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就人生美学看,“清”则应该表征一种人生的审美构成域和构成态势。如老庄所倡导的清静无为的审美心理态度,虚心应物、涤除玄览的审美体认方式、超脱尘俗的审美情调等都以“清”为学理依据。作为道家人生美学的重要组成,“清”的审美意识深深烙印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观念和审美趣味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美学认为,“人”应该回复原初纯真心性,以保持自然本真的生存态。超越人的世俗欲念与是非观念,澄明“人”的本心本性,以本真自然之性与“物”性冥合,“以物观物”,从而达成本真自然的生存域。体现在审美活动中,就是以“虚静”之心观物,得“物”之自然本性,以达到“朝彻”、“至诚”的境域。在中国美学看来,“人”与天地并立为三,天人相通,能尽“人”之心,“便与天同”。这样,遂使中国美学所主张的本真生存活动呈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国美学境域缘发构成论认为,审美活动的目的,是审美者通过澄心静虑,心游目想,通过顺应自然、自由自得、直观感悟,即境缘发,通过“由己”“返身”“归朴”,“还原”到 “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以达到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兴到神会,顿悟人生真谛的审美境域,从而从中体验自我,实现自我。这样,遂使中国美学的境域缘发构成论与现象学构成识度趋于合一,并由此而生动地体现着中国美学顺应自然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中的“湘西形象”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与文学现象,表现出多重美学样态。其中民俗传奇的“湘西形象”中却呈现出一种二元对立态势,深刻的体现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审美歧途。沈从文对湘西乡土的诗意呈现、对湘西子民生存形态的展示实现了对湘西最为成功的“自我塑形”。其作品中浪漫与诗意的民俗湘西形象背后蕴藏着深邃的价值核心,即对于人性的洞察与展现。而当代网络文学中的“湘西形象”书写则表现出一种“他者”视角下,对湘西民间秘闻、诡魅习俗的猎奇演绎与神秘文化趣味,其众多文本刻意塑造出“鬼魅幻象”式的湘西形象,这无疑是对“湘西形象”的一种单向度的书写与审美。  相似文献   

5.
“意象”是东方美学中的核心范畴,它发源于中国古典美学,同时在东方其他各民族的美学体系中也有具体、深刻的体现。“意象”的美学特征表现为“隐”与“奇”,即象征性、含蓄性、暗示性、神秘性,这也恰恰是东方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儒、道、释美学都很重视心灵自由问题,都是从"存在"的意义上解释心的,其构成境域就是心的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并且从重视人生出发,都强调个体自身生命意识的培养。就儒家美学而言,无论是"孔颜乐处"还是"曾点气象",都表现出一种对自身生命意识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珍惜生命、体味生命的审美意趣,其人生境域与审美境域的构成则都是心灵的自由和升华。  相似文献   

7.
在考察和厘定“趣味”这一现代美学范畴在中国的形成时,我们发现,在西方,“趣味”由味觉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标志着现代性美学话语开始建立。而在中国,“趣”和“味”很早就有“审美鉴赏”的意思,但它们并不是在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趣味”范畴。“趣味”作为现代美学范畴的创立,必须建立在现代性结构的基础之上。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的“趣味”范畴需要经过现代转换,才是现代美学范畴。“趣味”范畴的现代转换,体现了中国美学现代性的特殊张力结构。“趣味”范畴典型代表了中国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转换过程中需要对支撑这一范畴的深层结构和基础转换的问题。在梁启超和朱光潜之后,摆脱了长久意识形态羁绊的中国现代美学,理应以“趣味”为关键之一的范畴构筑自身的美学理论,接续中国美学现代性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度物象而取其真”是荆浩《笔法记》中最有价值的美学命题。“度”是一种当下圆成的直觉观照;“取”不是人为的获取,而是顺应地禀受,是心灵与物象的冥合为一。“度物象而取其真”是一种触物即真、即现象即本体的认知结构,它不求超越物象以获真实,亦非要艺术家赋予对象以生命,而是说艺术的价值在于生命与存在本身。艺术创造的至境是,让存在的意义自由自在地呈现。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有其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
 美的世界是多彩多姿、琳琅满目的世界,缘于美自身具有众多的品种存在。作为“生命本真境界的开显”,美的对象有其各不相同的生命内涵,其开显方式亦互有差异,于是形成了植根于共通生命本性上的审美诸形态,成为美的世界的多种价值功能及其整个价值系统的体现。本文从生命哲学的理念出发,就“美”、“丑”、“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新奇”、“怪诞”、“荒诞”、“娱乐”、“狂欢”、“眩惑”等美学范畴逐个进行考察、辨析,并就其相互依存与转化方式给予探讨、说明。审美诸形态之间不仅有逻辑上的关联,更有其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盛衰兴替变化,故其价值系统亦将追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得到调整和更新。不同民族因生活环境与文化传统的区别,所形成的审美形态亦会有相当的歧异,本文仅限于对西方美学惯用的范畴作出解析,适当比照中国自身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维特根斯坦语词意义即用法的著名哲学命题,美学一词有四种用法, 这四种用法, 也就是美学的四种形态:美丽论美学, 统一论美学,超越论美学, 张力论美学。从“美学”一词所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语义惯性、“美学”一词的汉语翻译、“美学”一词在鲍姆嘉敦和黑格尔那里的本来意义、 西方近代美学的形而下转向等方面, 论述了“美学”一词用作“美丽学”、“漂亮学”、“艳丽学”的不可抗拒的历史和逻辑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风险生存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生存论哲学正内在地走向生存美学的拯救思路。内在地走向生存美学的广义生存论学说却彰显"风险"社会环境对当代个体意味着更丰富的生存选择。生存美学对生存论哲学的学术拓展在于生存美之意义建构,这种生存美学是立足生活实践的意义建构,审美对象追求只有对具有审美意识的生活实践主体来说才呈现出意义。而其意义建构深层是一种生存美学境界,体现了品味生存、应然生存、终极生存等方面的和谐生存境界。  相似文献   

12.
孔子作为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据孔子的言论,认为"仁学"是孔子美学思想的基础,"游于艺"是"仁学"的最高境界.提出这一基本观点,目的在于准确把握孔子美学思想的根本特征和重要的艺术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中西美学的发展过程来看,生命优存是美学的恒久主题;从马克思及其以后的美学主流来看,生命优存是美学的逻辑起点;从美学的功能上看,审美活动能调整生存结构、优化生存环境、改善生存状态、提升生存境界.因此,走向生命优存论美学,是当代美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朱熹美学思想是宋代美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弘扬与提升。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其性质和作用并不只是在于传达美的知识,而在于培育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  相似文献   

15.
孔子开创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并开启了儒家美学中的生命诗性乐境论,即个体生命完满实现“仁”时所生成的诗性境界。孟子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继承孔子的生命诗性乐境理论,从“善、信、美、大、圣、神”六个层面,层层递进地进行论述和深化,从而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嵇康之养生论美学是魏晋玄学的独特表现形式。美是绝对自由作为存在方式的感性显现,嵇康对自由作为本真存在的界定受到中国传统实在论(天道观)的影响。嵇康的养生论美学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天道自然与本真存在之决定,天道是自由作为本真存在的实在论基础,对天道之分有也是实现审美还原的内在依据。其二,纵情失度与人生在世之解构,以过当之人欲为表征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实存境域,也是审美还原的现实依据。其三,导养以理与审美还原之进路,导养以理的本质内容是激活本有皆有之本真人性以收敛现实人心并最终实现存在方式向本真存在的还原。其四,任心通物与终极境界之呈现,任心通物既是天道作为终极实在的内在规定,也是美作为终极存在的感性显现。最后,自我分别与养生论美学之囿。本质来说,天道是自我意识的主观建构,天道之虚妄性决定了嵇康美学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并直接决定着养生论美学在本真论、在世论、还原论和境界论诸维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传统美学研究中存在着对儒家美学人为附会和评价过高现象。本文从仁学的三层内涵与伦理学实质出发解构儒家美学体系论、美本质论。忽视个体生命价值的群体性、否定感性生命意义的道德理性和追求"平均人"的中庸性使儒家人格不具备善、美品质。  相似文献   

18.
尼采以希腊的悲剧精神读解人生、诠释生命,把人的生存置于崇高的艺术审美境界之中,昭示了悲剧哲学审美的生存可能性.尼采赋予艺术以形而上的性质,认为艺术与哲学同根;审美的生存方式不仅是可能的,而且给现实人的存在提供合理的生存价值取向.只有在艺术审美的生存方式中人与世界的存在才是合理的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审美文化的研究打破了长期以来将审美排斥于物质生产领域之外 ,只研究艺术、宗教等精神生产领域审美问题的传统。在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 ,建构企业审美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创新力和文化力有重要作用。企业审美文化的内容包括 :(1)商品和服务中的形式审美、功能审美和文化审美 ;(2 )生产经营中的环境条件审美、工艺流程审美和组织文化审美。企业审美文化将审美学与现代的商品服务、生产经营直接结合起来 ,体现了物质生产领域审美文化的超越性、享受性、创造性和现在性的特征。企业审美文化的研究将对企业审美活动以及企业造美实践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尼采的美学思想都是围绕"为人生而艺术"这一要义而阐发的,这也是尼采面对生命的悲剧性而开出的良方。他认识到生存是充满苦难的,但并未由此而否定生命的意义,悲观厌世。而是肯定人生的悲剧性不可改变,主张笑对悲剧性的命运,用艺术来拯救人生,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人生通过艺术的审美观来提升人的生命强力克服人生的悲剧性。他褒扬希腊悲剧艺术,歌颂酒神精神,发现了潜藏在悲剧艺术中的人的强大生命力量和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希望。并用悲剧艺术解读人生,诠释生命,把人引入神圣的艺术审美境界,使个体生命与本体生命融为一体,在艺术审美中体味真实的生命感并获得了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最高欢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