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莱比锡大学到北京大学--蔡元培的教育里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林 《学术论坛》2005,(10):132-136
蔡元培在清末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再升为翰林院编修,他在科举道路上顺利达到顶巅.中日甲午之战后,毅然弃官回家乡绍兴,办起新式学堂,开始了他由一位旧式士大夫向新型的现代知识分子转变的历程.从1900年应聘于绍兴中西学堂至1906年准备赴德国留学,这七年是他"由办新学而转向革命"的阶段.从1907年6月赴德国留学,在莱比锡大学攻读人文诸学科,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逐步形成了教育思想兼容中西的理念.从中国到德国也是蔡元培从传统旧学走向西方新学的重要里程,他回国以后,以民主主义的思想自由原则为总纲,开始建构"兼容并包"的新文化理论.从教育总长到北京大学校长,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付诸实践.蔡元培在北大校长任上近十一年,实际主政为六年半时间,将一所封建学堂改造成为一所现代大学,使北京大学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列于世界现代大学之林,而成为"五四"青年运动的风暴策源地,也使他成为以科学与民主为核心的北大精神的导师.  相似文献   

2.
屠文淑此文登载于《兰州大学学报》一九八九年第二期上.文章指出,北大孕育了七十年前的革命风暴,论功当首推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也是一位民主革命家.他任北大校长期间,推行“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首先明确学校的性质和学生学习的目的,“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科学文化人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28日,是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周培源先生百年诞辰.追寻与梳理他在北大工作期间所体现的科教思想,意义深远.他在北大担任过教务长、副校长、校长,为时近30年.在20世纪50年代,他与马寅初、江隆基等人一起奠定了新北大的"三基三严"的优良学风,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北大的科学民主传统.70年代,他高举科学民主旗帜,与陈伯达、"四人帮"的专制迷妄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有力地捍卫了爱因斯坦科学思想.他竭力呼吁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在科教界起到了领袖群伦的作用.在担任北大校长后,他访问了美欧21所大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了自己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方略.许多观点,随着时间推移,愈益彰显.他捍卫真理的铮铮风骨,为科学民主奋斗不息的精神,将名留青史.  相似文献   

4.
在认真看完朱苏力老师的声明之后,我不知道自己该是高兴还是难过.本来,从4月20日到6月18日,也就是从得知复试结果到把整理的材料通过北大校长办公室邮件发给北大校长的漫长难熬的时间里,我一直期待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院或者纪委给我一个正式的书面答复,但是,无一例外都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影响最为广泛而深远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中国人民最崇敬的杰出领袖。他的事业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他的伟人风范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其实,他还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诗人和书法家。可以这样说,他的诗词应当是中国旧体诗词的最后一座高峰,那么博大的胸襟,那么豪迈的气概,那么恰到好处的表达,不敢说前无古人,但肯定可以说后无来者了。  相似文献   

6.
一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战略家。他是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从年轻的时候起就献身于中国革命,为之奋斗一生。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使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位校长就代表着一所学校,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影响着学校,校长的形象就是学校的形象。现代教育环境为校长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天地.也向校长提出了更高境界的要求,校长要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新的世纪。那么,现代教育中的中学校长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我认为,校长的形象应该是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调控有力的管理者形象、大胆创新的改革者形象、积极活跃的社会活动家形象。治学严谨、治校有方的学者形象。学校…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任校长期间,是北京大学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唤起了一个古老民族的觉醒,胡适称这一时期为“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o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ohn.Dewey)博士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哈佛、哥仑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之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o这里指的就是蔡元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处的确切地位,因为北大是“五四”运动的中心及…  相似文献   

9.
(2009年)元月8日是北大教代会.我一早赶到会场,坐在边上浏览周其凤校长的报告,心里正想着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上.要给学校多提几条意见.吴志攀教授默默走过来,送给我一本书,是他的<闻道与问道>.扉页上题道:"春节好!请孔庆东学长雅正.弟志攀."无论从年龄还是学术造诣上,他都应该是我的学长.如此谦逊的称谓,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是跟费孝通先生学的,费孝通给晚辈签书时,都写上"请指教".吴志攀说:"真正的大家,尊重所有普通的人."(吴志攀:<闻道与问道>第3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陶晶孙的域外题材小说不论思想意蕴还是艺术形式,在现代文坛上都是独异的,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混血儿".他的那些以日本为背景的小说,鲜明地体现出了作者在日本"反认他乡是故乡"的文化意蕴;而回国后的陶晶孙最终也未能摆脱日本文化的"阴影",始终被排斥在中国现代主流文化之外.他的文学创作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成分实在太少,倒应该说是日本"物哀"、优美等文学传统与西方现代情绪和技巧相结合而产生的"杂种".由此,决定了陶晶孙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孤寂的命运,也决定了他小说创作的奇特风格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在其大学独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理念的浸润下,北大不仅在完善学科设置、强化学术氛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引进了一批弘扬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新型知识分子,使“五四”时期的北大成为引导社会潮流和培植独立、自由文化精神的重要领地。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实施是北大扮演新文化运动中坚角色的前提条件,也是北大知识分子形成立足学术研究本位、关怀人间文化品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学术自由是19世纪德国现代大学倡导的核心理念,是著名的洪堡五原则之一,由此创造了德国大学和民族世纪的辉煌。蔡元培早年曾留学德国,深受其影响,他主持北大所推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也曾创造北京大学的辉煌,至今中国教育界学者同仁对其倍加推崇。通过论述学术自由作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核心,从陶养德行、服务社会入手,理解现代大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林语堂先生曾写过一部《苏东坡传》 ,称苏轼为中国旧文人的典范 ,对此大概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不过如果我们说林语堂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典范 ,则可能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因为一说到现代文人 ,则很多人会很自然地想到鲁迅———认为他才是现代中国文人的代表人物。那么林语堂就真的没有资格代表二十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 ,或者至少是其中的某一群体———更准确的说法应当是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另一面 ?答案看来不能是否定的。自然 ,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中人们往往最喜欢鲁迅 ,我也是如此。这当然没有什么特别 ,甚至可以说不能免俗 ,因…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与大学的功用——答《人民日报》记者徐怀谦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谈中国大学的精神,不能不提蔡元培先生出长北大时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您对前者尤为看重,为什么?答:1917年1月4日,新任北大校长蔡元培到校视事,五天后发表公开演讲,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希望学生摒弃“做官发财思想”。同时,蔡校长审时度势,扩充文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的一生是复杂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学术思想界,他是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具有现代学术意识的学者.而哲学一直是王国维的生命内在指导思想并贯穿其一生,并对他生命意识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曾经有一位北大学生对成功充满渴望和幢憬,可在生活中他却屡屡碰壁,少有收获。沮丧的他便给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得到指点。蔡元培先生在百忙中回了信,并约了一个时间让那位学生到他办公室面谈。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续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毛泽东称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当然,陶行知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因为他的名字已超越了国界,他的教育思想在世界都有较大的影响。那么,陶行知先生是怎样成名成家的?他的成功之路又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说,我认为他的成功之路就是志、爱、勤、创、行五个字。 志,就是志向、理想。这是陶行知先生成功的灵魂。人贵有志,有志者事竟成,这是一条真理。陶先生所以能成才,与他从小就立志是分不开的。他16岁时,母亲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到县城的崇一学堂做炊事、勤杂工。在陶母多次恳求下,校长唐进贤(英国人)才破例批  相似文献   

18.
对于嵇康,有一些人,或者对他的作品置之不顾,而大谈其“刚强使性”;或者把他的作品中的一些消极遗世的东西,也说成是什么“高远纯洁”;总之,无原则地抬高了嵇康。这种作法,当然是片面的、错误的,是应该抛弃的。但是,北大“中国文学史”说嵇康对现实的态度很冷漠,说他没有什么成就(上册144页),马圣贵、姚国华二同志说他是一个忠于腐朽的曹魏统治的人物(“也谈如何评价嵇康”,1959年4月17日“文汇报”),从而大大地贬低了嵇康,我觉得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如何给嵇康一个准确的、应有的评价,看来,还有待于更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讨论。这里,我想谈几点很不成熟的看法,错误与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经济特区的缔造者,十多年来,他一直关注、支持、指导着特区的建设。他的经济特区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特区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宁夏大学校长、宪法学家吴家麟教授,毕生从事宪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的治学精神、学术成就和高尚品质,受到区内外法学界同仁的尊敬。1985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吴家麟教授1926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4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在北大学习期间,他在我国宪法学界前辈张志让教授的支持和指导下,就组织了宪法研究小组,开始探讨宪法问题。1951年北大毕业后,被选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当研究生,攻读宪法学专业。1951年底调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教员,讲授中国宪法课程。1954年首批评定高等学校教师职称时被评为讲师。1957年由于在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召开的整风座谈会上对我国政治法律制度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