青少年普及消防知识,7月2日,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社工协会在洪都消防中队开展了“军旅小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走进军营”活动,来自青联学校的5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体验了此次别开生面的军营生活。活动结束后,青云谱区社工协会还为参加活动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赠送了新书包,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6.
人名学是研究人的姓名及各种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世界人名的结构有三种形式:姓与名、名与姓、名姓缺一。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不相同,人名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别。阿拉伯人的名字由本名、父名、祖父名、称号组成,属“联合制结构”。即本人的名字后缀父名,以后是祖父名、曾祖父名……。阿拉伯人也有号别,孩童时有昵称。他们的名字多取词意,也有取其音或字形的,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一、与宗教有关的人名 绝大多数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许多人名与宗教有关。 1、安拉本身有99个美名,穆斯林常在99个名字前而冠以“奴仆”与“恩惠”等词作为自己的名字。如:阿卜杜拉()、和阿卜杜·拉赫曼(),以示对真主的虔诚和爱戴。 2、穆圣也有许多美名,为了表示对穆圣的尊敬和爱戴,伊斯兰教诞生后许多人都叫穆罕默德,或艾哈迈德等。如:穆罕默德·塔哈()、阿卜杜·阿齐兹()和阿卜杜·拉希米()等。 3、沿用《古兰经》里提到的许多使者名字,如:阿丹()、易卜拉欣()、伊斯哈格()和阿尤布()等。 4、用先知家族中显赫人物的名字给子女取名,如:哈桑()、阿里()、法蒂玛()和乌姆·库勒苏姆()等。 5、用教长、辅士和迁士的名字为孩子取名,如:艾布·伯克尔()、艾布·塔利布()和奥斯曼()等。 6、用早期  相似文献   

7.
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起,《古兰经》注释便逐渐发展成为伊斯兰文化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传统学科——主释学(‘ilma1-tafsir)。注释学历经两大时期形成并完善:口耳相传时期——枞先知穆罕默德时期到再传弟子时期;文字记载时期——始于阿拔斯王朝早期,结束期不得而知。注释学的发展以及涌现出的大量学术成果,彰显出历代穆斯林阐释《古兰经》微言大义的学术动态,反映了伊斯兰文化学术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问: 我的挚友陆某及他的妻子在一起事故中双双身亡,留下一个刚满14周岁的孩子晓伟.晓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为了使晓伟得到关爱和照顾,我和妻子想收养晓伟,但有人说我们已有一个孩子,不能再收养子女,还说法律不允许收养年龄偏大的孩子.请问,民法典在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答: 有子女者可再收养一名子女.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五)年满三十周岁."第一千一百条规定:"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有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相似文献   

9.
哈桑·本·萨比特(约590-660年)是阿拉伯蒙昧时期末、伊斯兰时期初的主要诗人之一.他出身叶斯里布赫兹拉吉部落名门,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母系的后裔.哈桑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均是蒙昧时期诗人.他受家庭熏陶,从小喜爱作诗,青年时即成为叶斯里布颇有名望的部落诗人. 哈桑早年曾到过沙姆地区的迦萨王国和半岛北部的希拉王国.他皈依伊斯兰教后,受到穆罕默德的器重,被誉为“穆圣诗人”,一直追随穆罕默德,为宣传、捍卫穆罕默德的宗教、政治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穆罕默德去世后,哈桑地位骤降,并时常受人嫉妒.晚年双目失明,很少作诗.  相似文献   

10.
韩慧  张萌萌  黄聚云  郑家琨 《城市观察》2015,(3):170-177,18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1626名学龄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认同感不高;与上海本地学生认同感差距较大;不同性别、年级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认同感具有显著差异。必须培育并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对城市的认同感,这样才能使其认同城市,并最终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巴中市民政局自1990年以来,对全市待。一等伤残军人子女进行调查摸底,对已进入和即将进入就业年龄段的分类建卡立档,为达到就业年龄段的特、~等伤残军人子女开辟四条路解决就业问题。1、争取有关窗门支持,由劳动期门下达劳动就业指标,走劳动就业2铬。市民政局一旦了解到有关就业信息,就由主要领导出面到招工单位找厂长、经理,征得厂长、经理同意后再找企业的主管局,尔后再作劳动、就业部门的工作,最后由劳动部门下达指标,优先解决特、一等伤残军人子女就业。近几年来,通过这种办法解决了特、一等伤残军人的9名子女就业。…  相似文献   

12.
曾经 《炎黄世界》2010,(2):4-13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不仅是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而且对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尽管儿女们早已成家立业,老大、老二、老三等已退休,但他对子女们的两个基本要求丝毫没有改变:“一是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二是要自立自强。”虽是94岁高龄,但每当子女们前来看望他时,他总还要不断地重复这两句话,并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为这两句话注入·些新的内容。在他看来,只有党和人民的事业才是伟大、神圣的事业,也是共产党人的毕生追求。在他的严厉要求下,子女们无不遵循其“家训”,在极为平常的工作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张相 《老年人》2009,(5):36-37
我已经80岁了,是一名离休干部,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离休后,党交给我的主要任务是健康长寿,继续写好自己的光荣历史。在我看来,除了在政治上应该继续保持先进性,搞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外,还应在日常生活中管好自己的家庭,教育好子女。这样,家庭才会和谐稳定,生活也才会幸福美满。  相似文献   

14.
宜章一次会议解决5个问题宜章县委的一次常委会,在听取老干部局汇报后,当场拍板为老干部解决5个问题:一是离休干部中子女尚未就业的,可解决1名子女就业;二是对特困企业的离休干部,抗战时期参加工作或享受副县级以上待遇的,由财政列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邓开云 《老人天地》2008,(10):14-16
73岁的孙之明是一名退休教师,16年前,认识了比自己小20多岁的女人陈云华。在陈云华的穷追不舍下,孙之明瞒着子女与其结了婚,并且还瞒着子女将房产公证给了妻子……然而,随着  相似文献   

16.
朱述古 《金色年华》2007,(12):28-29
今年春晚最感人的节目可能算是诗朗诵《心里话》。30个据说是从3800名外来务工者子女中挑选出来的孩子,用质朴而稚嫩的童声诉说着民工子女的今天和未来。随着诗句“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的铿锵上扬,观众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主持人也不禁潸然落泪。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蚌埠市某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在开展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中,有27名老人子女前来工作站报告,称他们的父亲或母亲因病卧床,不能来社区认证。于是,3名协理员利用业余时间,主动登门到这27名老人家中进行认证,使老人和子女们很受感动。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矫正社工近日联合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缕阳光”义工队和2011级日语班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爱满新航”项目之“播种希望苗,环保进社区”主题活动,7名大场镇社区矫正人员或刑释人员子女在活动中得到关爱。本次活动缘起于社工与社区矫正人员张某关于环保的一次畅谈。张某在得知社工有意以“植入希望”的环保活动来关爱特殊家庭子女时,  相似文献   

19.
孟宝云 《老年世界》2008,(17):13-13
呼和浩特市于2007年3月成立了市直企业离休干部管理中心及中心党委,由市委老干部局一名副局长兼任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对交通、粮食、建筑、供销等40家改制企业的512名离休干部实行集中管理和服务。土默特左旗旗委老干部局为离休干部下岗子女在社会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35人、办理城镇低保24人。  相似文献   

20.
【法新社卡诺近日电】:尼日利亚一名司法官员今天说,该国结婚次数最多的男子的妻子们举行抗议,要求当局释放其丈夫,她们的丈夫因非法结婚以及触犯伊斯兰宗教法规而被捕。这个名叫穆罕默德杜啦·贝洛·马萨巴的84岁男子拥有86个妻子,最近,他的妻子们冲击了尼日尔州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