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政治系统中,“圈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中国历史上,政治官场一直是凌驾于百姓之上的特权系统,也因远离普通民众而充满了神秘色彩。改朝换代,荣辱沉浮:“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呼风唤雨纵横捭阖,有人蹉跎坎坷黯然失意:有人长袖善舞左右逢源,有人崖岸刚毅洁身自守;有人特立独行君子和而不同,有人见风使舵结党营私……  相似文献   

2.
正1953年,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到武侯祠游览。毛泽东看到祠堂碑文的撰写者是唐朝名相裴度,顿时心生感慨,回头找到参加会议的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问他:"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哪个县出宰相最多?"陶鲁笳正在沉思,毛泽东又问:"你在山西当‘父母官’,可知道裴度是谁?"没等陶鲁笳回答,毛泽东微笑着告诉他:"中国出宰相最多的就是你治下的闻喜县。裴度是唐朝的宰相,也是闻喜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人才辈出何止千万。然专而不全者众,全而皆精者少,能做到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的人才少之又少。所谓全能人才是指内当修身养性,学富五车;外当治国安邦,出将入相的通才。  相似文献   

4.
政府绩效管理既是全世界政府管理运动的热点,也是我国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焦点。在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实践与理论成果的同时,也需要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政府绩效管理方面的历史经验,建立基于中国自身现实需要、适合中国国情的政  相似文献   

5.
刘金祥 《领导文萃》2013,(18):67-69
依照鲁迅先生的说法,中国历史于国人而言不过是两种,一种是"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另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这两种时代,根据笔者理解的"清官情结",前者是"清官出现了的时代",后者是"渴望清官出现的时代",此种理解显然使人悲怆和伤感,贪官污吏横行肆虐时,人们自然呼唤"清官"横  相似文献   

6.
刘典  赵一旭 《办公室业务》2013,(11):56-56,61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机关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打击“三公消费”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其实,中国从古到今,“公款消费”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历朝历代的官员们很多打着“公务”的旗号,大吃二喝,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大量地消耗着民脂民膏。然而,古今“公款消费”又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7.
刘炯 《决策探索》2014,(8):84-84
如今,民主评议干部早已不鲜见。在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加入民意成分,是各地推进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官员民主评议,而且有的朝代搞得还相当红火。春秋时期,郑国办了许多“乡校”,也就是乡村小学。后来,村里人经常聚在“乡校”里谈论家长里短、国家大事,甚至评论时政得失。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秘书需要具备何种素质呢?唐太宗曾经给予虞世南“五绝”的评价,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都臻于完境。虞世南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文笔卓绝,擅长书法。唐太宗衡量虞世南素质的标准可以扩展,作为衡量秘书优秀与否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决策探索》2008,(17):63-65
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公务员考试来源于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这个观点,自法国的伏尔泰等人首先论述以来,似乎已成公论。其实,即使是为了形象表述,并非恰当地将专制社会的官员比附为法制社会的公务员,古代的科举考试也不等同于现代的公务员考试。  相似文献   

10.
满时瑛 《决策》2000,(11):31-32
宿州市轻工机械厂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广泛调查,科学分析、果断决策,在频临倒闭之际,利用原破旧的厂房,迅速改建为两大专业市场,昔日萧条景象已不复存在,今日经营的红红火火。企业焕发生机,走出了一条“退二进三”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1.
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奴隶制国家开端的夏、商、周,从乱悠悠的春秋战国到封建大一统的秦汉,从初创科举的隋唐到封建盛世的明清,中国古代的秘书工作经历了从发轫到初步形成、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一发展历程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任何国家、社会管理制度都是在原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在继承和发展中扬弃的。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3,(13):16-17
中国的崛起引起一些国家的担心、忧虑和恐惧。如果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让世界了解中国梦,会拉近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距离,减少中国崛起的阻力,加深世界对一个真实中国的了解。同时,也会淡化中国和西方国家意识形态鸿沟,符合韬光养晦和去意识形态化的大国博弈之策略。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迅速为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同、所追捧,并日益成为最为重要的主流政治话语之一。中国梦  相似文献   

13.
亦明 《决策探索》2011,(22):74-75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家国都一体化了,那么皇帝就不应该再有什么私房钱,不应该私设小金库。道理虽然如此,但事实上在清朝以前,皇帝照样有独立于国家财政的小金库。说是小金库,其实并不小,里面的钱财可能比外朝国库的还要多。所以,皇帝的小金库并不是钱财少,只是私密而已。  相似文献   

14.
大体说来,中国古代的人主(多数时候指君主,有些时候指没有成为君主的集团首领)用人,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其一,明主用贤才模式;其二,庸主用庸才模式;其三,变昏明主用奸才模式。这三种君主用人模式,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巨大。比较这三种用人模式的优劣,对今天中国改革用人制度、推进社会进步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史荣听  蒋焱兰 《领导文萃》2010,(11):100-102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  相似文献   

16.
17.
徐振余 《决策》2012,(Z1):82-83
我们在惊叹汉文帝刘恒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社稷之术时,却鲜有人知道这个创造辉煌的人物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通过投票选举出来的皇帝。公元前180年,刘恒登上大汉王朝皇帝的宝座,他就是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汉文帝。汉文帝在位期间,是汉朝从国家战乱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他和儿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诞生了自秦朝大一统后第一个彪炳史册的封建盛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态中,童谣扮演着某种先知的角色。每当改朝换代之际,政治精英总会从童谣中解读出对未来局势的预言,作为进一步行动的指南。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童谣遂有代汉者当涂高之说,当涂高者,谓皇宫前面的大柱子,即当时魏阙也,这是谯周说服刘禅投降曹魏的重要理由。然而,岂果祸福之机,鬼神早泄其秘于童稚之口哉?且不论古人对童谣的信任机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就说童谣的预言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当以千数,但称得上贤相者为数并不多,堪称"圣相"者更是凤毛麟角。李沆在这凤毛麟角中占有一席之地。李沆(947—1004),字太初,州肥乡(今属河北)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宋太宗朝举进士甲科,步入仕途,真宗朝任宰相,以刚直不阿、清正廉明、宅心仁厚被时人称为"圣相"。  相似文献   

20.
汪丁丁 《领导文萃》2010,(13):45-47
<正>现在我们可以而且应当想象未来十年中国社会将走的路,并据此想象我们现在能够提出的诉求。在做了一番想象之后,我们意识到我们将要走的路和我们现在的诉求其实需要政治领袖们兼备两种品质,即"智识"与"豁达"。此处"智识"所指的,不是知识而是用以统摄知识的智慧。俗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