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奉文论述了张爱玲在《十八春》及《半生缘》艺术世界里是如何显现其心灵深处真实、微妙的情爱沉积。作者认为,比之《十八春》,改写的《半生缘》更多了些潜意识渲泄的自由,主体意识更多一些原汁原味,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1950年张爱玲的《十八春》发表,兜兜转转18年之后,她重新改写《十八春》,并更名为《半生缘》。结合张爱玲的生存处境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读者从改写中至少可以解读出3种不同的意味,即风格的回归、爱情的-f4-i)~和人生的怅惘。  相似文献   

3.
《十八春》是张爱玲第一部长篇小说,成书于1950年。作者以笔名梁京在《亦报》上连载了一年之余,1951年11月即由《亦报》社出单行本,遂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下来,此书也是她所写字数最多的一部长篇小说。1968年,作者将《十八春》的内容删改后重新定名为《半生缘》,在《皇冠》杂志、香港《星岛晚报》连载。  相似文献   

4.
周作人在给《亦报》撰稿期间,曾有两篇文章直接评点张爱玲的长篇连载小说《十八春》。性喜古典散文,不常读新小说的苦雨斋主,评说《十八春》的反常之举,缘于张爱玲热辣辣地呈奉"美意"在先。故说,周作人评点《十八春》,不是"偶遇"张爱玲的率性而为,其实在是有准备的"回应"。在周作人眼里,《十八春》乏善可陈,败在没有写好关键人物顾曼桢。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半生缘》讲述了旧上海的几对年轻人的爱恨情仇,他们曾经都是有缘人,最终却各奔东西。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相伴相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半生缘》,包含了太多无奈与惶惑,承载了太多心酸与苦痛。《半生缘》,告诉人们的是分离,是无论怎样的激情过往,都会成为过眼云烟的擦肩而过。张爱玲平淡冷静的叙述中,透析了"半生缘"的绝望。时过境迁,所以没有办法回头。  相似文献   

6.
在《傲慢与偏见》与《十八春》中,简.奥斯汀和张爱玲分别借伊利莎白和顾曼桢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将东西方女性文化进行了完美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伊丽莎白和顾曼桢对待婚姻与爱情的态度入手,展现了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过程,从中可看出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中西方女性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中运用了大量的成语、惯用语和俗语等熟语。通过运用“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从译者行为批评视域对《半生缘》金凯筠英译本中的熟语翻译进行描述性评价,发现其译文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一体中偏向务实一端,即坚持“务实为上,务实兼顾求真”的翻译原则,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实现服务读者和社会的目标。这一翻译原则的选定受译者的个人背景、翻译目的及翻译观的综合影响。与此同时,金凯筠的翻译启发我们在翻译熟语时要灵活选择和运用翻译策略,尽可能使译文在“求真”与“务实”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魇》是文学家张爱玲情节化操作之外的特例,这部关于《红楼梦》的考据和评点专论,是她穷毕十年精力的后期作品。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这部学术专论的表征,而她与《红楼梦》及其作者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是这部专论的非学术隐义。张爱玲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对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红楼梦魇》作为自己的间接诉情文本。《红楼梦魇》的完成过程,是张爱玲消解其对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表达情感最后归宿的过程。同时,《〈红楼梦魇〉自序》为审视张爱玲与《红楼梦》及作者的情感渊源,考察她与曹雪芹在精神特质、审美传达等方面的契合,深入研究张爱玲的创作意识和文本意义,提供新的考察视角。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而"苍凉"是其悲剧叙事风格的内核。文章以具体分析她的长篇小说《半生缘》为基础,借鉴小说叙事学及有关悲剧美学思想,发掘作者独特的叙事技巧,从而展示张爱玲精到巧妙地处理内容与形式之间关系的才能,达到她对"苍凉"意味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搜神记》专注在“怪异”的一切,而《聊斋志异》则专注在“人”的一切,从《搜神记》到《聊斋志异》,神、仙、鬼、怪走过了由与人的距离的疏远到与人的情感上的融洽,从行动上束拘不于人间道德规范到与人共有一个行为准则的文化历程.神、仙、鬼、怪的“人化”历程体现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十八春>与<长恨歌>中女主人公的生活际遇及其悲剧性的命运出发,审视张爱玲与王安忆在文本中表现出的悲剧意识,由此引发对二人生命审美意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小说悲观苍凉的基调源自其渗透着个人身世之感的悲剧意识,这种悲观苍凉的基调表现于其小说中无爱的婚姻这一表现内容上,也表现于张爱玲式的语言这一表现形式上,以<半生缘>为例论述苍凉在张爱玲小说中的彻底贯彻.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的作品带有精神分析方法的某些痕迹,如《花凋》、《金锁记》、《半生缘》、《茉莉香片》等篇中的人物,存在着内在契合,作者对作品倾注了鲜明的认知情结,时代悲剧造成了作者的不幸,作者的不幸又演绎了作品及其人物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郝彩朋 《老友》2013,(1):52-53
2012年8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相比2007年的修改,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幅度更大.涉及范围更广.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完善调解与诉讼相衔接的机制;进一步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完善当事人举证制度:完善简易程序:强化法律监督;完善审判监督程序;完善保全制度。尤其令人关注的一点是.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公益诉讼制度。根据决定。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5.
以《红楼梦》家族文化观念为切入点,分析家族文化的内涵、家族文化在《红楼梦》中的凸显,探讨《红楼梦》家族文化观念在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多元呈现,着力从家族文化之婚姻观念、家族文化之血亲关系、家族文化之财产继承与权力之争、家族文化之地域文化色彩几方面探讨其对张爱玲小说创作观念、题材及形象塑造的影响,旨在揭示《红楼梦》家族文化观念对后世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指出只有全面理解《红楼梦》家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深刻领悟张爱玲小说背后的深层旨意。  相似文献   

16.
小说《半生缘》中的电影艺术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广泛地接触了各种电影文艺,并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电影艺术手法,使其笔下的作品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本文从蒙太奇、空镜头、化入与化出、特写、电影化意象等方面来分析小说《半生缘》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品读她笔下演绎着的平凡而苍凉的人生,深入地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小说的"影视化"创作,有效地拓展了文学的生存与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17.
夹忧伤与苍凉之美──从《金锁记》看张爱玲小说的情绪结构张艳(江门教育学院江门529000)张爱玲是现代著名作家.笔名有梁京、王鼐等。河北丰润人,生于上海.祖父是清代名医张佩纶。她从小生活在封建气极浓的家庭。童年在上海和北平度过,在两地读完小学和中学后...  相似文献   

18.
从《说难》看《国闻报》报人的隐衷陈伯超《说难》,是严复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写的一流文章,原载于1898年8月5、6日(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八、十九日)的《国闻报》,后辑人《国闻报汇编》.《说难》以甲乙二人对话的形式,从“酒肆中之庖人”、“北里中之女子”和...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女作家,她的传世之作《传奇》,凭借中国文人感时忧生的文化人格,准确把握世态人情,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剖析了女性生存的困境和人类无法抗拒的宿命。由于家庭、社会、时代等各方面的原因,以及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使《传奇》中的小说,无论是人物及其命运、作品的思想意蕴,还是作品的语言、意象等,无不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由于某些大师对张爱玲《金锁记》的推崇,使得文学史对张爱玲作品风格的书写,出现了一些误导。当大家把《金锁记》当作张爱玲的代表作时,其实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背离了张爱玲创作的自觉追求。从《金锁记》到《怨女》,这样的改写,正是张爱玲对自己创作的自觉追求的重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