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老年人发现自己血压升高,很容易联想到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后果而紧张不安,有的甚至尚未弄清病情便自行服药,结果反而使病情加重,延误治疗。因此,有必要和老年朋友谈谈当确诊为高血压病之后,当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高血压病是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患,我国1991年调查95万多人,发现15岁以上的人有12%患有高血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病人几近一半。但是,真正知道自己血压升高者不及20%,坚持服药者则仅占12%,血压得到满意控制的不到3%。高血压病的危害在于它好像一支利箭,射向的靶子是心脏、肾脏和脑等十分重…  相似文献   

2.
罗学宏 《老年人》2013,(10):56-56
据报道,我国高血压患者多达2亿人,每10个人中就有2个高血压病人,而且发病率还在呈继续上升的趋势。更可怕的是,患者对自己的高血压病情知晓率仅为30.2%,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约有1.4亿高血压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仍处于懵懂无知之中,甚至根本没当回事。殊不知,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幕后杀手,没有发现的高血压或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人的心脑血管及肾脏受累的比例明显升高,且这些器官在遭到严重损害后就会引发致死、致残率很高的并发症:1.冠心病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的比例是正常者的两倍,如果长期不治疗,死于冠心病的危险高达50%。2.房颤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研究显示:一半以上的房颤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不仅会显著增加发生房颤  相似文献   

3.
<正>天天测血压血压不会往上飙一台好用的血压计,可真让自己少受罪,少花钱,儿女少担心。我国现有2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控制好的人不足一成,原因之一就是患者不清楚自己的血压情况,凭感觉用药。血压控制不稳,易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很多聪明的老人自从发病后,买了电子血压计,每天早晨、午睡后、晚上定时给自己测量血压,并且把血压情况记录下来。每半个月。把血压记录拿给医生。医生适时调整服药时间和种类,血压再也不会撑竿跳。  相似文献   

4.
当前,事业单位30岁以下的年轻人对单位的满意度、个人工作状态感受和未来5年个人生存意向怎样?零点公司从2000年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深圳等10个城市进行了调查。在847份调查表“对单位的满意度”中,“非常满意”的为零,“一般或说不清的”占50%,“不太清楚”的占47.6%;而“未来5年个人生存意向”中表示“辞职”的占17.7%,表示“渴望调换单位”的占75.4%  相似文献   

5.
文宇 《老年人》2004,(1):53-53
入冬以后,接诊的高血压病人明显增多,一些是新发生高血压的病人,更多的是入冬后血压增高的老病人。每次坐门诊,被问得最多的,一是夏天血压正常,为什么天一冷就高了?二是为何天冷后血压难以平稳,是不是降压药没有效果了?临床观察也证实,每到冬春寒冷季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  相似文献   

6.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3,(7):58-58
癌症患者能健康生活“万名癌症患者整体康复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上海80%的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后走上康复之路,能正常工作生活,接受调查的患者共8072人,79.1%的人现在有心愿去实现理想;80.2%的人参加体育锻炼,对生命充满信心;90.7%的人对自己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感到满意;85.8%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或学业感到满意;还有82.5%的人能通过各种途径与他人交流。上海癌症患者之所以康复水平提高,与“整合治疗”、“整体康复”模式有密切关系。接受调查的不少患者在治疗康复后已健康生活十几年,最高龄的患者已经健康生活了50年。(摘自《新民晚报》)练功停…  相似文献   

7.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4,(11):57-57
电子血压仪欠准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工程院院士俞梦孙认为"目前在医院和家庭普遍使用的示波法电子血压仪几乎全部测量不准确#目前医学界公认只有柯氏音水银柱血压计可以精确测量血压值"但操作比较繁琐"因此许多家庭甚至医院都使用操作相对简单的示波法电子血压仪$而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的设计原理不过关"测量的血压值不准确"影响高血压病人对自己血压的监测和对病情的评估$!摘自"老年日报#$绿色抗生素%提法不科学中消协和国家药监局正联手查处滥用%绿色抗生素&名称蒙骗消费者的产品和生产厂商$国家实施抗生素限令后"一些药品生产厂…  相似文献   

8.
目的: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如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一直是医学界关注和探索的话题。而生活方式与青年人血压极具相关性。方法:文献资料法。结果:对高血压的现状、青年人高血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归纳。结论:青年人血压与其生活方式极具相关性,良好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坚持运动、日常饮食盐量的控制、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量饮酒、控制体重于正常的体重范围之内、主动的健康知识学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情等)都有促进青年人血压的正常维持,有效预防血压的异常(本文主要指高血压),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问:我的丈夫患高血压已经三年了,他一直用药控制病情,效果很好。但我因为担心他的身体,总在有意回避他的性要求。我想问,以目前这种状况,正常的性生活对我丈夫的身体有影响吗?答:你的做法显然不妥。性是人的一种需要和本能,虽然你丈夫患高血压,但他却控制得很好,也没有“性失能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世界》2006,(2):34-34
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正式的医学名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其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我们通常所见的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属于这种高血压病,其临床表现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受损害的病变,叫做高血压的并发症,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梗死、脑出血、肾功能不全等。  相似文献   

11.
钱岳晟 《老年人》2006,(10):52-52
我们曾做过一项调查,在心血管专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人中,56.8%的病人降压没有达标。这些未达标的病人大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其中51.6%的属于收缩压没有达标。由此可见,老年人高血压较其他年龄段的高血压难以控制。这是因为老年高血压病人一般都存在患病时间长、病情复杂、并发症和合并症多等特点。老年高血压病人患病的时间大都有10年、20年,有的将近三四十年。在漫长的病程中,血管将会发生变化。动脉血管就像一条滔滔奔流的长河,心脏像一个水闸。当心脏收缩的瞬间,闸门打开血液从心脏里冲向动脉血管,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1米,即使进入…  相似文献   

12.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0,(1)
高血压者也能长寿长沙市老年医学研究所从1981年起到1990年止,对该市社会福利院15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随访调查,发现其中患高血压者占705%,平均寿命为765岁,活到80岁以上者占409%。高血压患者能否长寿,取决于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患者能够长期坚持治疗,坚持运动锻炼,保持乐观情绪,生活有规律。而那些不幸死亡者多是不坚持治疗或根本不治疗;既不注意饮食调理,又不参加运动;生活不规律,心情不好时以吸烟、喝酒排遣,结果导致心、脑、肾方面的并发症而引起死亡。新的观点认为:老年人血压偏高是机体保护自…  相似文献   

13.
《当代老年》2011,(11):41-41
胖大夫:我今年68岁,两年前查出高血脂、高血压并有心律失常症状,医生给我开了药,之后一直坚持吃,血压控制得还行,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发现眼睛有点不舒服,偶尔眼痛,看东西有点模糊。  相似文献   

14.
我丝毫没有感情受虐狂的倾向,干吗要求“爱人要有点坏”:无法想象一个思维正常的女子,会以自己的丈夫或男友五毒俱全、用情不专、对家庭对自己都不负责的行为为荣。有些男人比较有“性格”,比如外表看着像高仓健、眼睛里的温度不会超过10度,但这至多只能称为“酷”罢了。要求爱人有点坏要坏到什么程度呢?“爱人要有点乖”?乖本来是大人用在小孩子身上的,小孩子听话、不顽皮即乖。小女人在大男人面前温柔似水称为乖倒是可以,可一个大男人又如何乖法?有一个说法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有时会看到女人们捶打着自己的丈夫或情人…  相似文献   

15.
水仙 《老人世界》2014,(7):46-46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发现有些高血压病人会突然死亡。这除了病情发展的原因外,也有不少是由于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动作造成的。这些“高血压危险动作”必须引起高血压病人的高度重视。1.不宜趴着看书有的人喜欢趴在床上看书看电视,这对于没有高血压的人问题不大,但对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则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大部分高血压病人都是在医院看病后带药回家治疗。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许多病人并不知道用药后如何观察病情。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出现不少治疗误区。高血压病人的家庭治疗,必须重视和遵循下列原则:1、用药必须持之以恒。许多病人血压一降,立即停药。这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大忌”,结果不久后血压又升高。这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还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急性左心衰、脑中风等。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7.
《中外书摘》2014,(12):106-107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病人已超过一亿,知道自己患病的不到三分之一,知道自己患病而服用降压药的人不足三分之一,能够长期坚持服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人不足服药者的三分之一。高血压病病人必须终身服用降压药当第一次被诊断为高血压病时,病人大都能服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8.
余光明 《老年人》2004,(9):56-56
在高血压病人中,年龄大于60岁的占40%~60%,其中有一半的老年病人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小于90毫米汞柱。这是因为,老年人动脉血管硬化,血管弹性减退,收缩期大动脉扩张性下降,使收缩压很高,而舒张期大动脉回缩力减退,舒张期压力下降,造成脉压差加大。这就是老年人高血压的特征,医学上称这类高和高血压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病人往往同时伴有其它一些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等,出现并发症的机会比年轻人要多20~30倍。因此,在治疗用药上也更复杂,要兼顾的方面很多。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慢,对药物…  相似文献   

19.
量量你的血压剑军“你量血压了吗?”此话问得似乎唐突,却问得科学.不少人认为自己一不头昏脑胀,二不头痛项强,不会有高血压。也有不少人怕麻烦,尤其在冬春季,要脱衣量血压,因而常常免了,其实这是十分危险的。生活的改善,物质的繁荣,使高血压、糖尿病这一类“现...  相似文献   

20.
郭冀珍 《老年人》2004,(6):56-56
(一)现状堪忧:一般人认为,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际上它是心、脑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5.11%上升到70年代的7.73%,90年代的13.6%。近年来,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已上升到28.6%,女性已上升到25.8%。更令人忧虑的是,在我国,高血压病及其治疗存在着“三高”、三低”和“三个误区”。“三高”:患病率高———据统计,全国高血压病人至少超过1亿,平均每3个家庭中就有一个高血压病人。致残率高———每年新发生脑卒中病人150万,而已发生的600万病人中,75%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