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既是组织指挥者,更是带头实干者,必须做到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会干事。会干事是一种本领和水平,体现干部的"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贯彻,反腐败持续推进,党风政风正能量日益增强,人民群众纷纷点赞。但在少数干部中也出现一股“暗流”,认为要求严了、标准高了,干事就容易出事;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为官不为,消极怠工。这种认识和行为与党的性质和宗旨背道而驰,显然是错误的。那么,干部不干事的错谬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正>干部是推进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干事创业的重要基石。干部既要把事谋好,又要把事干好;既要推进发展不误事,又要保护自己不出事,避免陷入"想干事就出事"的陷阱。那么,谋事干事的干部如何避免"闯红灯"呢?目标要清——避免方向失明干部谋事干事不能是一时兴起、心血来潮、胡思乱想,要有清晰的定位、明确的目标,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否则,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到头来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撞得头破血流。一  相似文献   

4.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既是组织指挥者,更是带头实干者,必须做到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会干事.会干事是一种本领和水平,体现干部的"能".科学发展强调又好又快,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有会干事的本领.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为官不干事现象在某些地方、某些干部身上非常严重地存在着。在这些干部任职的辖区内,面对一些复杂矛盾,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解决问题会触及哪些人的利益,怕得罪人丢选票而不敢"轻举妄动";面对关系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他们犹豫不决,不敢拍板,怕拍错板会影响进步;面对常规工作,他们能推则推、能躲则躲,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事就易出事。他们的"聪明"经验是: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结果导致一个地方或一个  相似文献   

6.
积极探索干部下的有效途径,给无干事热情、不胜任工作等不在状态的干部挪位置,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谋位置,是调动广大干部的干事激情,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湘西自治州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解放思想,开放心灵,让干部下有环境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瞄准本地发展目标,凝聚发展合力,积极营造干部下的环境。一是开展创先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取得了举世瞩目、内外公认的显著成效,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有力地凝聚了党心民心。在这种好的态势下,也有部分党员干部怕出事、怕担责,滋生了"不干事、不出事"的消极怠工倾向。如何进一步激发干部创新创业的热情,成为新常态下摆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笔者结合实践中的一些工作体会,就干部调配工作谈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干部选拔任用要严格把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这就要求从源头上纯洁干部队伍,锻造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面对干部工作新常态,如何从操作层面防止"带病提拔",姜堰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极破解"带病提拔"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一是盯紧选任关键环节,筑牢选用"防火墙"。对选拔任用关键环节"加牢加固",从程序上防止干部"带病上岗"。第一,严格源头防控机制。严格实施干部任前  相似文献   

9.
部委声音     
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不出事的人受到重用,让说空话、大话、风凉话、泄气话的人没有市场。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开会,一位领导干部在谈到作风建设时说:"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少数干部存在着‘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不求工作出色,但求工作无过’的思想倾向,凡事只有领导安排布置了,他才行动,不说就不动,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这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11.
祝尊乾 《决策探索》2011,(17):76-77
现实中,很多干部干事很有一手,腐败也有一手,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两手”干部。“两手”干部因为有肯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光环,所以腐败起来,相对于普通的腐败干部和一般的慵懒散干部而言,造成的影响和损害通常更大。这样的干部一旦出事,往往社会震动大,反响不一。这种现象,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严管干部日益成为干部工作新常态。但是,极个别干部"钱不敢收了,事也不办了";少数干部高唱"为官不易"论调,过一天算一天;还有的干部抱着"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心态,遇到问题绕道走。这些问题的存在,危害无疑是巨大的。察其思路,有四项举措可供采用。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在规矩的硬约束面前,不少干部转变作风,增强了规矩意识,但也有一些干部认为"规矩太多,无法开展工作"。出现这种想法的人,不外乎有这么几类。一是宽松惯了,散漫惯了,一旦党的规矩多了、严了,他就感到很不适应,这类人若没有规矩的约束,必定出事。二是对规矩的作用还缺乏认识。他们认为规矩多了,是形式,是走过场,反而成了开展工作的羁绊。其实不然,从政为官,从来都有规矩,从来都有底线。三是把规矩作为不干事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其位谋其政"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它不仅意味着权与责之间的天然对应关系,更明确指出获取与履责间也必须存在匹配性。但"谋其政"并非一定会带来优秀的政绩,同样也面临失败的结果,一旦出现失败的结果,就必然影响自我的政绩和后续发展空间。基于此,不少领导干部更信奉"不出事就天下太平"的治理理念,为实现"不出事"的目标,"少做事"自然成为其必须首先遵守的重要"规则"。在"干事就容易出事,不干  相似文献   

15.
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关键在于"干事"两字。干事正如士兵戍边、农民耕田,不仅是应尽的本分,更是立命的法则。作为领导干部,不但要有想干事的动力、敢干事的魄力,还要有干成事的举措、不出事的坚守,唯有"四事"兼备,才能干出成绩、干出实绩。一、想干事就是要有执政为民的情怀,以真为先惠民利"想干事"是干好一切事情的内在动力。领导干部的权力来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为了约束领导干部行为和塑造良好官场生态环境,中央高层不断加大"追责"的力度,先后出台了"八项规定""三严三实"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等。其中,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对领导干部的行为任性、权力任性和决策任性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初步形成了"官场有风险,为官须小心"的官场政治气候。利剑斩贪官虽好,但它似乎也斩断了一些领导干部的创新动力和胆识。面对"追责"重压,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消极行  相似文献   

17.
<正>谈心谈话,红脸出汗"治未病"。落实谈心谈话制度,抓住"关键少数",突出问题导向,早打"预防针",早敲"警世钟";定期召开专题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足用活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精准纠偏扶正,保障干部干净干事不出事。  相似文献   

18.
潘通高 《领导科学》2012,(28):48-49
"第一把火"要烧掉浮躁心态,让干部安心干事。行将离任的领导干部如果不果断烧一把整顿换届之期干部心态浮躁的大火,整个单位必将人心涣散。因此,整顿懒散浮躁作风之火在换届离任之际很有必要烧,狠刹换届之期干部浮躁心态,让干部不因换届而分散精力和心思,减退激情和干劲,让干部安心干事、务实干事、扎实干事。"第二把火"要烧掉违纪行为,让干部顺利调整。有些干部一到换届就坐不住,跑上面找领导、跑下面要选票,让换届工作难以顺利推进,给干部正常调整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领导者对于组织的影响,秦穆公有这样的描述:"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崇怀,亦尚一人之庆。"(《尚书·秦誓》)排除掉偶然因素的干扰,针对领导者"干事就出事"或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现象,探索其客观的现实逻辑,是破解此类尴尬现象的基础。笔者认为,领导者"干事"即"出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决策失误,如一些领导不从实际出发,因此很可能导致一决策即失误的后果,如刘备不顾本分,越俎代庖,乱伸  相似文献   

20.
<正>干部是党的事业的担负者、推动者,能不能抓好干部队伍,让干部都来干事,是一级组织和一方领导必须思考的问题。时下,在许多地方,一些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常常抱怨没有人干事,没有人能干事;一些地方把干部不愿意干事、不想干事、不动脑筋干事,归结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