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论》     
俄罗斯学者米尔纳()的这本专著,在近几年来出版的一系列学术著作中,初看起来只占有一般的地位。但实际上,它在俄罗斯出版的大多数有关管理的著作中是出类拔萃的。全书贯串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各国在政治外交往来中盛行赋诗言志。晋国涌现了一批赋诗的能手,他们在赋诗中知礼但也表现出了僭礼行为。与它国相比,晋人的赋诗很大气,往往用天下共主的霸气与各诸侯国交流。与此同时,在晋人参加的赋诗场合中,各国对晋国多颂美奉承之辞,而晋人应对娴雅得体,与其所受之诗相谐和。  相似文献   

3.
自从帕特里克·怀特的长篇小说《人树》问世以来,围绕这部作品所展开的激烈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焦点之一便是:主人公斯坦·帕克是信仰上帝的敬神者还是背叛上帝的渎神者?而导致评论家们历来争论不休的原因则是小说末尾的一段描写。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他的序言里告诉我们,这本书的起源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这些年代,那时他第一次接触到精神分析,并“天真地认为弗洛伊德刚才发现无意识的思想。”后来,他才深信弗洛伊德并没有做过这件事。现在他认为,无意识的概念在哲学思想界早就流行了,而且在弗洛伊德开始他的划时代的研究工作的前几年,这一概念在欧洲确是相当  相似文献   

5.
国际题材是亨利·詹姆斯小说创作的一大亮点,该主题细致而全面地反映了欧美文化的差异.以<美国人>为文本,分析了小说所蕴涵的欧美文化差异,认为其差异主要表现为单纯与世故的对立;重实用与重形式的对比;强烈的道德意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抗衡.在此基础上,指出欧美文化的差异对詹姆斯笔下主人公而言,就像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  相似文献   

6.
詹姆斯·乔伊斯在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着力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他运用了一种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精神顿悟”来展示人物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分析“精神顿悟”手法在《都柏林人》中的具体运用,指出“精神顿悟”为全面研究乔伊斯的创作实践及意识流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精神顿悟是乔伊斯创作《都柏林人》的重要写作技巧。在《都柏林人》中表现主人公精神顿悟的句子中,乔伊斯运用了象征的表达方式,满足了精神顿悟对语言表述的要求。在短篇小说《姐妹》《伊芙林》《两个纨绔子》《土》及小说集的压轴篇《死者》中,乔伊斯用象征手法来表现主人公精神顿悟的瞬间。象征的运用使精神顿悟更具寓意,耐人寻味,更好地表达了小说精神瘫痪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内传》是国际汉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而其中的基本内容———神人之恋 ,代表了六朝文士的某种精神追求 ,甚至体现着某些民族精神内在最隐奥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具体作品,就澳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怀特笔下的敬神、渎神主题作以探讨,指出了其中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及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伦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廊桥遗梦》中女主人公的爱情观和道德观进行分析,寻找其在爱情与责任之间选择后者的原因,同时也揭示出伦理价值观,尤其是其中的道德观,以及人的道德社会化对人类个体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儒教是一种特殊的宗教,由于它的隐蔽性很强,尽管"五四"先驱者就已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但是对儒教的宗教实质认识,中国现代作家大多是在经历了"文革"的教训后才若有所悟,这一点在巴金的晚年写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解放前,巴金无情地批判觉新的性格缺陷和精神弱点,解放后,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也成为了无神论时代典型的"宗教人"之一。解读《随想录》,可以发现,无论是觉新还是巴金,他们的精神世界都与儒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不过前者在明处,后者在暗处,不容易被发现而已。  相似文献   

12.
《乘战车的人》(Riders in the chariot)又译作《战车士》或《四驾车》,是怀特的代表作之一.1961年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伟大而从容的杰作”,作者因而先后荣获了“迈尔斯·弗兰克林文学奖”(1962)及国家基督协会颁发的兄弟情谊奖(1963),乃至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乘战车的人》全书共分七部,十七章,近五十万字,是一部难度颇大的鸿篇巨制.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北京人》中的舞台环境不仅为展现戏剧情节、刻画戏剧人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而且以其独到的环境描写取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屋内屋外多重视角的转换,共同营造了统一的戏剧氛围;精心设计的景物变换和贯穿,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曾家的变迁;大量富有诗意的环境描摹,使剧本极具阅读价值。曹禺重视环境描写为戏剧艺术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14.
文化定势是一种文化认知上的整体性的极端观念,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它在交际中不可避免,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从火星来的人》中,文化定势的存在及其所导致的隔阂与误解构成了小说兼具悲剧与喜剧色彩的故事文本,引发人们对当代多元文化世界中人性与自我的追问。  相似文献   

15.
《坠落的人》是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德里罗创作于2007年的"9·11"定义之作,被《泰晤士报》称为献给"9·11"之后纽约和坠落者的一首圣歌。在这部作品中,德里罗细致地描写了恐怖袭击对普通大众所造成的强烈心理冲击以及他们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从分析这部作品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和其他角色不同的特征入手,来透视其中暗含的后"9·11"民众疗伤方式,能够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灾难带给美国社会和民众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6.
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一书中包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观。依照弗洛伊德理论 ,人与自然的冲突起源于原始本能的“放荡不羁”,所以 ,要发展文明必须压抑性欲。但马尔库塞认为 ,对性欲的压抑不仅不能促进文明的进程 ,相反却隐藏着严重的人与自然的危机 ,对爱欲的约束最终将摧毁自然及人类自身。因此 ,要发展文明 ,只能通过对爱欲的解放 ,从而解放自然 ,最终达成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曹禹剧作《北京人》中一些事物、形象和道具等艺术价值的分析,指出它们对丰富剧作的主题和思想,加强剧作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从而证明它们不仅是剧作家进行出色的艺术编织的重要手段,也是剧作获得较高评价的重要原因,同时还为曹禹剧作间的艺术比较提供一些事实上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人本思想主张一切以人为本,来反对神的权威。它反映了一个新兴阶级的要求。天命思想则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都归结为天的意志,是统治阶级用以麻痹人民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在小说中极力描绘了社会现实中的混乱和伪装,同时他在语言上也相应运用了精湛的伪装技巧.他的小说在内容与形式上、主题与表现手段上都和谐地统一了起来,从而超越了社会、超越了种族而获得了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红字》中的《圣经》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 cou ld not be said too often thatHawthorne belonged to acu lture for wh ich the B ib le was still the book of books.Therewas no end on secret evils in hum an life.The hum an soc ietyneeds unceasing purification.Th is was Puritan’s notion.It wasalso 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