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本性认识的核心在“关系”,这种“关系”的初始内涵需要回到现代起始理论“表现说”下的“审美形式”思想中去考察。审美形式创造并非作家心灵的纯然表现,而体现为一种“反思性直觉”的创造方式,它内含了丰富的历史、社会、文化、心理等内涵。审美在性质上是一种“主体性关系话语”,“主体性”、“关系性”、“话语性”构成了审美形式认识的三个层次,而“关系性”既是审美形式的主体性和话语性中介,也是审美形式认识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文学生产场的概念是法国人类学、社会学家布迪厄突破形式文学观念,将结构和历史视野辨证统一起来的文学观,这一文学观将文学重新置入社会文化语境,并揭示这一场域的空间结构和资本逻辑。布迪厄的文学场观念对于近年来的文学批评、文化研究产生巨大影响,文学和文化在这一观照中与历史变迁、社会分层和权力博弈的关系被曝露出来。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别”作为一个四字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是随着西方女性主义关键词gender在中国的翻译、使用而出现的,其概念界定与使用的众说纷纭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学研究界对这一问题理解上的差异性与驳杂性。从复原生理、心理层面上的传统性别差异到批判性别生成中的男权文化机制,从执着于提升被压抑的个人、身体价值到强调公共领域中的女性参与,从建构多重主体的性别维度到解构生理性别与文化性别的二元对立,从注重精英叙事中的女性话语到开始与大众文化结缘,社会性别研究在新时期文学中经历了繁富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这其中叙事形式的社会性别研究一直较为薄弱,形式研究关注叙事人、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修辞等形式要素体现的性别权力关系,能够丰富和发展尚嫌薄弱的新世纪文学叙事学研究,为私人化写作落潮后的女性文学开拓新的话语空间,增强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理性、专业性、国际性等。  相似文献   

4.
文艺理论家赵宪章教授在文学研究过程中,独具慧眼地提出了其形式美学研究方法。其形式美学的理论体系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意义与形式的关系,即在文学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同时形式阐发意义而不是绕过形式直奔主题;二是其关于文体与形式的关系,主要包括其对传统文体和当代文学变体的研究;三是其关于文学与媒介关系的研究,具体表现在文学与图像的关系研究上,认为文学与图像并不是简单的排斥关系,也是相互模仿关系,即语一图互仿。  相似文献   

5.
主张作品、语言、形式即文学本体之所在的文学形式本体论,进入新时期理论批评视野后,一度成为文艺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它经历了作品本体论(视文学作品为一个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本体)、作品形式本体论(将文学本体归结为作品的某种形式因素)和形式本体论(以抽象的形式为文学本体)的发展轨迹.文学形式本体论在提供文学基本特征研究的新视角、丰富文学理论的概念与术语、重视文学作品本身尤其是作品的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合理性,有助于理论批评界克服过去在内容与形式关系认识上的机械化、简单化倾向,树立正确的形式一内容观.但它也存在着诸如割裂文学"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的有机关联,片面强凋形式甚或纯形式价值等方面的理论缺憾.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检讨东西方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由哲学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与由文学入手研究中国文化的优劣。研究指出文学以其感性形式提供全面的社会文化信息,以其有序的价值结构透视一种文化的错综复杂的价值关系,便于人们全面了解认识诞生它的时代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们的生存式样。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文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理想材料,而中国古代通俗文学则是研究中国古代大众文化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7.
当代文艺学研究趋向与"语言学转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文艺学研究呈现出"向内转"和"向外拓"两种基本趋向,这两种趋向与20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的两大变革有着深刻的关系."语言学转向"的第一个变革是从"自然语言观"到"符号任意性"的转移,第二变革是从"逻辑语言观"到"审美语言观"的变换.前者导致"诗学"与"语言学"的结合,后者导致"文学理论"与"文化理论"的相互渗透;前者把文学研究转向文学文本内部,后者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如何在批判清理的基础上寻求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在文艺学研究中的有效结合,在当前显得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文学科学的一个明显表征是试图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确立其自律性,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然而在文化研究日益兴盛的今天,已经成为传统的文学内部研究地位尴尬。本文具体地探讨了形式主义以来文学科学建立过程中遭遇的若干困难,认为阐发文学的多义性,即文本形式的多重文化和意识形态意义是揭示文学与世界的关系的根本途径。因此,有必要倡导把文化视野和形式分析结合起来的阅读和阐释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形式回到历史——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上半叶英美文学批评领域最瞩目的成就应是形式主义取代了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从方法论上讲,形式主义批评模式把人的注意力引向文学文本自身,关注其审美与艺术的特征,使文学批评更加专业化,文化批评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历史批评,但并不是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简单重复,文化批评扬弃而非抛弃了形式主义的批评方法。因而提倡从形式层面而非内容层面回归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0.
以长期被忽视的“实用说”为讨论场域,分析了这一范式下的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在文学形式方面,作为总体形式观念的“表述形式”,其性质是一种“权力性关系话语”,体现为修辞形式、类型形式、中心形式三个认识层次;在意识形态方面,王权政治、新教伦理、自然人性为政治、宗教、哲学方面的特征;在文学接受方面,趣味阅读与理性旨向是阅读理解方面的特征。本文对“实用说”文学范式具有认识价值,对文学内部与文学外部关系的范式研究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建文艺社会学是必要的--文艺学学科发展的一种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研究是在"社会-文学"关系的考察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诗学作为文化研究中的文学研究,其阐释重心在于"文本"和"语境"的关系.而这,其实也就是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文艺社会学.就方法论而言,文化研究、文化诗学和文艺社会学,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将文化诗学定位于"文学文本"研究虽然有助于遏制文化研究的"泛文本化"倾向,但也遗漏了文学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因此,在"走向文化诗学"的同时,有必要"重建文艺社会学".文艺社会学可以有"技术的"、"批判的"、"实践的"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大文学观与纯文学观相对应,是一种具有文体超越性的文学观念,构成中国审美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为大文学观的树立奠定了最为重要的美学基础.作为当下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化社会学是对文化研究的一种积极回应,其最终目的是在跨学科的研究视域中复归文学的审美指向和批判指向.修辞学在20世纪成为一门显学,修辞是如何在包括文学在内的话语活动中进行审美建构的,这就要走向转义修辞研究.转义中发生的不只是话语形式的变化,同时也重构了新的认知内容,这正体现了人们理解和认知世界的审美需求.寓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样式,通过对寓言的起源、主角、原型和形式展开研究,可以看到寓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关键在于它"言此意彼"的言说方式.恶作剧是先锋派重要的艺术行为理路.波希米亚恶作剧是先锋派最具杀伤力的独门武器,一种特殊的形式智慧.  相似文献   

13.
大文学观与纯文学观相对应,是一种具有文体超越性的文学观念,构成中国审美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为大文学观的树立奠定了最为重要的美学基础.作为当下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化社会学是对文化研究的一种积极回应,其最终目的是在跨学科的研究视域中复归文学的审美指向和批判指向.修辞学在20世纪成为一门显学,修辞是如何在包括文学在内的话语活动中进行审美建构的,这就要走向转义修辞研究.转义中发生的不只是话语形式的变化,同时也重构了新的认知内容,这正体现了人们理解和认知世界的审美需求.寓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样式,通过对寓言的起源、主角、原型和形式展开研究,可以看到寓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关键在于它"言此意彼"的言说方式.恶作剧是先锋派重要的艺术行为理路.波希米亚恶作剧是先锋派最具杀伤力的独门武器,一种特殊的形式智慧.  相似文献   

14.
大文学观与纯文学观相对应,是一种具有文体超越性的文学观念,构成中国审美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为大文学观的树立奠定了最为重要的美学基础.作为当下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化社会学是对文化研究的一种积极回应,其最终目的是在跨学科的研究视域中复归文学的审美指向和批判指向.修辞学在20世纪成为一门显学,修辞是如何在包括文学在内的话语活动中进行审美建构的,这就要走向转义修辞研究.转义中发生的不只是话语形式的变化,同时也重构了新的认知内容,这正体现了人们理解和认知世界的审美需求.寓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样式,通过对寓言的起源、主角、原型和形式展开研究,可以看到寓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关键在于它"言此意彼"的言说方式.恶作剧是先锋派重要的艺术行为理路.波希米亚恶作剧是先锋派最具杀伤力的独门武器,一种特殊的形式智慧.  相似文献   

15.
修辞学研究的审美之维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文学观与纯文学观相对应,是一种具有文体超越性的文学观念,构成中国审美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为大文学观的树立奠定了最为重要的美学基础.作为当下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化社会学是对文化研究的一种积极回应,其最终目的是在跨学科的研究视域中复归文学的审美指向和批判指向.修辞学在20世纪成为一门显学,修辞是如何在包括文学在内的话语活动中进行审美建构的,这就要走向转义修辞研究.转义中发生的不只是话语形式的变化,同时也重构了新的认知内容,这正体现了人们理解和认知世界的审美需求.寓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样式,通过对寓言的起源、主角、原型和形式展开研究,可以看到寓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关键在于它"言此意彼"的言说方式.恶作剧是先锋派重要的艺术行为理路.波希米亚恶作剧是先锋派最具杀伤力的独门武器,一种特殊的形式智慧.  相似文献   

16.
波希米亚恶作剧:历史先锋派的艺术行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文学观与纯文学观相对应,是一种具有文体超越性的文学观念,构成中国审美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为大文学观的树立奠定了最为重要的美学基础.作为当下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化社会学是对文化研究的一种积极回应,其最终目的是在跨学科的研究视域中复归文学的审美指向和批判指向.修辞学在20世纪成为一门显学,修辞是如何在包括文学在内的话语活动中进行审美建构的,这就要走向转义修辞研究.转义中发生的不只是话语形式的变化,同时也重构了新的认知内容,这正体现了人们理解和认知世界的审美需求.寓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样式,通过对寓言的起源、主角、原型和形式展开研究,可以看到寓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关键在于它"言此意彼"的言说方式.恶作剧是先锋派重要的艺术行为理路.波希米亚恶作剧是先锋派最具杀伤力的独门武器,一种特殊的形式智慧.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形式主义的文学形式观是这一文论流派的理论基石.形式主义者最早将形式概念作为文学性的同义词提出和使用,目的是使文学研究真正成为一门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独立的科学.形式主义有关内容与形式、材料与程序、自动性与陌生化等概念的论述对传统文论作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刻地影响了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等20世纪重要文论思潮.由于没有发展完备的文化和社会理论,形式主义未能对传统的文论以根本性的颠覆,反而逐步陷入了形式决定论的泥潭.形式主义有其明显的缺陷,但更有作为当代文论之滥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京派作为一个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其命运在现代文学史中几经沉浮。由于历史原因,京派文学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处于相对沉寂的阶段,从80年代开始,京派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与文学流派渐渐被研究者所关注。详尽梳理京派文学近30年来的研究概况,从它的历史、文学观、思想内涵、艺术风貌及其与中西方文化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把握京派研究成果,对推进京派文学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美新批评并非只有美学的观点,没有历史的维度,只不过其论域中的"历史"是形式化或文本化了的历史,是形式视阈中窥见和拼接的历史。新批评对文学语言形式的关注,彰显了文学的自律性一面,纠偏了庸俗社会学文学研究的历史实证主义面相,然而却矫枉过正,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文学的庸俗社会学研究混为一谈,不仅强调形式对于社会历史具有自足性,而且申明从文本中抽离出来和还原回去的形式对于文学的第一性,终究只是一种否定了社会历史对文学形式的最终决定作用、文学形式是社会历史综合作用的产物的唯心论。不仅如此,新批评的文论观由于认为文学的功能不是揭示社会历史的问题,相反社会历史的问题都在文学的形式中获得了最终的解决,因此沦为一种意在屏蔽和调和社会矛盾的自由主义保守文论。  相似文献   

20.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要以对文化的深刻认识和文化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为前提条件。在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中,还要特别注意区域文化的特殊性和本土文化的普适性之间的关系、文化的流变、区域文化的识别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