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长征这部光照千秋的革命英雄史诗,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斗争历程中极其辉煌的篇章。文化大革命以前,我们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老红军战士,曾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过不少回忆录。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仿吾同志又冒着“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险风恶浪,毅然挥笔上阵,以毛主席关于长征的有关著作为纲,以自己参加的红一方面军亲身经历和行军日记作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写成了《长征回忆录》。这是一部学习毛主席的伟大革命实践、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英雄的革命传统进行新的长征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军战史的一个专题,红军长征史的研究近几年来取得的进展很大,成果汲为丰硕。1986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这一年出现了长征史研究的高潮。继后的1987年中,仍不断有长征曳的专著,资料出版。诸如:《三军大会师》二册,《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中央部分)》,郑广瑾、方十可著《中国红军长征记》(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长征史专著),曾志主编的《长征女战士》第二卷,《红军长征在怀化》等。论文发表更在百篇以上,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前一年研究成果的陆续发表。 近年来红军长征史的论著涉及范围颇广。对其中继续阐发的重要观点和新提出的见解作一综述,亦能窥视出红军长征史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3.
1937年前后公开出版的有关红军长征的回忆录中,署名杨定华的《雪山草地行军记》、《由甘肃到山西》两文与廉臣(即陈云)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一书同具重要的文献价值。而目前有关杨定华及其两文的相关研究极为缺乏,仅有的介绍也存在疏漏之处。本文根据《救国时报》的有关档案资料就杨定华回忆录写作经过、流传情况及相关问题作一述论。希望有助于对杨定华长征回忆录重要文献价值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4.
1984年12月25日,我们在《广西党史研究通讯》第六期发表了题为《红军长征在通道尚未改变战略进军方向》的文章。在那篇文章中,对红军长征在通道是否放弃和二、六军团会合的打算,向贵州前进是否“改向”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现在,拟对“通道转兵”这一提法,进一步谈谈我们的看法。在长征途中,1934年12月18日,经过毛泽东同志的努力说服和一系列工作,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了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入黔和贵州社会发展的重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红军长征过贵州所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并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然而,就在我们放眼遵义会议之于中国革命重大影响的全景画面时,却往往忽略了红军长征入黔对于贵州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及十分深远的影响.而当我们具体论析与此有关的历史事实时,便会清楚地看到,自从1935年红军长征入黔开始,贵州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变化程度,为贵州辛亥革命所不及;而最有意义的是,它完成了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贵州社会并未完成的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过程.正如我省许多学者已经达成的共识:贵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应由此而开始.下面具体对此论点试加阐述: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是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红军长征史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陆续出版了一些资料、回忆录、专著,发表了论文多篇。但在许多重要关节性问题上尚存在疑窦和不同看法。现将红军长征史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的争论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红军长征过广西五十周年。五十年前的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在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之后,1934年11月25日进入广西。经过湘江战役,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通过越城岭山区,于12月13日全军离开广西,经湘西南进入贵州。在广西前后历时十九天,途经灌阳、全州、兴安、资源、龙胜五县,行程296公里。红军在十九天的战斗和行军中,沿途进行了大量的群众工作,大大地提高了沿线群众的觉悟。因而红军所到之处,广西群众都能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支援红军。十九天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但它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现在,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回顾这一段历史,对于激励我们搞好今天的“四化”建设,是有很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红军长征落脚陕北是历史的必然:红军长征始终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从目标和方向上为最终落脚陕北提供了可能;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党内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错误,保证了最终落脚陕北;陕北革命根据地当时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客观条件是红军选择落脚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六十年前震惊世界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乃至整个世界战争史上的伟大壮举.回顾长征,总结其胜利之因,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其历史认识和现实实践的根本意义与价值所在.一、长征的胜利是党正确领导的结果1934年,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者完全控制了党中央领导权,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进一步发展,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0月初,国民党军队推进至中央苏区腹地,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踏上茫茫征程.应该说,红军长征之初,行动是仓促的,方向只能往西,但落脚点不明,红军生死前途未卜.红军大规  相似文献   

10.
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毛泽东在1935年12月27日《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曾作过形象而生动的论述。他说:“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这一论述无疑是正确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全面的和深刻的,并因而一直为我国史学界所长期引用。然而,红军长征作为中国革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其意义是否就  相似文献   

11.
论长征前期周恩来在“三人团”中的地位和作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刘中刚孔凡铜在红军的长征史上,“三人团”作为前期的最高领导核心,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周恩来作为“三人团”成员之一,更是在其个人乃至我党的历史上写下了至关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被誉为“世界军事史上两大奇迹之一”.今天,我们重新回顾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从中获取教益,就不能忘记或忽视如下历史事实:一、中国工农红军历时两年时间的长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日子在少数民族地区.二、红军长征经过了10多个省(区)的苗、瑶、侗、布依、土家、白、纳西、彝、藏、羌、回等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长征的胜利主要是在西南和西北的多民族地区取得的.三、我党和红军队伍是由中华各民族的优秀儿女组成,具有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谋利益的崇高思想,为各族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战斗;同时在长征的全过程中坚持进行耐心细心的内容丰富的民族工作,从而得到各民族广大群众和上层爱国人士的爱戴和支持.这是长征胜利的有力保证.因此可以说,长征是党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一次伟大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13.
1934年10月27日,《先锋报》刊发第一则长征报道,这则报道比范长江、陈云、斯诺、薄复礼、董健吾和长征亲历者的长征报道都要早。两年的时间里,该报持续刊发了145篇相关报道和9张图片,以多角度、多体裁的形式再现了一幅立体、动态的长征图景。《先锋报》上的长征报道具有重要的历史功绩:它打破了国民党政府长期对红军和苏区的新闻封锁,有效地建构了红军的正面形象,同时也广泛宣传了长征精神,较早地概括出长征精神的内涵;宣传"北上抗日"的政治主张,使红军长征师出有名,并为中共在艰苦条件下开展对外宣传报道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五年一月,红军在长征途中攻占了黔北重镇——遵义。过去对红军攻占遵义的时间,说法颇不一致。现就已掌握的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考析。关于红军攻占遵义的时间,过去有一月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八日、九日及十三日等几种说法,较一致的意见是一月七日,主要根据是一九三五年一月七日二十一时十分,中央军委关于我军八日行动的部署给林聂彭杨董李罗蔡陈刘刘陈的电报。电报记载:“我二师今二时已袭占遵义,敌由北门溃退,我正趁胜追击中……”并认为一军团二师就是占领遵义的先头部队。同时,在敌伪资料中也有反映:当时任贵州邮区邮务长的王庆云在一月十七日密报中称:“遵义一月七日失陷”。薛岳在《剿匪记实》一书中也说:“……二十四年一月七日陷遵义。”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一生两次来贵州,一次是1934年12月至1935年4月,随红军长征途经贵州;一次为1960年4月30日至5月4日,是他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以后,从昆明来到贵阳,在贵阳停留了三天.周恩来两次来黔,对中国革命和贵州地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周恩来第一次来到贵州,正是红军进行长征、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由于他和其他同志采纳毛泽东的建议,及时召开遵义会议,批判了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对此,已有许多文章详作论述,本文在这里仅就周恩来在其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举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遵义会议作了高度的概括和科学的评价。这次会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一九三○年十二月至一九三三年三月,中央红军曾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但是,由于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完全排挤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对军事的正确领导,致使中央红军没有能粉碎团民党反动派于一九三三年九月发动的第五次“围剿”,被迫在一九三四年十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在长征  相似文献   

17.
从一九三四年十月开始,中国工农红军的各路军队为冲破敌人“围剿”,自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先后向陕北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曾任美国《纽约时报》副总编辑,现为全美作家协会主席的索尔兹伯里在考察了红军长征史实之后,说长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从红军一九  相似文献   

18.
<正> 《西北史地》1984年第三期所载拙作《红二方面军属部长征经过青海初探》,对红二方面军经过青海的行程路线、时间、目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该文依据张子意的《长征日记》,着重指出了红二方面军进入青海的目的是筹粮,至今看来这一认识是正确的。另一方面,文章认为红军长征进入青海的只是二方面军“属部”(即红六军、三  相似文献   

19.
根据遵义会议的决议,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区创建并留下的川滇黔边区游击队,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他们用自己的流血牺牲,保护了红军长征在云贵川三省人民中播下的革命火种,而他们血战到底、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将激励我们去克服困难。今天,在缅怀革命前辈的光辉业绩的同时,回顾这一段川黔滇边区的游击斗争的历史是很有意义的。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通过的《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中明确指出:“广泛的发展游击战争是党目前最中心任务之一”二月八日,扎西会议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粉碎五次“围剿”战争经验教训决议大纲》里进一步说明,“目前最中心的问题”,是扩大红军,发展与组织广大的群众斗争,创造新苏区。二月十六日发表  相似文献   

20.
<正>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12月发表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向全世界豪迈地宣告:中国工农红军将士“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毛泽东文中所说的11个省是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由之,红军长征经过青海这一史实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一直鲜为人知.其实,青海学术界在50年代编纂青海地方史志时,就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青海的史实纳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