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或许是由于旗帜性人物的光芒太耀眼,每当人们说起“文艺工作者”时,常常会将视野局限于一个比较明确但略显狭窄的范围内--似乎只有那些家喻户晓的名家大腕,才有资格被称为“文艺工作者”。这种理解,既是对“文艺工作者”这个词的窄化,又是对文艺阵线上众多普通的“精神粮食生产者”的不尊重。  相似文献   

2.
正全世界的父母都担心孩子会"学坏"。然而所谓的"学坏",实在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比如,几乎成为伦敦文艺标识的琴酒(也译作杜松子酒),19世纪以前是公认的一个人"学坏"的标志。因为这种饮品便宜且酒精含量高,一度被视为底层民众纵欲的首选。而把琴酒从"堕落"升华成"风雅"的,正是19世纪那些伦敦文艺青年。尤其当著名诗人拜  相似文献   

3.
正文以载道,文以化人,这是文艺的使命。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化先贤以此为价值追求,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魂,赓续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广大文艺工  相似文献   

4.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以其原始诗性思维结晶对中国传统文艺思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通过对《周易》中"象"的分析,从《周易》本身的文学价值和示范作用、对传统文艺思维方法的启发作用和提供经典理论支撑作用三个方面梳理其对中国传统文艺思维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了有文艺工作者、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这次会议,对后来党的文艺政策的制定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决定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初,延安整风运动开始。按照中央的分工,毛泽东负责文艺界的整风。文艺方面有些什么问题要解决呢?当时有一个党内文件作了概括:"延安文化人中暴露出许多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6.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阐明了文艺在当前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文艺发展方向。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海纳 《领导文萃》2015,(8):67-68
<正>《资治通鉴》里有一个"唐太宗赐绢惩顺德"的故事。说的是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给人办事,收了二十匹绢绸。这事被唐太宗知道了,但他没有让监察部门去查办,而是通知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到大殿里开会。人到齐了,唐太宗没讲别的,直接通报了长孙顺德的受贿情况。所有官员都觉得下面很快就要宣布对长孙顺德的处罚决定了,但唐太宗话锋一转,说:"长孙顺德收受别人的绢绸,说明什  相似文献   

8.
70年前的那个5月,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毛泽东同志在杨家岭黄土坡下的一个小会议室里,面对近百名文艺工作者,发表了关于文艺问题的经  相似文献   

9.
梅峰 《科学咨询》2003,(5):20-20
多少年来,中国人正当的财富追求一直处于一种被压抑、被束缚的状态.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人开始呼唤"阳光下的财富",但财富走向阳光的道路并非坦途,就是那些靠辛勤致富的人也还要经受着人们的怀疑.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关于"三顾茅庐"的自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还是易中天先生依据《三国志》《魏略》《九州春秋》等史书记载所推测的"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的说法,抑或是罗贯中先生《三国演义》里关于"三顾茅庐"的详尽描述,都肯定"三顾茅庐"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三顾茅庐"已被人们定义为重用人才、礼贤下士的千古经典。但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为了赢得领导者信任而进行的政治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刘备为了凸显领导艺术、集聚人才而精心准备的一场大戏。二者的博弈,才是"三顾茅庐"背后的真相。下面,笔者逐一分析之。  相似文献   

11.
<正>从2017年1月3日起,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这部专题片继《永远在路上》之后再次引起了热播和热议,并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灯下黑"。"灯下黑"原指照明时由于被灯具自身遮挡,在灯下产生阴暗区域。由于这些区域离光源很近,被引申指人们对发生在身边很近事物和事件  相似文献   

12.
叶匡政 《领导文萃》2009,(16):32-32
说《新闻联播》是中国的一种政治仪式,大概很少有人会反对。它被赋予的权威性和仪式感,早已超过了它作为新闻节目的价值。,人们从《新闻联播》获知的,往往是一种对事实的态度,是政府期望告知民众的价值判断。有人把此做法称为“新闻联播主义”,是有道理的。连在《新闻联播》出镜,也被人们看成一种政治待遇。  相似文献   

13.
对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人们总是顶礼膜拜,似乎企业家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成为惊天动地的人物。可是对那些失败的企业家,人们总是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加以嘲讽,似乎这些企业家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这是一种非常不良的逻辑思维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夏自钊 《决策》2014,(12):24-26
<正>如果说违法行政是"火星",法制办就是一个防患于未然的角色,而不是等火势大了去做消防队员。"法制办就像耳朵一样,在有些重视法治的地方,耳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很敏锐,在有些地方就变成聋子的耳朵了。"一位基层法制工作人员对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对于公众来说,法制办是一个陌生和"低调"的部门,或许那些有过行政复  相似文献   

15.
<正>"可持续发展"概念已破产?"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听的主意,但在内容上已经破产,理应被抛弃。它误导人们对现有经济和环境问题作出误判,并使政府采取了极其错误的对策。1987年,挪威首相格罗·布朗特兰德在一个经济与环保委员会的会议上,将所有"符合当下发展需要且不妨碍后代人所需的发  相似文献   

16.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格雷欣法则,指的是如果向市场上同时投放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成色不同的货币,那么,成色高的货币自然被人们收藏、熔铸或输出国外,逐步退出市场,而成色低的货币反而被人们反复抛向市场,这样一来,最后市场上充斥的就只能是劣币了。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经济领域的格雷欣法则  相似文献   

17.
《领导科学》2012,(36):51
在美国有一个叫"好人综合征"的说法,为人们细心思考好人和好人所做的好事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分析与治疗视角。所谓的"好人",是那些对别人特别亲切和善、特别好说话、有求必应、想方设法帮助别人并以此为荣的人。对他们来说,当好人不但是一种习惯或行为方式,而且更是一种与他人建立特殊人际关系的方式。可以说,接受好人助人为乐行为的其他人,都有意无意带有自私目的,利用和受益于好人的这一特  相似文献   

18.
要改善中国社会生态,政治已经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但在当下的中国社会,谈论政治容易被宏大词汇包围,难接地气。当人们普遍还在为"经济自由"努力奋斗的时候,政治的问题也许就不会在价值选择排序上占到靠前的位置。然而,党的十八大之后,人们感受最强烈的地方恰恰在于政治——从庙堂之高处开始放下身段,拉近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从逻辑上说,良好的政治生活是为了促进人们共同体的感受,以对  相似文献   

19.
党国英 《领导文萃》2007,(11):109-111
有的地方之所以潜规则深深地束缚着人们的生活。完全是因为正式规则或“明规则”存在根本缺陷 自从吴思先生出版了他的《潜规则》以后,这个做了书名的词语也空前流行了。这个词流行以后,我心下曾将它等同于“非正式规则”这样一个术语,可仔细想一想后又以为不妥。另外注意到很多人把“潜规则”等同于“坏规则”,也觉得不是太对头。  相似文献   

20.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讴歌时代的文艺创造活动:都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都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文艺的新天地;都要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