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多读”。教师应当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乐读、善读、勤读。我们根据叶圣陶同志“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从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语文课重在引读”的主张。所谓“引读”,就是要改变“以教师逐句讲解为主”的“注入式”,继承和发展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采取在教师启发诱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诵习课本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引读,逐步地养成学生运用语文的习惯,“最  相似文献   

2.
从中学语文教师的口中,语文教学报刊上,语文教学参考资料里,在讲到课文和学生习作时,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看到、读到“没有中心”、“中心不突出”、“中心明确”之类的话。这里所说的“中心”一词,实际上是指“中心思想”,即文章的主题。为什么会把“中心”和“中心思想”混为一谈,并运用得  相似文献   

3.
指导学生写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富有感染力的文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若想使作文教学达到此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必须要严守“八关”。  相似文献   

4.
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给人以不少启发。这里想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的问题。其间容有偏颇,无非想抛砖引玉,引起同志们共同重视这一问题。 所谓语文教学的“文道统一”,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字、词、句、篇的讲读分析,正确地阐发其思想内容,做到以道统文,因文见道,把课文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完整地而非孤立地、统一  相似文献   

5.
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一、培养“读”的习惯。语文教学,始终应以“读”为主线,以“思”为核心,他含一个“情”字,坚持一个“练”字。每教一篇课文,既要备文,又要备情;还要精心设计读的目标:读的要求、读的层次、读的方法。在教学中,要以读明意、以读激情。如教《瀑布》一文时,教师首先饱含深情地将诗歌诵读一遍,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诗人描绘了瀑布的什么?接着,让学生自由地朗读全诗,边读过划出描写瀑布的声音和样子的句子,分别指定学生读句子。然后引导学生细读。就是逐层逐句精细…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可能都碰到学生提这样一类的问题:“语文应当怎么学?学些什么?”有些时候,甚至老师也会产生这样的困惑:“语文究竟应该怎么教?教些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过多,教师的“教”取代了学生的“学”。因为“教”得过多,学生只需机械地记忆老师上课讲授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误解,认为学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记记,课后读读背背,用不到多思考,这样自然就会出现学生不知道语文如何学、学什么的难题;老师由于过多地包办,一轮一轮,反反复复,也容易形成一种固…  相似文献   

7.
“导读”,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同志首先提出来的。它是钱梦龙同志多年语文教学改革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可喜成果。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中学语文教师所采用,并且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实践证明,它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王晓敏 《新天地》2011,(9):96-96
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煞费苦心,笔墨耕耘,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显然,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乃至能力的培养又不是单凭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诱导兴趣,达于志趣,形成主体的行为习惯,长期积累和训练获得的。因此,我认为,教师的“导”至关重要,学习兴趣须要诱导;平时积累须要指导;思维品质须要开导;联想想象须要引导.总之,“导”须贯穿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及民族院校的“双语”教学体系早已形成。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工作的教师和在民族院校工作的语文教师早都掌握了少族民族的语言文字,他们在汉语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都能以本民族语言为教学工具,使学生对所学课程听得明白、记得住,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民族院校里“双语”教学方法,在发展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效果。这在全国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研究会上已经得到了充分地肯定。  相似文献   

10.
如果学生掌握了查阅、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的方法和技能,其实是为学好语文打下基础,所以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教学。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不可忽视高年级词语教学,应让学生做到“四个自主”:  相似文献   

11.
对话是语文教学中的新观念。教学对话中应该是“目中有人”,语文教学要区分两种对话——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阅读对话是教学对话的基础,教学对话的目的又是为了提高阅读对话的能力。语文要有人文的引导,需要人文来激活,但人文只能渗透于语文之中;教师在对话过程中必须要有对话情怀,渗透对话精神,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对话态度和对话能力。语文教师一定要过“怎么说”这个关,否则难以及格。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重在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造就合格的优秀对话者。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像是陷入了某种常规定势,总是冲不破“从课堂到课堂,从作文到作文”的框架,许多教师不由自主地把作文教学的目的片面地理解成了“写好作文,取得高分”。只想着完成教学任务,人为地窄化了作文的范畴。并没有站在“功夫在诗外”的高度去把握作文教学的本质。要知道“小学作文不是着眼于培养未来的小作家,而是倾力培养未来公民的语文素养;不是为了研究语言,而是为了学习和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3.
“双减”给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双减”背景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可以从以下五点着力:加强学习,准确把握语文育人方向;厚积卓识,自觉提升语文专业素养;研读课标,“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用好教材,提升语文课程实施能力;借鉴课例,发展语文教学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4.
对于“论点、论据、论证”的议论文三要素理论即“论点说”应如何看,这是当前许多语文教师讨论的话题。《语文学习》1991年第9期余绍秋《向“论点说”开一炮》的文章认为:“论点说”“无视文章的性质,尤其是无视议论文的性质”,“无视所有名家名篇议论文中都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一篇议论文的思想认识即道理并不是一点,而是一连串”;“论点说”把“议论文教学引进了一条死胡同”。因此他要求“废止‘论点说’是当务之急”。作者的看法是科学的合乎实际的还是肤浅的脱离实际的呢?这里谈谈个人看法,并与余绍秋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语文教育界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特级语文教师,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不断实践,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有力地推动着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依据邹春艳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概括邹春艳语文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即享受教育、激发引导;融于灵动,体味厚重;勤于比较,善于创造;精于备课,注重“三感”;总之邹春艳形成的以“享受式”为主的语文教学风格给一线语文教师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语文训练要“到位”李新宇,任欣伟语文教学要致力于语文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形成来自训练,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要“以训练为主线”,这已基本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所以,如何提高语文训练的成效,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目前,在语文训练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17.
一 有些教师总是担心自己教不好,学生学不会;担心知识未讲周全,学生考不出好成绩来。因此备课时,注重的只是教师的“教”法,而未备出学生的“学”法;上课时拼命地“满堂灌”,生怕遗漏;课外竭力地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可学生的语文水平始终提不高。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搞“一言堂”灌得太多,学生不感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同学的书架上发现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这套杂志。觉得其中的“点拨教学法”①这一栏,正好解决了我们教学上的困难。于是我试着用“点拨”教学法来教《荔枝蜜》这一课,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荔枝…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花圃中,广大语文教师辛勤浇灌、悉心培植,通过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研究,把经验理论化,科研体系化,提出了许多新鲜的有价值的见解,使语文教改园地百花争艳,异彩纷呈。“一课一得”就是其中一朵极有生命力的阅读教学方法改革的奇葩。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对学生传授阅读知识、训练阅读技能、培养阅读能力。“一课一得”要求把这三者探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即以阅读知识传授为基础,以阅读技能训练为途径,以语文能力培养为目标,切切实实地体现出“课文无非是例子”(叶圣陶语)的教学现。实践证明:坚持“一课一得”…  相似文献   

19.
郑建胜 《阅读与作文》2007,(6):48-48,21
新课标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使阅读教学呈现出“百家争鸣”现象。然而,部分教师却从纯“文本崇拜”走向另一个极端——纯“文本批判”。甚至于完全忽略文本的暗示、提示,随心所欲,毫无限制地进行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经典文学的一种亵渎,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悲哀。试举以下课例,以期引发对此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备受关注。可以说,在作文上师生们的“投入”是很大的.但收益如何呢?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一方面,教师投入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殚精竭虑地去命题、指导、批改、评讲,审题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讲述得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另一方面,学生却大多数“畏之如虎”,为完成“任务”而写。挖空心思地去编造、拼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