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人最讲究一个“福”字。逢年过节,随处可见大红的“福”字,让人感受到“迎春接福”的浓厚气息。  相似文献   

3.
中原文化推广的一个全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地域文化,她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核心。在当前汉语走向全球的背景下中原文化理应对国家的软实力建设做出新贡献。大力推进我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是推广中原文化的一个有效方法和渠道。  相似文献   

4.
"和合"是中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极成果,是华夏民族特有的哲学词汇和价值观念。归纳起来,中原文化的"和合"特征共计有四:即确认事物间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前提的包容性;强调事物间的差序性和主导性;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以及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认识其初心使命,在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以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以中华传统“福”文化内涵观照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的深化进程发现,党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福”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美好诠释,还在具体实践中创新性地发展了传统“福”文化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受中原文化的内容与特点的影响,中原文学具有起源早,长期具有先进性,大家、名家特别多,长期呈对外扩散的趋势等特点。中原文学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文化精神亦即中华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以下五点是其最突出的特点:第一,文以载道的精神;第二,伤时忧国的精神;第三,关注民生的精神;第四,教化育人的精神;第五,求变创新的精神。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背景来观察中原文学,可以明显地看出,以北宋王朝的建立为界,中原文学可分为前后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在前一阶段中,中原文学的发展同全国文学的发展是同步前进的,其主要形式是诗与文,主要内容是抒情与明理。在后一阶段中,中原文学的发展与全国文学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的,全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以戏曲、小说为代表的叙事文学逐渐占据主流位置,传统的诗文退居次要地位,而中原文学的发展却表现出相对滞后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竹篮泥塑非遗艺术是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的特色民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本土市场的不断开 放而遭受了外来工业产品的冲击。竹篮泥塑手工艺品因生产周期长、产量低、易损耗、受众少而逐渐 在市场中被边缘化,陷入濒临灭绝的困境。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扶持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 和各地文化部门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保护和发展非遗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文化热点,其中结合大众 生活需要的相关文创产品设计制作已成为主流发展方向。从符号学的视角对竹篮泥塑进行双向研究, 提取和引用其文化符号设计文创产品,利用竹篮泥塑艺术“非遗 IP”的效应开发衍生价值,在国潮兴起、 文旅融合背景下将其打造成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与市场消费走向共进退,是一种新的发展探索,也可 为当下国内非遗转型创新发展模式中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是文化大省,河南旅游的对外翻译也是中原文化的对外翻译。中原旅游资源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文化差异,汉英翻译存在许多的限制。“三贴近”原则是关联论、功能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是促进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中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特色窗口,中原武术的发展关键在于弘扬其自身所承载的厚重中原文化精神。本文结合中原文化精神的浓厚历史底蕴,紧扣"和谐社会"的民族宏伟建设规划,围绕"中原崛起"的时代主题,以积极服务于"文化河南、和谐中原"为崇高使命,联系21世纪的全球化发展特点,从21世纪中原文化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中原武术的整体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原文化及其在市场经济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区域性文化,其精神内核是质直忠厚、勤劳节俭、正统保守等,它以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熏陶了在这里生息的中原儿女,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原文化的某些落后、消极成份,制约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1.
"微时代"是以微博为传播媒介,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它带来了信息传输的高效率,传播活动也随之具有瞬时性的特点。当前,正值河南省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良好契机。本文通过分析"微时代"背景下的特点,深入探讨中原文化呈现出的传播优势以及二者的契合点,从而借助微博这一新媒介,探寻中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豫商作为中国商业文化的真正源头,却长期为人所忽视,相比较其他的商帮文化,豫商文化在历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商业特性,如:诚信经营、扶危济困、爱国情怀等。豫商文化及豫商商业特性的养成离不开传统而深厚的中原儒家文化以及中原文化与豫商文化的和谐融通,当下,新豫商文化的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芦雅 《社区》2013,(3):44-44
2012年,红梅街道深入推进“家文化”建设理念,以群众性文化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规定动作”加上“自选动作”,围绕主题开展“大家”活动,结合实际丰富“小家”特色。典型聚共识 在翠园世家蒋经亚的书房内,除了各类藏书外,有5本厚厚的没有书名的“秘籍”。打开一看,原来是夫妻俩坚持看报积累下的内容精华。十多年来,他们始终坚持把喜欢的文章和文化常识剪下粘贴在本子上,并在每本的封面上标明类别,如今,已涵盖了字画诗词、文物收藏、花卉奇石、名胜古迹等15类内容。凭借着坚持学习的劲头,蒋经亚一家被社区居民评选为“书香家庭”。  相似文献   

14.
15.
"中原文化"的提出,有着它复杂的文化背景,体现着中国当代学者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应对态度,以及在内部文化制度性转换过程中积极实践的姿态."叙事考古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中原文化"的发展进行总体性把握,去揭示"中原文化"的现代叙事景观.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中原经济发展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与内涵,从中原经济发展与中原文化的协调演进、广告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等方面探讨了文化视角下的广告在中原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宁区禄口街道彭福村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按照党中央的“二十字”建设新农村的方针,以“四个文明”建设为中心,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2008年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从地域文化发展视角出发,分析国内外高校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通过对文创产品的消费群体定位与分析,提出高校文创产品设计及营销推广策略,进而提出推动高校文创产品的全面发展,从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原生态”文化流行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原生态”文化的流行体现出了当代文化精致化发展的走向,但伴随“原生态”文化的流行,“原生态”文化和文化精致化发展也有可能面对新的陷阱。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为中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契机。刘震云的作品在英语世界、阿拉伯语世界、法语世界受到较高关注。刘震云作品的海外传播,是世界认识、了解中原文化的重要途径,为改进中原文化“走出去”的传播理念、方式、渠道、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