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西南边疆,总面积23.6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66万(1996),其中壮族占33.05%,汉族占61.19%,瑶族等其他12个少数民族占5.76%。全区贫困县(市)49个(其中国定28个,区定21个),覆盖面积13.3万平方公里,人口1551.5万,分别占广西总面积和总人口的56.2%和33.98%。自1984年以来,广西致力于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已从1984年底的1500万人减少到1997年底的366万人。至此,全区已有1134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49个贫困县(市)中已有32个实现基本解决群众温饱的目标。但是,要在本世纪末使占全区总人口8%的农村贫困人口彻底脱贫,显然是一场更为艰巨的攻坚战,需要采取新的可行战略与途径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3.
凉山州是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扶贫攻坚重点地区之一。经过十年艰苦不懈的努力 ,凉山州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 1997年底 ,全州贫困人口已从 2 10万降到 10 0万。但是 ,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 ,贫困面仍然很大 ,贫困程度深 ,而且返贫率高 ,扶贫攻坚的难度大。不断深化对凉山州贫困和反贫困问题的认识 ,有益于扶贫攻坚的顺利进行。贫困状况和特点(一 )贫困数量和分布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的地区 ,幅员 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居住有彝、汉、藏、回、蒙古、苗、傈僳、布依、傣、纳… 相似文献
4.
农村妇女的贫困与反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福建省九个地市调查资料为主要依据,在对农村贫困妇女的基本生活状况作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力求用性别视角,深入分析农村妇女生存状态的贫困和网络资本贫困的现状与成因;提出建构融入性别视角的反贫困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战略对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反贫困的深入 ,我国的贫困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表现出新的特征。本文全面审视了中国政府的反贫困战略及遇到的问题 ,提出了反贫困战略的对策调整。 相似文献
6.
贫困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国企改革的深化,加上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未能及时跟进等因素,我国城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贫困群体。针对城镇贫困这一具有严重负面影响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的贫困状况、产生的原因以及缓解贫困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叶中国贫困形势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反贫困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任务.21世纪初叶中国的贫困形势是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共存,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共存,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共存.本文针对我国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使反贫困走上法制化轨道、扶贫政策区域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优先的国家支持政策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翔飞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3):22-25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讲,制度安排是贫困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制度创新又对缓解和消除贫困有着决定性作用。面对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制度缺陷成为当前制约反贫困行动的最大瓶颈,必须树立制度创新观念,从政府职能调整、经济体制改革、教育卫生制度落实、法律制度制定等方面不断建设和完善反贫困制度体系,加速中国反贫困进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的贫困和政府的反贫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具有地理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结构单位-、经济效益差、文盲半文盲比重大、科技力量薄弱等特征。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反映中国国情的长期扶贫规划,多方进行反贫困资本投入和政策投入,反贫困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把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重作为扶贫新阶段的首要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重点在西部地区,难点也在西部地区。本文分析西部农村贫困的现状特点,提出调整反贫困战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城市贫困程度和特点,阐述了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并对城市贫困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剖析,从而提出了一系列反贫困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新疆社会科学》2002,(1):26-35
一、 2 0 0 1年新疆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承接 2 0 0 0年我区经济出现重大转机的良好态势 ,2 0 0 1年 ,预计全区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14 85亿元 ,同比增长 8 1%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 2 8% ,第二产业增长 9 2 % ,第三产业增长10 %。农业生产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三大目标 ,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依靠科技、优化结构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克服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种植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两增、两减、一大上” ,即棉花、甜菜生产增加 ,粮食、油料减少 ,特色瓜果园艺业大上。…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调查数据出发,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时存在的问题、原因、背景以及他们的期望,从中得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进入贫困生涯的转折点与反贫困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贫困生涯进入的转折点概念来描述个体和社区层面贫困发生的原因。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和理论梳理,指出目前反贫困在战略上和操作层面针对贫困转折所做的适时干预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5.
(一) 著名经济史学家W·W·罗斯托认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人民在发展科学、应用科学、引进创新、追求物质进步、消费及养育子女六种倾向的强弱程度及由这些倾向规定或反映出的社会经济行为。一般说来,前四种倾向与经济发展成正相关,后二种倾向与经济发展成负相关。而这六种倾向的强弱都分别与人的生理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思想素质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有关,同发达地区比较,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在这四个方面均较为低下,加上现实环境或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上述前四种倾向一般较低,后两种倾向较高。因此,他们与此相关的社会经济行为都会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起到某种约束或阻滞作用。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贫困地区人口生理素质差,不利于提高本地区人均财富贡献/消费比率。从一个较长时期看,一个社会人均财富贡献/消费比率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贡献/消费比为1时表明该 相似文献
16.
在脱贫攻坚战于2020年取得全面胜利之际,我国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最大成就。2020后,我国的贫困问题将由绝对贫困转向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制定2020后的反贫困策略,需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关注贫困的动态性,对收入趋近于贫困线的脆弱群体予以更多支持;更好地理解相对贫困的概念,及其在我国城乡和不同区域之间形成的原因和具体呈现方式;核算设定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贫困线,并以此作为消除相对贫困、促进社会团结的政策工具;从贫困群体的视角理解多维贫困,以更趋近贫困本质。 相似文献
17.
18.
朱乃新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2,(1):3-7
2000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开始减速,这是周期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9·11”事件造成了美国经济“硬着陆”,冲击是休克性的,经济影响则是短期的。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因美国经济衰退而明显减缓。由于各国降息和扩大财政支出、美国军费剧增,以及低油价和低通胀等因素,2002年美国和全球经济将出现复苏。但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很不平衡,机遇与挑战互现。美国“新经济”经过调整仍有极大发展和扩散空间。欧元现钞流通,远期将与美元形成竞争格局,近期汇率仍处窄幅盘整。日本经济低迷症结在于结构。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应把握入世良机,加速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美贫困现象与反贫困实践的经济学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
目前 ,反贫困已成为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两国的贫困现象在总量规模、地域分布、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问题上有很大的差异 ,但基尼系数又有某些相同之处。我们通过对中美两国进行西部开发、税收政策与措施、政府间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及对外援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旨在转换、拓宽观测问题的视角 ,以期相互借鉴 ,从而得出对未来反贫困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