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大障碍。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重重困难。本文作者认为,找到一条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同时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启动二元经济结构向一体化经济转化的途径,是我国在基本建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后能否顺利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考察了乡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指出乡镇工业发展是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冲击,使我国开始形成一个合理的技术梯度结构。这一技术梯度结构为我国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化提供了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启动了二元结构向一体化经济转化。  相似文献   

2.
上海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研究单文豪,赵农华本文采用现代数学模型,对1987-1993年上海乡镇工业运行状况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作者认为,上海乡镇工业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度呈较快的上升势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落后,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亟须解决与此有...  相似文献   

3.
工业技术进步是促进工业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正处于由吸收创新和适用创新向自主创新和突破创新转型提升的过渡阶段。工业技术进步取得显著进展,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在带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提高了整个工业的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引领支撑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十二五"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面对资源压力、环境约束、比较优势转变和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工业化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任务更为艰巨和繁重。"十二五"期间促进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完善外部环境和创新组织方式,并从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基础战略、两化融合战略、绿色发展战略以及自主品牌战略五个方面推进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上海县乡镇工业企业区位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了乡镇工业企业布点分散的原因,对比研究了乡镇工业企业布点分散与相对集中所产生的不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提出了乡镇工业企业区位相对集中的方式、度和衡量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作者首次提出了乡镇工业企业相对集中布点的本质问题和乡镇工业土地产出率等观点。本文不仅对上海县的乡镇工业企业上一个新台阶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而且对全市、以及全国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乡镇工业在改革中异军崛起,对加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1987年,全国乡镇工业总数达到708258个,就业人数5265.337万人。1988年,乡镇工业产值达到4529.38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7.6%。“七五”期间,乡镇工业产值净增部分占全国工业产值净增数的57.4%。同时,乡镇工业所引起的中国农村社会的变革,更是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从未有过的。乡镇工业无论是在我国国民经济转变中,还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社会改革和建设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乡镇工业发展中所引发出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是相当突出的,亟需慎重对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下浦东乡镇工业如何在调整中发展,这不仅是乡镇企业自身的需要,而且对浦东新区产业结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浦东乡镇工业的合理调整,需要正确认识乡镇工业在浦东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扫除影响乡镇工业发展的各种障碍。而促进乡镇工业的发展,需要运用五大策略,即产业联结策略、结构优化策略、分类指导策略、企业组织策略和体制推进策略,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9,(4):45-53
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要素禀赋结构的错位会导致生产要素配置的错位,降低生产要素的投入效率,这是出现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并直接影响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和竞争力的培育。文章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方法,选取2006—2016年中国工业行业创新要素的投入产出数据,重点探讨创新技术进步偏向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创新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呈现下降的趋势,创新人员的产出弹性呈现上升的趋势,创新人员近年来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程度逐步增强。在创新技术进步方向的选择上,中国各个工业行业创新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程度有所差别,并存在部分行业创新技术进步方向的选择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失衡的情况。因此,结合工业行业自身要素禀赋结构选择相适宜的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行业创新驱动结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能促进经济增长,这已被史实所证明,为世人所公认。本文拟就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特点和要求作一考察分析。一对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特点,可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从十八世纪机器大工业出现以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和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出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竞争力 ,关键在于企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因此 ,需要依据就业、增长、带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选择劳动密集型农业、装备制造业、社会服务业作为新兴主导产业 ,以技术进步为先导 ,通过制度创新 ,依靠市场机制实现产业整合、升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进而全面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整体竞争水平。  相似文献   

10.
积极鼓励外商来华投资,不仅是为了弥补四化建设资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通过兴办合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沿海开放城市,自1980年以来,协议金额已达3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10强;到1988年底已建成开业的三资企业230家。这对上海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的观念是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主导的现代化观念史的延续.这种观念坚守的是进步的思想、技术给人带来福祉的诉求和对理性的崇尚.因此,现代性本身就内在着经过预设的、未经证明的进步价值诉求.历史和社会的进步的基本尺度是人.以此去评价,现代性的进步价值诉求的合理性是缺乏根基的.马克思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进步的价值评价原则和尺度,即实践的原则、社会历史原则和人本的评价原则与尺度.这也就是人类社会进步价值诉求的合理性根基.  相似文献   

12.
农民收入问题不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也一直是国计民生关注的焦点,是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难题。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目前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以2000-2009年湖北省17个市、州的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使用面板模型,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工业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自2000年以来,湖北省的农民人均收入与工业发展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农业技术进步呈显著负相关性,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系不是十分显著。这三者影响因素中,工业产值对于农民收入影响最大,并在此基础上,对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可以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工业生产力布局、技术进步、专业化协作、加强信息管理五种途径,且各种途径的所得与所费不同。  相似文献   

14.
萧楼 《浙江学刊》2002,(4):70-78
现代工业的发展与乡镇财政的要求和杜区自治下的村庄构成了不可避免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由于村治精英的运作,得到了缓和;村治精英在此过程中还拓展了村治的空间。为此,本文提出,在理解乡镇政权、村治精英与乡村工业的三方互动方面,在理解乡镇分权倾向、村治空间的构成方面,“柔性政权”可以作为一个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5.
对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有我国"一五"时期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将依靠雄厚的工业基础,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振兴老工业基地。基于此,企业将面临着技术更新、技术改造、产业转产甚至倒闭等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就带有抢救意义。对工业文化遗产的有效挖掘和保护是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因此要尽快制定黑龙江省工业遗产保护战略与方案。  相似文献   

16.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对日本工业的考察[日]千弘渡边众所周知,日本在战后顺利地渡过了困难时期,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腾飞。究其原因,科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日本政府积极推行的以工业为先导的经济政策也起到了相当大...  相似文献   

17.
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对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办法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CO2的吸收及CO2的收集和储存。在没有显著的技术发展和进步的条件下,减排温室气体必将影响一个国家的能源、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研究工作,如气候变化政策、气候变化科学、减排温室气体技术(能源、工业、农业和林业技术)、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研究等,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18.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船小调头快”,这在商品经济尚较闭塞、市场“风平浪静”的乡镇工业发展初期曾经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乡镇工业纷纷崛起,百舸争流,并面临“狂风骤雨巨浪”的今天,如果仍沿袭传统的老一套做法,就很有可能“网破船翻”。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试验,勇于实践,牢固确立“船大抗风浪”的乡镇工业发展思想。1 不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的角度讲,“船大抗风浪”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与竞争对手抗衡能力。在经济日趋发达的现代社会,一大批新的商品生产企业跻身经济舞台,市场竞争加剧,“大鱼吃小鱼”的现象难以避免。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是上规模有实力的乡镇工业,就能在强手如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海  相似文献   

19.
技术引进是实现技术进步的一条捷径。中日两国在战后为迅速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都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各自走出了不同的技术引进道路。一、我国的技术引进及战略我国从50年代起到80年代末,经过近40年的努力共引进技术(包括设备进口)1万5千多项,用汇约300亿美元。 (一)技术引进概况。我国的技术引进大致经历了五个不同阶段。 (1)50年代为技术引进的初始阶段。主要从苏联和东欧各国引进技术和设备共450项,用汇27亿美元。其中成套设备引进约占用汇总额的90%以上。②这一阶段,技术引  相似文献   

20.
为在北京于1989年4月12至22日召开的伦敦经济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第1次双边会议而作了本文。本文的目的在于对中国企业改革提出一些评述。农业改革已经获得明显的成就。由于我关心的是工业企业,本文将集中讨论1984年以后的中国企业改革问题。中国约有50万家工业企业,不包括乡镇及家庭企业在内。如果将后两种企业计算在内,其数字将为750万个。这些企业不但数量庞大,而且从所有制来看,形式很多,规模亦大小不一。国营企业及集体企业是主要的形式,这两者也是种类庞杂。集体企业与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合作社相似,它们大都很小,其中60%设于农村地区;近年来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