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发展方向,一个是克劳修斯所说的,自然界的发展是从有序到无序,从复杂到简单的发展。另一个则是进化论所指出的,生物的演化是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自然界中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方向之间是否存在着本质的一致性?回答是肯定的。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要素、系统和运动形式都遵循着趋向平衡规律。这一规律无论是在微观世界、宏观世界、还是宇观世界,无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  相似文献   

2.
<正> 耗散结构是比利时学者普利高津提出的一种系统结构类型.普利高津的研究表明,自然界(不管是生命现象还是非生命物体)存在着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过程.耗散结构理论回答了开放系统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的问题,这就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由于不断与外界进行某种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抵消系统内部无序度因素,从而在物质、能量、信息的“消散”中维持、增强系统的有序度和组织能力,使系统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的动态结构状态.这种具有开放性、有序性特征的系统结构就叫做“耗散结构”.  相似文献   

3.
生命意识作为一种主体意识,它是对人从精神生命到肉体生命的各种价值和意义的涵盖。从女性文学近百年的曲折发展证明,女性经历了由神到人至女人再到人的过程。性别和谐是男女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将生命意识作为性别和谐的切入点,能更好地促进两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克隆人技术的出现,是宏观层面"力量型"科学的路径依赖作用的必然结果。从生命哲学维度审视,克隆人技术使得生命价值直接受到挑战,启迪人们对生命真谛的原始领悟;从科技伦理维度考量,克隆人技术涉及到现代化浪潮中"人权"理念的价值诉求,敲响了"责任伦理"的警钟。鉴于科学范式转换的理论和现实诉求,应对支撑克隆人技术发展的人文理念进行新的文化战略选择,建构和谐的"科技—文化生态",统领克隆技术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物现代性”是资本主义及其现代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核心是以“扶植生命”为名,通过隐匿的操作使人的生物性生命和生存环境“合理化”来服从阶级统治和资本增殖逻辑,其后果是导致了“生命异化”。对此,虽然福柯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学分别从治理术和法律层面进行了剖析,但仅停留于对“病症”揭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工业病理学”思想是对“生物现代性”问题的“病理”分析,不仅揭露了生命政治化及其异化的“病症”,而且从根源上说明生命异化的病源在于生命和经济关系中劳动和所有权的异化,从而为现代化发展和生物安全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超越“生物现代性”问题必须从生命和经济的关系入手,坚持“人民为中心”的路径选择,巩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制度基础,夯实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优化人的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传述古代文化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他怀疑天命鬼神,重视人事;主张以“仁”为中心确立各种典章制度;重视仁德、礼义,轻视生命和物质利益;提倡“中庸”之道与“和而不同”的方法原则;强调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孔子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并由中国传播到世界,是推动社会走向理性、文明、和谐、有序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明显的无序性,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是粗放投入型的,从而导致资源成本不断上升;收入分配是势力博弈型的,从而导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这种无序式增长也是制约中国经济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任何一个社会的持续发展都需要经历从粗放到集约,从无序到有序、从高速但震荡到低速但平稳的转变过程,这也是一个社会制度逐渐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以及人们的应得权利逐渐提高并与国民财富增长保持同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只有实现生命科学与生命伦理学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才能保证人类社会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呼唤。现代生命科学与生命伦理学是一对处于共构状态下的矛盾,互相制约,共同发展,有机互动,从而实现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这一动态平衡过程,促进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仿生氧载体的研究意义 氧载体是指能与氧气可逆结合且本身不被不可逆氧化的物质。生物体内的氧载体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是天然氧载体。在生命过程中,生物氧载体对氧的传递、贮存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直接研究天然氧载体氧合作用的规律、机理等困难较多。为此,生物无机化学家从配位化学的角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县域经济的"亚核心"发展,通常遵循从培育资源优势、资源优势向区位优势转化再到区位优势极化这样一个有序的过程,由此集聚农村资源及形成区域经济优势,并在协调、配合核心区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实现县域经济的更快发展以及带动周边边缘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一、二十年诞生的以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为主体的自组织理论,在科学史上首次初步但却是成功地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或从较低级有序到较高级有序进化的一般条件、机理和规律性。按一般的理解,辩证法是关于一般发展(进化)现象的哲学理论。将自组织理论的有关认识成果与辩证法加以比较,从这一特定角度尝试着分析辩证法的得失成败及其原因,探讨如何吸取自组织理论等现代科学的认识成果推动辩证法自身的发展,将成为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传统农业与生态危机董润明,万长荣从人类在生命系统中的地位和使命的高度看,农业不过是人类未来维护和生产生命系统即真正地生产生命和真正地选择生物的胚芽和雏形,是人类在幼年和未充分成长的时代,生产生命和选择生物的学前演习和训练,是人类从完全不生产生命和完全...  相似文献   

13.
在哲学领域,方东美注重的是形上学,即本体论。他不仅在阐释儒、道、佛诸家哲学时采取形上学的途径,在进行中外哲学比较研究时选取形上学的视角,而且自己建构了一个哲学形上学的体系,这就是他的生命本体论。一、生命本体论的形成方东美生命本体论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时间上说,从他早年接受西方生命哲学的影响,到晚年完成自己的生命本体论架构,历时数十年。从逻辑上说,则是由提出“生命”的本体意义,到阐明生命本体之功用,遵循着中国哲学“体用不二”的思维路径而落定。(-)确认“生命”为宇宙万物之本体方东…  相似文献   

14.
张容 《理论界》2009,(2):187-188
生物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作用.本文首先简单阐述生命教育的含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力求拓展,从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等角度分别加以说明表述,最后从教师的言传身教、课堂渗透等方面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本文希望通过对生命教育相关内容的探讨,引导教师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最终促使完整的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5.
系统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几乎都是有机整体,且又都自成系统、互为系统;每个系统都是在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变化发展,并能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系统;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保持一种有序状态。人类社会是一个价值系统。人类社会的价值在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社会是不断进化发展的,并且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总是要从旧社会中不断产生新社会。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贯穿于社会发展运动的始终,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断致力于建设一套化解矛盾的机制,保证我们的社会在矛盾与冲突中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不断地追求更理想的和谐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6.
当下中国社会的诸多社会问题以及道德问题,有复杂的社会原因,转型期社会特有的无序化、个体化、碎片化、价值紊乱、制度管理缺少细节等,就是其相关深层原因。变革转型的过程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各种问题的多发期,在"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中,社会变化就是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的发展过程。同时这一时期凸现的许多问题和矛盾,也和公民主体的觉醒和诉求多样化、个性化有关。事实上在转型期人们的心灵也往往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的提出,到"依法治国"思路的整体构建,表明当下国家上下在社会治理思路方面已进入系统治理、制度治理的语境之中。在强调外在制度建构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人的"心灵秩序"建设及德治引导,要走一条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从革命到改革、专政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成长过程,始终是现代性取向和主导的历史.社会主义宪政在曲折成长中积累了丰富的宪政资源和经验.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系统结合;制定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有序统一;以人为本、保障人权和自由发展内在一致;批判继承、发展创新和与时俱进有效互动的现代性成长经验.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物学的企业生态系统共生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共生是生物体生存的重要方式,对生物习性及其他生命活动都有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对企业生态系统运行中的共生现象进行研究必须以生物共生基本原理为基础。企业生态系统分为对象系统、过程系统与环境系统,过程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十分相似,也要经历共生关系的识别、适应与整合、培育以及产生新能量的过程。而企业生态系统共生运行方式表现为互惠共生、自组织共生和异质共生等特点,其运行模式要经历金字塔式的五个梯度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人不仅是一种现实的生命存在,而且还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超越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类的重要标志.人的超越性主要表现为四重维度:从"生存"到"生活"、从"物质"到"精神"、从"个体"到"类"、从"有限"到"无限".这是人的超越性的主要体现,也是人之为人所不可缺少的生命特质.  相似文献   

20.
刘建 《船山学刊》2010,(1):81-83
常燕生推崇历史与哲学的结合。他的生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生物的,人类历史是按照生物法则演进的,历史本身是一种有机的生命,有其一定的生长发展的过程。民族性是支配历史演进的原动力。生物史观赞成历史一元论,反对二元论及多元论。生物史观的致命弱点在于将比论代替实证,但其用生物学说来理解社会,说明历史文化的变化,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