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增强制造业韧性是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基于2006—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系统研究了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制造业企业韧性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制造业企业韧性提升存在积极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创新要素集聚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制造业企业韧性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其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962%;数字化转型、三类不同的产业集聚与自贸试验区设立的协同效应均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制造业企业韧性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东部地区,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制造业企业韧性存在明显的积极影响;随着与自贸试验区距离的增加,自贸试验区对周边城市制造业企业韧性的车头效应会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再减,最终趋于0”的波浪式收敛变化趋势;对于初创期制造业企业,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其韧性水平有明显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2.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自贸试验区始终坚持以绿色为发展底色的建设原则。基于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开展自贸试验区设立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准自然实验,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设立自贸试验区有利于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表明自贸试验区设立能够推动企业绿色转型;(2)自贸试验区的环境效应主要通过改善企业环境行为和提高企业生产率两种途径实现;(3)自贸试验区的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私营企业和轻污染行业企业,此外,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较不发达地区设立自贸试验区对企业污染排放的降低幅度更大。研究结论为自贸试验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提供了微观证据,对自贸试验区建设也具有政策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文章将设立自贸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识别设立自贸试验区对构建各省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设立自贸试验区能够显著提升双循环发展水平,且该作用通过制度环境优化、双向贸易协同和双向投资协同等机制产生;设立自贸试验区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对第二产业的作用效果显著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文章进一步证实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改革成果的复制推广,能够推动市场主体将内需引致的规模经济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4.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质量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2006—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Index DEA模型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技术进步作为门槛变量,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FDI质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FDI质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随着技术进步的提升,FDI质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逐渐增强;对于全国和东西部地区,FDI质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双门槛效应,对中部地区存在单门槛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各区域应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合理引进高质量外商直接投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前三个批次自贸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PVAR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半参数面板空间滞后模型讨论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深化协调推进的因果关系、协调程度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全国各个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深化存在趋同性特点,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可以形成协调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在其他区域可复制,示范效应明显。(2)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属于政策目标,金融深化属于社会现象,因此高质量发展对协调发展模式的推动作用明显大于金融深化。(3)高质量发展对协调发展模式的影响呈L型特征,而金融深化对协调发展模式的影响呈U型特征。因此,持续推进自贸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是强化政策导向、凸显市场力量、兼顾其他维度的综合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提升高技术行业外资利用占比来优化外资利用结构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09—2019年中国地级市行业层面绿地投资数据,通过三重差分模型分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于外资利用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显著提升所在城市高技术行业外资利用的相对规模,从而提升外资利用结构中高技术行业的占比,优化外资利用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多地吸引了来自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母国的跨国投资,同时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于外资利用结构的影响在政策不确定性较大的地区表现更为明显。此外,对于中西部地区和经济规模较小的城市,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外资利用结构优化的促进效应更强。因此,中国应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总结和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进经验,通过打造高标准投资环境实现外资利用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20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自贸试验区建设如何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建设通过促进企业研发创新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将生产效率进一步分解,发现自贸试验区建设主要对区内企业的技术进步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自贸试验区建设显著提高非国有企业、出口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效率。自贸试验区战略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通过不断释放政策红利,为区内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以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FDI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存在正向空间效应.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的调节效应不同: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调节作用为负,其中本地效应为正、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强化了FDI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其中本地效应为负、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产生了负向调节效应.因此,合理引进FDI,完善各类环境规制政策以及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随着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卓越成就和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进入新阶段,需要提出更高目标任务,推进更多实质性举措,形成更加有效的评价方式; 要实现世界上巨大规模人口的共同富裕,需要以更大的经济体量规模为依托,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设立科学、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 从量到质再到量与质统一的转变反映了中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量的合理增长为质的有效提升夯实基础,质的有效提升为量的合理增长提供动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统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DID),基于2007-2017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自贸试验区政策试点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自贸区政策试点显著地促进了地区实际GDP与人均实际GDP的增长。第二,自贸区政策试点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即随着城市等级的升高,促进作用逐级递减。肯定了自贸区政策试点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成效,为自贸试验区制度的完善、复制与推广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东、中、西部区域非均衡分布的特征,已成为影响中国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通过引入Moran I指数,文章分析了中国FDI的区域聚集效应。在此基础上,借助邓宁的区位特定优势理论,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FDI区域差异性的动态原因,并将其归结为数量因子和质量因子的影响。外资流入东部地区的原因是其质量因子的区位优势,并且质量因子在后期超越了数量因子成为东部地区吸引FDI的主要因素,而中西部地区吸引FDI的主要区位优势还是其数量因子。因此,中国在外资政策导向上更应注重对"质"的把握,实现从数量型FDI到质量型FDI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FDI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在分析山东省吸收FDI和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FDI对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研究表明:FDI作为投资,促进了资本形成,直接促进了山东省经济增长.而且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间接影响着山东省经济增长.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与FDI之间构成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山东省实际利用FDI每增长1%,就会带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37%.要继续扩大利用FDI的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快引进FDI是西北地区深化对外开放、促进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该文经过实证研究发现,FDI是西北地区与沿海经济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在该地区FDI影响因素方面,劳动力、市场和区位等均较不利,尤其以较差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甚。FDI选择因素的省(自治区)际差异显著。陕西总体竞争力较强,但动态优势令人担忧;甘肃和青海狭小的市场规模抑制了FDI流入;新疆在市场、区位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未能充分发挥,导致FDI比重逐年下降;宁夏利用FDI绩效显著,在市场前景、劳动力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并有显著的聚积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目标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00—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人口老龄化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当大于门槛值时,人口老龄化通过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的影响将发生显著变化;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仅存在于东部地区。建议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从而抑制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同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应对不同区域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从而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分别从地区与行业层面初步研究了港澳台来源FDI、其他来源FDI和总FDI对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在地区层面其他来源FDI和总FDI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创新能力产生显著溢出效应,对内资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不显著.在行业层面其他来源FDI和总FDI分别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资企业创新能力产生显著溢出效应;并且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创新能力所产生的溢出效应以及显著性程度均高于对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无论在地区层面还是行业层面港澳台来源FDI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资企业创新能力没有产生显著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科技型新创企业积极推进高端颠覆性创新的进程中,数字中国战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切入点,基于我国2012-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对科技型新创企业高端颠覆性创新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显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显著推进科技型新创企业高端颠覆性创新质效提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促进作用依然显著。进一步机制分析证实,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通过促进创新要素配置、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两种方式,推动科技型新创企业高端颠覆性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非国有、高技术型、吸收能力强及技术密集型的科技型新创企业高端颠覆性创新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据此,应强化数字中国战略关键作用、发挥创新要素配置作用,营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良好生态,以提高数字中国战略实施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7.
FDI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FDI的快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泛长三角地区FDI及地区收入差距的现状及特征,提出FDI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从产业、区域分布及贸易拉动角度分析了FDI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为缩小泛长三角地区收入差距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5-2016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方法,考察服务业地区工资差异和服务业FDI对服务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及其空间作用。研究表明,本地区服务业工资上涨对该地区服务业结构高级化表现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本地区服务业FDI的影响不显著,中国需警惕服务业结构调整中“成本病”的出现。空间回归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本地区服务业结构高级化能有效地承接临近地区服务业FDI的积极外溢作用,封闭和内循环的经济模式在中国已不再适用。不同时期的样本证实了,随着中国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本地区服务业工资上涨对该地区服务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由负转为正,并且本地区服务业结构高级化从临近地区服务业工资提高和服务业FDI增多中显著获益。  相似文献   

19.
引资竞争背景下,FDI在城乡间的不均衡分布对辖区居民经济福利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从市辖区和市辖县两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引资竞争背景下FDI与城乡居民经济福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市辖区,FDI进入显著提高了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优惠政策对其也具有间接的积极作用;在市辖县,FDI并未明显提高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优惠政策也未对其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在政府“重城市、轻农村”的经济发展理念下,县区居民分摊了市区经济的发展成本,从而弱化了其福利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服务化是当下中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途径.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是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制造业服务化和生产性服务业FDI渗透率指标,可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FDI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从细分行业来看,金融、交通运输和商务服务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因此,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应提高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程度,持续大力推动服务业开放,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持续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