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诗画交融现象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中得到了精到概括。“诗中画”的“诗”与“画中诗”的“画”,指的是作为物化形态的诗、画作品,可称为“外文本”。“诗中画”的“画”与“画中诗”的“诗”则是在主体头脑中形成的“画境”与“诗意”,是意识中未外化出的联想与想象出的“内文本”。“诗中画,画中诗”是体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两个环节中的审美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主体的感知、移情、记忆、想象、联想等心理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艺术感言     
几乎全是大二以前的画,现在看来,画得太阴暗了,过了点。近期可能好点了,可是又没什么画。思绪在转换中,可是还没有在画中体现出来。临近毕业创作这一段,各种焦虑,不光是毕业创作方向上,还有以后的艺术道路,理想,人生追求,具体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统统打上一个问号。  相似文献   

3.
"写"作为对中国画作画状态的特殊表达形式,尤其是在中国画中"写意画"的广泛运用,使得它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自宋元以后由于这个直抒胸臆的"写"字使得画风大变,并且在之后的中国画发展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石涛所建立的"一画"系统也不例外,他把"写"作为支撑其画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所使用的"写"与古代画学中的描述与运用,虽然在大体上一致,但是进一步分析就能看出,他不仅继承了古代画学中对"写"的运用,并且把"写"作为对当下的一种"创造"精神体现,运用到他的画论、画跋和当下的作画状态中。所以,石涛的"写"不仅是中国写意精神的高度体现,也是他"创造"思想的集中表现,更是他人格精神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取势在中国画构图中非常重要,一幅画的成功与否取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花鸟画、山水画构图中的取势运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揭示了取形用势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回顾历史,在如画变成美学范畴的过程中,有许多美学家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吉尔平、普利斯和奈特的贡献最大,他们关于如画的界定,刚好涉及发现、建造和想象三个不同的方面。通过对他们三人有关如画的论述的梳理,我们可以获得对如画范畴更加全面的把握。作为美学范畴的如画,所描绘的是一种存在于心灵之中的心象或者意象。这种认识十分重要,它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的认识,而且可以避免对自然的不恰当的改造。  相似文献   

6.
如画式(picturesque style)造园从18世纪开始,在英国历史上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其受过中国园林的启发,也传入欧洲其他国家。在"如画式"造园的发展进程中,发生了诸多的形态变化和理论升华。因此,"如画式"的含义很难一言以蔽之。为更好地理解"如画式",应注重它所涉及的社会环境及其在实践进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粗线条地阐述了在版画教学和创作中素描、黑白画、写生、技法等环节各自的作用和相互联系。重点谈及了素描在版画教学中的重要性,黑白画的构成性,技法表现的形式性和版画创作教学的目的性。文章中所谈及的各个要点均为自己从事版画教学之心得。  相似文献   

8.
线条作为东西方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古老的造型手段,在中国画中不仅承担着造型的功用,同时还有画面的艺术处理、物象的意态神情与画家的主观感受、线条本身的艺术效果等诸多方面的特殊功用。线条在中国画中得到最淋漓尽致的表现,用线造型也是中国画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画对线条的功用研究得十分深入精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维米尔的静物绘画作品静谧、清新、宁静,以画面中的具象元素暗示主题。本文通过对维米尔画中静物的图像分析,研究静物种类与社会、经济、人物身份之间的关联性,并进一步探寻维米尔在静物形式上对表现内容的精心安排,从而解析画面静物的抽象语言及具体动态的内涵,最终综合看待维米尔画中静物对主题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画的三大主题——人物、山水、花鸟中,山水画所占的比例是最重的。画中的山山水水看似熟悉,但要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并不简单。欣赏山水画,不是为了看风景中国山水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画中的"山水"二字绝不是简单的风景概念,它  相似文献   

11.
喷画艺术具有逼真、生动的艺术效果,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广告、动画设计和建筑等领域.喷画能够具有惟妙惟肖的写真效果,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在教学中,该绘画手法应充分考虑不同的创作目的、材料等因素,更好地发挥其独特而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喷画的充分了解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应用能力,发挥其在艺术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绘画中的综合体现,而明清时代是中国文人画史上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阶段,他的重要性可以大致归纳为两方面:一是中国文人画三大画科中最晚成熟的画科——文人写意花鸟画在元代水墨山水画艺术成就的影响下最终得以形成,徐渭、八大山人的出现把文人画中的"写意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二是在中国文人画史中具有辉煌历...  相似文献   

13.
青岩 《社区》2014,(17):18-18
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在未到扬州之前,住在苏州。他在苏州城桃花巷东头开了一家画寓,以卖画为生,在桃花巷的西头,也有一家画寓,画寓的主人名叫吕子敬。吕子敬擅长画梅花,他标榜自己画的梅花是“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那意思是说,他画得如同真梅花一样。  相似文献   

14.
汉语的艺术就在于汉字如画,字在画中,画在字里,字中有情趣,画中有意味。法语的魅力源自其浪漫情怀,法语如歌,聆听法语就如同欣赏绕梁之乐,情在音中,音中寓情。这两种语言给我们带来的是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中国学生学习法语时,必定会因已存在机体中的母语而产生学习干扰,因此,本文将汉语和法语的基本结构单位进行对比研究,以便中国的法语学习者克服母语所带来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潘颖颖 《南都学坛》2012,32(5):135-136
<正>一、手绘效果图的历史溯源手绘效果图是由西方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画演变而来的。建筑画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1670年成立的意大利圣.路卡学会对建筑画技法、风格的形成、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促使建筑画开始走向规范化。自16世纪起建筑设计的中心逐渐由意大利转移到法国,在意大利建筑设计和建筑画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19世纪法国学院派绘画风格。19世纪后期法国的建筑画发  相似文献   

16.
“画中女”故事是以人类男子与画中女子产生恋爱、婚姻等情感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故事,在“AT分类法”中作“400B画中女”。中国“画中女”故事自魏晋南北朝产生以来呈现出较为复杂的面貌,在搜集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梳理“画中女”故事的流变,能够揭示故事在不同时代的呈现特点,探寻古今“画中女”故事文本在语言与程式、主旨与情感方面的明显差异。“画中女”故事在本文结构与人物角色、民俗事象背后,隐附丰富的叙事与文化意涵:叙事层面,关乎性别、身份与伦理的二元对立结构在叙事中完成关系的调和;文化层面,“画中女”角色与呼名、食饮等民俗事象映射原始思维与多重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郑板桥论词、论画之观精妙绝伦,其词作中呈现出的风貌与其画论所述异曲同工。建立在对诗画书三者同源的肯定态度之上,郑板桥将词与画互照互鉴,将画者思维灌注于作词之中,为其词作带来了别样风味:无论是构图布局的别具匠心、留白之法的运用自如,还是用色的极致,层层技法的使用使得内化于词作中的气韵被传达,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被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词中画境油然而生。因此,探究郑板桥画论在其词作中的表现,以此感受其词的别样画境,可为研究板桥词开辟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世界风光     
《新少年》2012,(6):42
1.下面九张小图中,分别画有九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风光,请说出画中的内容,并指出它属于哪一个国家。2.你知道七大洲四大洋都有哪些吗?3.请说出图片所代表的国家分别属于哪个洲?  相似文献   

19.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是毛泽东同志《清平乐·六盘山》中的一句脍炙人口的词句。在诗词中,秋雁常常是诗人笔下的景物,唐代诗人孟浩然诗云:“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天。”大诗人李白涛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诗人往往借助于这一典型的景物,勾画出一幅幅富有典型特征的画面,寄托着自己特有的思想感情。诗和画从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北宋画家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所谓诗情画意,往往是艺术家们所着意追求的。且不论诗中之画,但仅就我所见的清代花鸟画家边寿民的芦雁画,对他的画中诗,  相似文献   

20.
东山魁夷是日本现代著名的风景画家,代表着战后日本绘画的最高成就。他的风景画纤细、宁静,自然流露出了日本空寂的幽玄美;另一方面,也充满了明朗感和生命力。在他的画前,观画入仿佛被吸引到画面中,精神和灵魂与画中的风景融为一体。通过东山先生所画的风景,我们领略到自然界最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