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无国境时代”的提出所谓“无国境时代”,是指企业跨越国境、开展全球性营销的时代,这一名词最早是由日本企业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有其深刻的背景。首先,日本与世界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激化.在70年代中期之前,多数日本企业实行国内生产、对外出口的营销策略,因为对日本企业来说,只要环境适宜,留在国内经营  相似文献   

2.
《韵语阳秋》文艺美学“意”本体定位有两个立足点:一,文艺作品内蕴之“意”相对于诸形式因素的本体性;二,审美主体(“意”)相对于审美客体(“境”)的本体性。它重视“意”之“情”层面并进而认为,“意”之终极指向是超越“情”而达于“道”。它关于“意”与“境”及两者关系的论述,在我国“意境”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陆机的“意称物”、“文逮意”,超越了一般的“言意之辨”命题,形成了“物、意、文统一”的逻辑系统,作为反映论的文学观,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普适性。不过从现代文艺观及语言哲学观着眼,“物、意、文”之间的联系是极为复杂的,不同的文化形态及文学类别,“物、意、文”之间的关联迥然不同。从遵循“物、意、文”统一,到崇奉精神创造和语言表达的自由空间,关涉到文学疆界的拓展与文学观念的扩版。无论从纵向历史演进还是从横向关联上看,任何文艺观念都有它的不完备性,这正是文学艺术的复杂性、创造性和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言意之辨”对六朝文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具体表现在它触发了文论家对“言”和“意”的重视 ,以及对言意关系的探究。刘勰将“言不尽意”与“言尽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肯定了以“言”尽“言外之意”的艺术可能性 ,将“言有尽而意无穷”作为最高的艺术境界。这一言意关系的突破对我国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方知达 《金陵瞭望》2005,(14):58-59
1941年10月,在日本东京爆发了一件震撼德日意法西斯轴心世界的重大事件,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所谓的“共产国际谍报集团案”。这个事件的主角是法西斯德国驻日大使馆新闻专员,苏联战略侦察员佐尔格,另一位是近卫首相的秘书、日本革命志士尾崎秀实。  相似文献   

6.
《中华魂》2013,(20):55-55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提到“心外无物”时说“物就是事”。心外无物就是心外无事。我们的身体受心指使,心发射出一道光,这道光就是意,意的本质是知,意所射到之处是事。如果你意不射出,那么,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心外之物(书)。  相似文献   

7.
1、导入 明人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但以意为。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不是看它的词藻,也不是看它的结构,而是取决于它的“立意”高还是低。  相似文献   

8.
一、“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这是焦母对仲卿的斥责;“无礼节”,便是焦母驱遣兰芝的理由。但从兰芝告婆婆、辞小姑、别夫婿、禀阿母、答兄长的情况看来,可谓礼节甚周,焦母却谓“此妇无礼节”,颇令人不解。  相似文献   

9.
日本民俗文化“芸能”按其内容可分为神类、田类、风流类、祝福类和外来类五种类别。从“芸能”中可以看出日本民众的观念和意识 ,它反映了日本民众的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民俗“芸能”是历史的积淀 ,它仍保留着古代“芸能”的原始面貌。在研究“芸能”艺术史方面 ,它是宝贵的历史资料。民俗“芸能”和民间的信仰密切相连 ,民族信仰支撑着民俗“芸能”。日本民俗“芸能”起源于祭祀或者源于宗教 ,这也证明宗教信仰同“芸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探讨“绿”这一生命之色入手,着重研究它的转义,伴随意义和象征意义。它可表示无知、缺乏经验,还可表示健康状况、安全、希望及和平等意。  相似文献   

11.
苏轼文艺理论的特色之一,是一个具有鲜明独创性的概念范畴体系。在《“神”与“意”——苏轼艺论探讨录之一》(载一九八五年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学增刊)中,我们谈到,苏轼的“神”,通常是指作为观照描写对象的人和事物所特有的生命力和动态美。苏轼的“意”,则通常是指审美主体的包括思想、情感、意愿、气质、个性等等在内的整个心灵世界。在苏轼以前,还没有人象他那样,认定主体的“意”在创作过程中具有统摄一切的头等重要的作用;文艺作品,只不过是主体心灵的一种外化、物化形态而已。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作者主体可以随“心”所欲,一“意”孤行,而全然不需要客观的生活依据呢?不。苏轼是主张“寓意于物”、“意与境会”的。弥足珍贵的是他并没有停留在前人已经提出的这样一些笼统概括的命题上,而开始认识到,在“意”与“物”之间,在“意”与“境”之间,也就是说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有联结沟通二者,使之达到和谐统一的客观中介在;这个中介,就是他所谓的“理”。对苏轼的这个“理”,学术界的理解很不一致。本文试图把它放在历史的纵横坐标上加以考察,看看它的涵义究竟如何,应当怎样估计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创作前都需经过深入的构思活动,才能得到“意”。对于包括包装造型设计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创作来说,“意”是灵魂和核心,没有“意”的作品,犹如无灵魂的躯壳一样,虽存犹亡。  相似文献   

13.
姚鼐的文学、学术活动,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言:“完全符合清廷思想文化政策”,“和统治者一鼻孔出气”,而是以赞赏对科举“意不自得”、“绝不就试”者,颂扬官场上“绝意仕宦”、“自行其志”者,鼓吹作家创作要“自发其思”、“自适己意”,表现出他对统治者的离心倾向和对自我的热烈追求。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澄清我国文学史上的这桩冤案。  相似文献   

14.
作文的立意     
文章“立意”的优劣,是写作成败的关键。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是评定文章“质量”和“价值”的决定因素。作者不管写什么,都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内容上,坚持从“主题”为主,力求主题正确、深刻、新颖、有益于读者,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 我国古代写文章的人,早就认识到“立意”的重要性。南朝的范晔说:“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义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清代的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这里所说的  相似文献   

15.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三个半月以后的1932年1月7日,美国政府发表了“不承认主义”。“不承认主义”究竟是不承认,还是承认了日本侵略所造成的既成事实,学术界对此很有争论,但“不承认主义”是否承认了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这一简单事实,却似乎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不承认主义”没有阻挡住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独占,它的失败是否就能证明这只是它对日本的妥协抑或绥靖;“不承认主义”是美国对中日两国的表态,那么,它对中国的意图又是什么?本文试图结合“不承认主义”和美国制订“不承认主义”的过程,对上述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不承认主义”承认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合理性”“九·一八”事变以后的一个阶段,美国事实上默认了日本的行动。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美国逐渐对日不满,但它对日本的不满并不是出于对中国的同情,“不承认主义”并没承认日本的行为是对中国的侵略。  相似文献   

16.
“言、象、意”的本文层次理论本乎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它分别以“言”、“象”与“意”三个概念来对应文学本文的三个层次,一方面,这三个层次的“异质层递性”正对应着英伽登的文学本体层次结构论;另一方面,所谓“得意忘言”的理论对应着现象学的“悬置”理念。中西方这两种本文层次观又都指向了直观的思维方式。虽然两种本文层次观产生于不同的话语背景,但它们的比较研究却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融会西方文艺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意”指的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某器、事、道的认识的特征集;“象”即是根据个人情性从特征集里抽出来的子特征集,“象”是对“意”的表现;“意象”是“意”和“象”两个特征集的连用,可以偏指“意”,亦可以偏指“象”。“意”、“象”在符号发生系统与认知过程里,与器、道、事、气、神、法、书、言等有密切关系。明了这种种关系,有助于把握“意象”的实质,也有助于把握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要确切指出日本佛教所谓“既成佛教”的特征,是很困难的。佛教传入日本以来,经历了一千五百年的漫长历史。当然,其间,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的性质、特色也在变化。不少识者认为,近代以来日本佛教的特色带有“葬式佛教”的特征。这方面确实很显著,但哪怕粗窥一下近代佛教史,也可发现,想一言蔽之,谓其仅带有葬式佛教的特征,未必是合适的。 提到日本佛教史,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正在形成一种观点,即把镰仓佛教当作真正意  相似文献   

19.
王昌龄在《诗格》“论文意”一篇中重点论述了诗歌的用意构思,他强调要“凝心用思”“精练意魄”,认为“意高则格高”,这是其论文意的逻辑起点和总纲,他还阐述了“意”的内容、产生条件以及具体的运转规则。“意”是王昌龄论境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初唐诗格对声律对仗等诗体规范作出大量论述之后,王昌龄的主要关注点转移到境思上来。如何通过构思,寻求内涵丰富和境界高妙的文章主旨(意),是其“论文意”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20.
文眼,即文章之眼,以眼睛来比喻散文中的精警语句。它是作者在艺术构思中对全文的题旨进行的高度概括与反复炼意,是立意的灵魂和炼意的升华。这正是陆机所云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赋》)中的起“警策”全文作用的、“居要”的“片言”。许多散文名篇中都有意设置文眼,巧用文眼会收到以下的效果:一、巧设文眼,可使文章结构严密《陈情表》中李密立足一个“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孝”字来陈情;《捕蛇者说》中柳宗元围绕“熟知赋敛之毒有胜是蛇者乎”的“毒”字来立意;《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则紧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