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与创新是艺术教育的本性,艺术教育中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逻辑解构过程,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是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责任。歌唱艺术教育应坚持不同唱法形式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从歌唱艺术教育中各种唱法之间存在的共性与个性中认识流行唱法存在的艺术合理性,使歌唱艺术教育不同唱法形式在比较中扬弃、传承、创新、发展;教育者为教好不同唱法形式练好内功,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把歌唱艺术教育的形式、内容、效果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
民族民间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三)夏美君歌唱共鸣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不同唱法技术的分水岭。因为歌唱共鸣与声音的音量、音色、音质都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对吐字和发声技术有很大的影响。民族民间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共鸣技术上的差别也表现得十分突出。民族民间唱法...  相似文献   

3.
通俗唱法是多种歌唱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形式,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围绕个性特征对通俗唱法呼吸状态、发声位置,以及歌唱的运动状态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发展歌唱者在精神上、技巧上和心理生理上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形成歌唱时发声器官有规律、有调节的稳定性运动;使歌唱者对通俗歌曲的演唱和声音表现由一般演唱状态进入到艺术演唱境界,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对通俗唱法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共鸣在歌唱中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从共鸣的定义、共鸣的作用和如何获得良好的歌唱共鸣三个方面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歌唱共鸣。不同唱法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强调、运用不同腔体的共鸣而体现出来的。共鸣中心的移动随着不同的高音的走向来进行调节,也可以说是随着音高的提升而不断向上方移动,概括地说就是由喉咽腔移向口咽腔,由口咽腔移向鼻咽腔。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民族唱法和欧洲唱法的定义及其形成过程的差异中国民族唱法,广义地讲是指包括中国民族民间小调、戏曲、曲艺、民歌及带有这几类风格的声乐创作作品的唱法。狭义地讲是指民族风格声乐技术、技巧方面的理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在漫长的歌唱艺术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据历史记载,在4000多年前,中国远古时期的歌唱就和诗、乐、舞一起产生了。夏商时期,音乐舞蹈十分盛行,音乐教育机构———大司乐已在周朝建立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专业的民间艺人和音乐教师,秦青的歌唱“声震林木,响遏行云”,韩娥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屈原…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歌唱审美习惯也不同。而不同的歌唱审美习惯又是与不同思维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从宏观角度入手,由整体而局部的方式把握古典歌唱的精髓;西方思维方式强调从微观入手,以局部而整体的方式把握歌唱的原则。因此,深入了解中西方歌唱思维方式的异同,对于两种唱法训练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族唱法及其声音的特点是以真声为主,以清晰、甜美、明亮见长。在民族声乐中,男高音歌唱训练是一个综合过程,其中头腔歌唱支点、头腔共鸣、歌唱声音的方向和气息的流动是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谈民族唱法声音训练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唱法的声音训练 ,应符合民族唱法的声音特点及歌唱中各个环节的整体要求 ,本文在民族唱法训练一般原则的基础上 ,针对目前民族唱法声音训练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己教学及演唱的经验 ,提出一些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谭晶的歌唱能在民族、通俗、美声三种唱法之间自由转换,兼容并蓄,融三家之长,被称为谭氏包融唱法。她将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互相包融,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互相交织,形成了气派宏大、简洁明快、浩然澎湃的主流演唱风格,在歌坛独树一帜。谭晶的包融唱法是在深入掌握泛音实质的基础上,将真声与假声巧妙分工,让真声与假声各显特长,真声主导着低音区,音高逐渐上升时再逐渐掺入假声。谭晶将各种不同唱法的独有特征融为一体,其实就是在呼吸顺畅均匀、声带主体弹性振动协和有序的前提下所实现的完美的真声泛音效果——这就是谭氏包融唱法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唱法的源流比较与发展姚政中国民族唱法作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共同创造和使用的,以汉语普通话为基础的一种歌唱方法,是我国声乐工作者积几十年探索、学习、演唱、教学工作之经验,溶古今中外各种唱法精华于一炉而创造性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的新型的民族唱法,尽管并...  相似文献   

11.
歌唱自然状态的跨越,其产生和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探讨歌唱自然状态的跨越中歌词、旋律、情感的创新运用,且对歌唱自然状态的跨越在音乐创作中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这就需要歌唱者与音乐创作者不断提升自我完善作品。音乐无界限,同时在歌唱中把三种唱法融会贯通达到自由自然歌唱的目的,如何完成歌唱自然状态的跨越,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民族唱法声音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唱法的声音训练 ,应符合民族唱法的声音特点以及歌唱中各个环节的整体要求 ,既要坚持民族特色 ,又要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本文仅就民族唱法声音训练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歌唱时的声带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新建 《南都学坛》2001,21(4):107-108
人类歌唱时,声带有三种状态,即整体振动调节状态、部分振动调节状态、泛音振动调节状态。不同状态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从这三种不同状态出发,归纳了部分发声研究的观点。提出了“轻负担唱法”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4.
“唱法”这一概念有广、狭两义.狭义者,“歌唱之方法”也.指处于特定时空中的文化人群的歌唱审美心理定势,对歌唱者发声状态的要求和规范.广义者,则于方法之处,加入了其它“风格”因素,使之成为一个审美手段与目的融而为一的综合性概念.  相似文献   

15.
尽量保持每个音都找到呼吸、共鸣、嗓子三者之间的平衡。歌唱时按照从低音到高音,从真逐渐变假的规律,就是最省力最容易的唱法。轻松自然才能歌唱持久。  相似文献   

16.
"轻声唱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易学等特点,能把复杂难学的声乐技能化繁为简,可以纠正声乐学习中的种种问题,使真假混声自然,字正腔圆,声区统一,歌唱技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从民族声乐艺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交融的视角,以歌唱发声的科学原理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声乐学习与歌唱实践,探讨了唱法女声在音色调节方面的借鉴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西洋唱法与我国民族语言的结合要注意突出韵母在歌唱中的作用,保持不同元音共鸣状态和声音色彩的统一,掌握声、韵母之间的转换与衔接,保持统一集中的高位置共鸣,并注意字音之间的转换与衔接  相似文献   

19.
混声唱法是声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及其重要的科学发声方法,它是表现整个歌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声乐学习者只有掌握混声唱法,认真的分析混声唱法的特点和优越性,领会真假声的发声要领,才能轻松自如的演绎每首不同的歌曲.混声唱法对声乐学习者演唱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新型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及建构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新型的声乐教学理念,必须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立足本民族声乐艺术基础,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优美地歌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