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完善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其三种实现形式的演变体现了符合历史条件的发展进程。进入新时期,要根据所处的环境与发展条件,要平衡主导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主要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议顺势而为、有的放矢、有力有效地推进完善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推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快速城市化地区正在试行的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是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新形式和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是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制度创新。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阻碍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鉴于此,笔者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当前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现状和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改革对策建议,为推进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目前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管理混乱、财会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强化村级财务监督;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4.
内在于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要求的法律价值目标,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法律制度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法律制度以保障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农民民生保障为根本价值目标,追求平等、民主、公平、正义、效率等多元价值目标的兼顾协调和实现。由此决定了其指引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激励功能、强制功能、教育功能都要围绕这样的价值目标的实现而发挥作用,从而确认、调整、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一些地方衣村集体经济被忽视,甚至被瓦解。本文以广西百色地区某些县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为例,探讨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发展壮大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加强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确保实现乡村振兴,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上的共同富裕.但是,市场在飞速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因此,政府方面要加大政策上的帮扶力度,同时在制定制度时也要与实际情况相符,了...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对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历史进行简单的回顾和评价,对现行集体经济审计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了现行模式在法律化,规范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新模式的研究和创新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城区农村财务管理日趋规范和透明,但也有少数村财务监督和民主理财流于形式,财务公开走过场,致使村级财务管理处于松散无序状态;个别村财务管理混乱,存在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流失等违法违纪现象,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对于进一步约束村干部权力,促进廉政勤政,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凝聚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共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重要依托,产业发展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国家对农村集体经济产业扶持的必要性是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具有双重价值,但其存在实现障碍。产业扶持法治化的机理在于契合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的法治属性、尊重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规律的法治化表达和顺应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评价的科学性需要。产业扶持法治路径需从产业扶持法律原则着手,构建产业扶持法律关系主体及权属、产业扶持审查和评价、产业扶持程序、产业扶持救济和责任这四方面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搞社会主义,在农民占多数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广大农村,必须发展集体经济、走合作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发展集体经济,坚持集体道路,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道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农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的广大农村,没有集体经济的家庭承包经营,只能是“农户小规模经营”,实质上是小农个体经济。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小农个体经济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12.
伴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愈加凸显。在阐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带动农民共富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总结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共富的主要途径。基于全国总量数据分析发现,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集体资产分布不均衡、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弱、经营管理型人才匮乏、集体资产管理相关制度与法律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通过拓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府财政政策扶持、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进程等途径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12个典型村(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以资产和物业租赁、以政府补助和以产业联合为主三种路径,但是随着村级集体经济规模逐步扩大,村域间差异日趋显著;村级集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经营性收入占比偏低,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村级集体收支不平衡还导致健康度和稳健度偏低。未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以及鼓励村际联合和跨地区发展将有利于在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优化其结构。  相似文献   

14.
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村改居"社区由传统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向城市社区治理机制顺利变革的关键环节,但改革还面临着清产核资过程不规范、集体资产量化分配困难、集体经济组织运作管理机制不顺等问题。马垅社区作为厦门市改革试点,"村改居"后较成功地进行了集体经济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在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保障村民权益、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清产核资、股权设置、折股量化、股权管理、收益分配、组织设计等改革环节的方案设计可供借鉴。但其改革还不完善,存在强权精英的牟利空间,缺乏对股份合作社运作的有效监督,产生了浓厚的社区福利主义。为此,要推动股份合作制度创新,加强政府引导支持,提高社区内生发展能力,进一步推动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5.
集体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一项重要的产权制度。其中的集体股权分配制度在不同的制度变迁动因下,具有不同的制度绩效。以广东省南海区为案例,分析股权分配制度产生及演变的深层逻辑。研究表明:股权分配制创立之初时的“确权到人”具有法律和实践依据,而后因利益激励导致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交易费用不断增长,诱发了集体股权分配形式向“固化到户”的制度完善,从而实现股权分配制度的新均衡;在制度均衡条件下,新型股权分配制度构建了集体产权明晰的正式约束,重构了农村保障资源配置和乡村治理秩序,同时实现了制度逻辑下的净收益最大化。然而,新均衡下的股权分配制度仍存在产权残缺问题,集体股权在市场机制的完整建构下,应当突破内部流动限制,以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的自由配置与完全流动。  相似文献   

16.
多样化途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和根本保证。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诉求。面对近年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自身发展及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依循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内生发展动力、夯实人才队伍力量提升农民发展信心、完善保障机制和治理机制等有效路径持续推进,最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促进全体农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 40 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框架体系和发展模式纷繁复杂,城乡关系的变动塑造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资源条件和发展空间。 文章从中国独特的土地制度和集体经济发展重要政策的视角,以城乡关系的四个发展阶段对比,分析集体经济的发展轨迹。 集体经济的发展也经历了四个阶段,并在每一阶段都具有各自的形式与特征。 2012 年至今的新发展阶段,集体经济再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基础逐步具备,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进行制度和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18.
集体所有权制度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基础的法律保障制度,它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是农村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是承接国家和社会各方面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基础,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组织化的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和完善农民集体所有权,首先要完善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制度建设,将农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明确为集体成员,集体成员依民主原则行使集体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以民为主体,民主是其根本原则。完善农民集体所有权的权能,要创造条件并在条件成熟时对农民集体所有权的转让和处分的权能予以完善,要将集体成员对集体土地等财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权的享有依据直接系于其集体成员资格,而不再是承包合同,同时赋予集体成员对集体财产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权以及保护的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