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一生创作了20多部小说,其代表作《雾都孤儿》不仅展现了狄更斯卓越的写作手法,而且强烈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本文通过对其作品《雾都孤儿》中贼窝头目费金的出场、费金与塞克斯的对比和对犹太民族的态度,反映了狄更斯的反犹倾向,进而揭示出当时社会对犹太民族的不公。  相似文献   

2.
在百花争妍、作家如林的阿拉伯文坛上,纳吉布·马哈福兹是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在阿拉伯文坛的地位,“同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法国的巴尔扎克一样,是阿拉伯人民的民族作家”①.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把阿拉伯小说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新开罗》则是他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也是他创作道路上的一次关键的转折.  相似文献   

3.
果戈里是俄国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戏剧《钦差大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果戈里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沙皇俄国的阴暗历史,用讽刺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官僚的丑恶嘴脸,用幽默讽刺性的手法批判了俄国的贵族生活。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对俄国文学甚至于世界文学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钦差大臣》的发表,标志着果戈里现实主义的讽刺艺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4.
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以作品《包法利夫人》对19世纪中叶的法国现实进行了抨击,本文主要作品主人公包法利夫人的一生历程出发,分析其最终悲剧人生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明远 《现代交际》2010,(10):79-79
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最后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他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创遣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在《套中人》塑造的别里科夫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典型,也是保守反动、循规蹈矩、胆小怕事、沉闷压抑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6.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大都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和指导意义。此类文学作品必然蕴含作家的思想倾向,即作家对这一现实的态度、思考及评判。以白居易、巴尔扎克、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文革"时期文学,古今中外四个时期文学为例,通过比较、分析、论述,从而得出文学反映现实与作家思想倾向之间互为表里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刘继阳 《现代妇女》2013,(11):230-230
《唐·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巨匠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具成就的现实主义小说之一。小说广泛运用对比的手法,达到了对人物的讽刺效果;通过对人物的讽刺,达成了对现实的讽刺。作者通过现实的讽刺,对现实中的骑士道予以鞭笞,客观上表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8.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同时他也是现实主义写作的第一人,因其诗歌方面的极高成就,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文学史了不起的女性诗人,她因其优秀的诗歌创作,被认为是与普希金诗歌同起同坐之人,享有"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的美誉。  相似文献   

9.
龚莉 《职业》2010,(15)
在现代文坛上,有许多各具艺术特色的悲剧作家.其中,曹禺的悲剧艺术是最令人惊叹的.曹禺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旧社会压迫人、剥削人的残酷现实.他笔下的女性悲剧人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妇女,如鲁妈、四凤等人;另一类是封建阶级、资产阶级营垒中受摧残压抑、受毒化控制的人物,如繁漪、陈白露等.  相似文献   

10.
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剧作家约翰·奥斯本因其剧本《愤怒的回顾》而闻名于世,开创了二战后英国戏剧创作的新领域。剧中的中心人物吉米·波特是个具有多重身份的小人物,在婚姻中,他是地位较低的下层人;在生活中,他是苦苦挣扎的小人物;在现实中,他更是"愤怒的青年"的代表。吉米的多重身份使得此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11.
1988年世界诺贝尔文学奖为埃及著名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获得,这是全埃及以及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光荣。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纳吉布以他多产的上乘作品,大大丰富了阿拉伯世界文学宝库。纳吉布的小说以现实主义为主旋律,反映埃及社会现实,呼吁变革现实,探求理想社会和人生真谛。其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何小青 《老年人》2012,(12):20-22
2012年10月11日,我国作家莫言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中国首位、世界上第109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对于他的作品,"诺奖"评审委员会这样评价: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得知获奖消息,莫言"惊奇并惶恐"着。他对外界表示":这不会改变我的写作风格。我过去怎么写,现在还会怎么写。过去我是什么样的人,今后我还是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3.
莫言是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他坚持"作为老百姓写作"的民间立场,要求作家写作时要顺应内心的要求,从个人感触出发,书写百姓的生活,他的这种以低调的民间写作贴近生活的方式,为当代知识分子寻求自身的合理定位提供了很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余华因先锋性的写作在八十年代的文坛有了盛大的“亮相”,形式实验与言语革命赋予了其小说以突破性的质地,使其与先锋作家们一同实现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反拨与对现代主义的拥入。及至九十年代,随着狂飙突进的先锋思潮日渐落幕,余华的创作逐渐呈现了归返现实生活,向现实主义沉降的趋势。然而我们却不难发现,余华的文学转型似乎仍带有“走向何方”的困惑,他对现实的“正面强攻”仍存有先锋写作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取材于19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极具真实性的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透露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基于此,本文就司汤达《红与黑》中的现实主义表述为探索主题,从当时时代背景、文学精神和反抗反动统治的悲剧典型的塑造等方面进行扼要的分析和简述。  相似文献   

16.
阿瑟·米勒是美国20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他成功地刻画了许多男性悲剧人物。事实上,他笔下的女性人物也同样令人深思。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米勒三部作品中女性的圣母形象、疯癫形象和美狄亚形象,进而分析了米勒在写作中流露出来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17.
吉登斯在诊断"晚期现代性"或者"后传统社会"时,提出了"乌托邦现实主义"的主张,但对于这一主张何以可能与何以可取,他并未提出充分的论证。本文首先从吉登斯有关社会生活和社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阐发这一主张的思想背景;接着讨论了乌托邦现实主义中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张力,尤其是当代社会现实的异质性和多元性乃至碎片性给乌托邦现实主义带来的困境;然后尝试着以吉登斯有关"情感民主"的观点为例,说明乌托邦现实主义的启发意义和理论限度。文章最后从修辞策略的角度讨论了吉登斯社会理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在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毕飞宇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手法是不断进步和成熟的,在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中,他逐渐拓展着他的艺术视界,完善着他的文学意识,形成他艺术生命一次又一次的高峰,最近出版的《新活力作家文丛》之一《好的故事》集中体现了毕飞宇的这种自我超越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毕飞宇又是一个文体意识和艺术感悟力很强的作家,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现实的描写和思考,都体现了他思想的敏锐深刻,见解的独到和犀利,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抽象和追问中达到一种形而上的哲学的高度。《好的故事》中的中短篇小说也是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反思中审视社会和人生,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寓意和哲理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历史进行执著而深刻的思索和叙述,并在个人化的传达中蕴涵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二是对日常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 描摹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及城市对人的压抑和"异化";三是透视现代人的深层的社会心理,对社会丑陋和人性的弱点做了透彻而尖锐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小说是一个时代的体现,能够在深层面反映现实,使得人们在心灵上达到共鸣。《曼斯菲尔德庄园》是一部广为流传的小说,其作者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文风以揭露社会社会现实、讽刺黑暗的统治阶级为主,作品主要围绕男女青年的婚恋故事而展开。《曼斯菲尔德庄园》被称为简·奥斯汀作品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部小说,理由与出发点是极为丰富的。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小说,能够得到作者对于小说环境最深层面的体会与思考,现实主义角度作为文学作品分析的重要思维方式,对于文学创作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曼斯菲尔德庄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主线几乎就是围绕几位女性人物而展开的,以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女性形象,对于小说的探究分析,有着很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钦差大臣》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果戈里是十九世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将官僚集团与人民之间的矛盾集中的表现在了这部作品中,并以讽刺的艺术成就,将这部小说推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