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追求幸福是信息社会中现代人的重要目标。已有主观幸福感研究多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主客观因素考察,尚缺乏传播学视域中关于媒介使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阐释框架和理论资源。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等质化研究方法,考察了大众传播的媒介使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介使用通过三种路径影响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大学生通过媒介内容(信息)的主动使用与满足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媒介作为中介变量能使大学生构建更广阔的主观现实,通过参照系对比和后续行为,进而与主观幸福感发生勾连;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如“地方认同”、“国家认同”等象征性资源整合社会凝聚力,大学生的“认同”感知的变化会隐性地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郭权 《职业》2011,(9):23-24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共同构成我们常说的道德范畴,它是人们感知社会风气、道德状态最经常和最广泛的媒介。职业道德状态的改善将能直接而迅速地改变社会风气和道德状态,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组织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上海市高校与社会公益组织群体在志愿服务媒介效应上的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和社公益组织在媒介建设上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而两者也更应注重发挥以"网络"和"人"为媒介的效应,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组织提供可行性保障。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等级制度无法将现代社会团结在一起,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也没有一种共同的世界观或者宗教可以再将现代化的功能迥异的社会凝聚在一起。要想应对这些挑战,就必须建立和加强市民社会之类的组织。从某种程度上看,市民社会是介于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第三领域”。它是自主行为的市民开展公开交往的一个空间,同人们生活世界的敏感性紧密相联,它相对于各种诸如以权力和金钱作为调控媒介的政治和经济的功能性亚系统具有相对的自治性。市民社会在社会、文化和生态领域构成国家的一个重要补充。此外,市民社会持批评态度,从而成为非常必要的对国家进行监督的机构和指明方向的变革力量。因此,必须确保市民社会得以发生、发展所需的条件,以促进这个领域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发挥义不容辞的作用。此外,我们要求促进市民社会,并不只是市场和国家可以  相似文献   

5.
彭剑 《公关世界》2008,(2):21-23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新闻媒体成为媒介社会中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在这样的社会,企业或公司极易陷入新闻媒体的虚假报道、煽情新闻和恶意炒作所引发的新闻危机中。令人堪忧的是,一些企业的新闻危机应急管理(简称“新闻应急”),要么简单粗暴指责媒体,与媒体交恶;要么陷入消极应对,任由新闻危机“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社会形象。因此,新闻应急成为国内企业一项紧迫而又严峻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虚拟社会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有异于传统的休闲情境,影响青年群体的休闲意识、休闲行为和休闲结构,并引发其社会认知的偏差和社会角色的失调等社会适应性问题。因而,应将休闲伦理和休闲教育及培养媒介素养纳入青年群体的休闲实践中,以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的是基于SARS期间民众社会心理跟踪调查的计算机模拟。本研究包括两种层级不同的计算机模拟,第一种模拟是对内变量之间及其与外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模拟;第二种模拟是对内变量潜因素及其与外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模拟,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心理现象的层级性构成及其重要功能。本文提供的计算机模拟具有危机事件中社会心理的预测功能,从模拟结果中可以看到计算机模拟对于社会心理学的深刻意义。作者认为:对复杂的中国文化现象和中国人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需要有一种多层级中介式的、潜因素分析的思路与课题预设。  相似文献   

8.
名人与媒介———大众传媒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钟英奎在今天,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方方面面的渗透,公众人物的个人活动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的共同焦点以及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在这个前题下,“名人”实际上成了一种可供使用、贩卖的商品。媒介的存在原本是为了沟通,但...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网络世界是链接交织的意义世界.随着智能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工具媒介不断便利,广大青年参与到网络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中,一个为了达到自身目的,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互联网媒介,制作、转载和评价链接的"链接青年"群体日渐形成.对此,有必要厘清"链接青年"的意涵和主要行为类型,反思如何避免"链接青年"受到不良链接内容的利诱和控制,形塑具有正能量的链接行为,强化新时代网络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0.
陈涵 《现代交际》2011,(5):87-88
一位音乐家,无论作曲技能无比高超,亦或是艺术修为无比高深,也始终生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因此,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对其音乐风格的生成或改变都具有重要影响。生活在与理想相差甚远的现实社会里,音乐家往往经受过各种社会风波,身体和心灵的创伤和打击也不可避免,这些终究会演化为一种心态、一种精神而凝聚于他们的艺术创造中。本文重在从人际交往、政治背景、情感经历三个方面,初探社会因素对以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作曲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教育作为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中间变量,作用于从分层到流动的逻辑过程之中,并且在不同的逻辑单元内扮演不同的角色:"屏障"和"桥梁"。其中,前者的分析单位是家庭层面,后者的分析单位是个人层面,分析单位的不同造成了现有研究的理论分野。本文构建了"社会分层→教育→社会流动"的理论分析框架,试图从理论上梳理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随着媒介商业化水平日益提高,媒介的商业属性已经影响到了媒介报道的大部分内容。因此,媒介如何保证依然真实性、准确性。保证发挥媒介的监督作用是我们要讨论和重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论操作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现有的操作化理论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关于操作化的看法。首先对“概念”和“变量”加以澄清,指出变量是一种集合概念,是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使用原始方法获知概念的出现相对应,人们使用原始测量方法去测量变量。然后,从科学研究要求实现可靠的测量出发,指出变量可分为两群:一群是社会研究者无法可靠地测出的变量,另一群是可以可靠地测量的变量。操作化就是为属于前一变量群的某个变量在后一变量群中找到对应的变量(即指标),以便能够用操作测量方法可靠地测量这个变量。操作化是通过定义和命题来建立变量间的联系。不同的联系,有效度不同。操作定义是在某些情形下社会研究者定义出新的变量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由于女大学生社会问题的增多,引发媒体对女大学生负面新闻的过度报道,这种有别于客观真实的过度再现,直接导致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的异化,也造成了女大学生社会角色的畸形,强化了传统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审视当代大众传媒,如何找到被男权媒介所遮蔽的女性话语权的表达方式,不仅是新闻媒体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生态平衡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5.
全媒体建立的媒介平台严密包裹了大学生受众生活现场,基于多种媒介传播的信息,向受众传输多元审美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使用已经"符号化"的多种媒介信息建立成"景观",对大学生受众心理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因此,文章就景观社会下的大学生受众心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应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判断某个社会未来的就业形势,就长期而言,是对“社会演化”的某种预期。一般情况下,相对于稳态市场社会来说,预测转型社会的就业形势更为困难。因为变量越多的社会意味着越少的可预期性。同时,几乎是必然地,在越少的长期可预期性面前,人们就越多地关注短期预期,从而将基本问题转向短期目标,最终习惯于“就事论事”。例如在2009年底的时候,我们总是关注2010年。  相似文献   

17.
社会文化环境与未成年人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的社会系统理论提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独特分析视角。社会文化环境包含了文化符号系统、角色系统和角色转化系统,成为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核心变量。本文分析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内涵和主要内容,揭示了当前社会文化环境中存在的假恶丑等不良因素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严重影响,提出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与维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应该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也许你对战争不感兴趣,但战争却对你感兴趣。”这句话出自苏俄革命家托洛茨基的《战争论》一书。在当下这个信息社会里,我们可以借用这种说法来揭示我们的一种生活状态,那就是:“也许你对媒介不感兴趣,但媒介对你感兴趣。”我们已陷落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处在媒体的“有效射程”内,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对生活的深度介入已使我们“无处可逃”。我们与媒介的关系,成了解读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通道和内容。媒介改变了什么?“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这是《机器新娘》的作者、被称为“电子时代的先知先觉”的加拿大思想家麦克卢汉的…  相似文献   

19.
传媒以其独特的传播特点及其作用与功能,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德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社会现实发生巨变并对道德产生影响。新闻传播则以反映社会变动的现实为基准点,对人的道德产生导向作用。因此媒介伦理交叉学科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在庞大的媒介伦理体系中,应怎样界定传媒与道德的关系呢·本文拟从传播学—伦理学维度思考,从而得出:传媒与道德的本质关系主要是指两个层面的东西。其核心即为:媒介传播的道德规律,具有道德属性的价值判断。一是媒介传播主体及其传播行为的道德,这被异化为传播的道德外化体系,二是媒介信息的道德价值,被异化为传播的内化体系,这两者共同建构着媒介伦理本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某一程度上人们的生活已与网络密不可分。但是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大量潜在的威胁,如隐私泄露、舆论煽动、不健康信息的传播等。本文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提出进行网络社会管理必须依靠多元力量,通过政府、公民社会和新闻媒体的通力合作,才能够有效地实现网络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