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现行全日制初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注解已作了不少改进,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和帮助是很大的.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现就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谈点看法,作为今后编写工作的参考.在第五册课本里《捕蛇者说》中有这么一句话:“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后一个分句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差异较大,恰恰书上没有注解,学生就不容易理解,更不容易翻译通顺.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翻译到这个样子:“我这差役的不幸,不如恢复我的赋税的不幸的严重啊.”问题出现后我才告诉学生应该根据古今汉语的不同表达习惯调整语序,  相似文献   

2.
修订本高中语文第四册《阎典史传》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其中的“无虑”课本注解为:“无须计虑就可知道,即不会少于。”(见课本366页注⑥)显然这是把  相似文献   

3.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是《西门豹治邺》最后一段中的两句话。照通常用法来解释,上句中的“以”字就是“用”的意思。那么,这句话就应译成“百姓是可以用来享受成果的。”如照这样译出显然是讲不通的。怎样才能把这句话讲得通呢?我们翻开通用教材初中语文第四册,可以看到课本中对这句话的注解是这样写的:“[可以乐成]可以和他们共享成果。”这里把“以”译成了“和”。为什么在这里可以把“以”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将《祝福》中的“诡秘”注解为“诡诈神秘,使人难以捉摸”。这样注释,既不合该词本义,又曲解了鲁迅的用意,大有辩正的必要。“诡秘”的正确含义应该是“隐秘难测”或“(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诡”是个多义词,除“责、欺谩、诈、怪、异、违、毁、变”等多种意义外,尚有“隐秘、隐蔽”一义。例《〈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相似文献   

5.
《论积贮疏》篇末“可以为富安天下”一句,高中语文课本注解翻译为“(本来)可以使天下富足安定”,又解释了句中两个词:“为,做、形成。富安,指食用充足和政治安定。”大意是不错的,但如果对照原句的用词和造句的特点来看,就值得推敲了。首先,在译文中,“为”字的意思没有得到落实。其次,把“富安”做为一个词来看待,又是使动用  相似文献   

6.
《彷徨·祝福》:“祥林嫂?怎么了?”“老了。”在前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鲁迅全集》注解中,写的是“老了,即死了”。读后总觉得这样注解不十分合适,这本来不注也可以的。但要注有一段话我觉得是应该引用的。《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写道,长妈妈教给他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了,必须说老掉了。”这是小说中鲁镇地方的习俗,大概忌讳说“死”,也略有“惋惜”、“可怜”的意思。如要注解,则可以把两段话都写出来,就象用同义词互训一样。  相似文献   

7.
名词作状语往往比形容词、副词作状语更加生动、形象、精炼,常能用一字而使全句生辉。现行统编中学语文课本对名词作状语的情况没有明确注解,因此也就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状语是附加在动词、形容词之前,对动词或形容词加以修饰和限制的连带成分。状语一般是由形容词、副词、介词结构等充当的。这一点古今汉语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名词可以直接充当动词的状语,这是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在教学中应当特别予以注意。名词充当动词的状语以后,可以起到表示动作行为的特点、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所用的工具、对待人的态度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殷勤”是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即使是现代也还经常使用。由于各家选译选注唐诗宋词者很少对这一词语作注,而这一词语从古到今又有多种含义,从而造成一般读者对之很难准确理解。本文拟从“殷勤”一词的基本含义入手,探究其引申演变意义的脉络,弄清此词在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含义及其对诗歌内容表达的作用,并结合诸家之注释加以辨析,以求得对该诗中“殷勤”一词的准确理解。一、“殷勤”一词古今含义的演变“殷勤“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什么?各家辞书解释不一,为了弄清它的发展脉络,有必要对各家之解释重新加以审视。在《说文解字》…  相似文献   

9.
“好逑”辨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诗该怎么讲?一九五六年七月上海第一次印刷的高中文学课本第一册第三页注解(4)是这么说的:美好的姑娘,君子爱慕她,希望同她成配偶。窈窕,美好的样子。淑女,贤德的姑娘。君子,男子的美称。好,念 hào,爱好。逑,念 qiú,成配偶。这两句,也有人解释为:美好的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依此看来,这两句诗有两种解释。文学课本的编注者偏重于前一种解释,但也未否定后一种解释。究竟如何解释为好,关键是怎样正确理解和辨别“好逑”这两个  相似文献   

10.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介之使”,课本上注解为“一个使臣。介、个。”(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233页注)有些选入这篇文章的名家注本也多从此说。如王伯祥《史记选》中就说::“遣一介之使,派一个使臣,介通个,单独之义。”(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史记选》273页注58)尽管如此,笔者不敢与同,现谨陈拙见如下与持“介”通“个”说的同志商椎。  相似文献   

11.
《左传·宣公二年》:“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教材修订本28页.以下省“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教材修订本”,只写页码.)“倒戟以御公徒”注:“把兵器倒过头来挡住灵公手下的人.”这样注解只是把字面意思翻译过来,没有把“倒戟”准确的含义注解出来,容易使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中学语文课的词语教学大体上有两条途径:一是看注释——看课文附注上的词语解释;一是查词典——从词典上查课本里没有注解的词语。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以上两种途径不一定行得通。有些词语,课文上既无注解,词典上也未收入,如“宽廓”(《听潮》,初中语文第四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也未收入。有些词语,在词典上的解释还不够确切,或不够全面。有的时候,也无法借助课本、词典,如考场应试,路遇询问。因此,还得掌握一些解释词语的方法,找到“点石成金”的手指,才能见石点金,遇词解词,才能防止解词上的“本本主义”,发展思维能力。 解释词语方法很多,归纳起来,约有十种。 一、直观法  相似文献   

13.
从“奏瑟”的误注说到“婉言曲达”法高中语文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对文中的“奏瑟”注解为“弹瑟”(见课本234页注),这是欠妥的。因为“奏”字在这里不是“弹奏”的意思,而是“进献“,“呈献”的意思,与文中“相如奉璧奏秦王”的“奏”字用法相同。况在先秦“弹瑟”多言“鼓瑟”,而言“奏瑟”者盖少见。文中秦王说:“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这里说的“请奏瑟”不能理解为“请(您)弹瑟”,而应理解为“请(允许我)呈献瑟(给您)”。以上两种解释虽同样是秦王要赵王鼓瑟相乐的意思,但照前者理解则是直陈的命令语气,那样说  相似文献   

14.
《论语》"公冶长"篇、"雍也"篇有许多章句在古今众多注解中存有疑义,甚至被误读,对我们研究《论语》及领悟《论语》的思想造成障碍。本文将在质疑古今权威注解(分别基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和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基础上,对此两篇中的一些疑义章句重新解读,以求教于诸位同仁。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上将“直音”和反切都当成注音方式,认为“直音”仅是用同音字注音。但本文通过对《史记》三家注中“直音”的全面分析,发现它有5种作用:说明古今字,系联同音同义词,确定多义词义项,沟通异体字,注解生字读音,从而认定长期以来对“直音”存在误解,借此应当纠正  相似文献   

16.
<正> 历代诸家释“训诂”,有涉及方言的,也有不涉及的。郭璞在《尔雅·释诂》的注中明确地说:“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这就涉及训诂和方言的关系。而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睢》的疏中,只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入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但是此说虽然在字面没有提到方言二字,而在“古今异言”这四个字里,不能说不可以包容方言,只不过是提法笼统,没有强调方言罢了。所谓“古今异言”,可以这样理解:古与古有“异言”,今与今有“异言”,古与今有“异言”。在同代的“异言”里,主要是指方言同通语的差别。这种差别,  相似文献   

17.
“正始之音”一词含义甚丰、用法多样,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皆不止一端,与之相关的“正始”一词亦如是。“正始之音”可以用来表达“魏晋清谈”以外的其它含义,尽管陆游与王应麟曾对此提出过质疑,但却无法改变“正始之音”一词多义的历史现象。鉴于古今学者对“正始之音”一词的诸多误释或误读,有必要重新探其渊源、考其流变。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促织》一文,课本中对题目《促织》的注解仅指出“促织,蟋蟀”。据此,学生只懂得“促织”是“蟋蟀”的别名,阅读课文后才知道内容是写明朝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追求享乐,征集蟋蟀,而使成名一家饱受蹂躏的故事。同一昆虫,“蟋蟀”与“促织”那一个得名在前?蒲松龄为什么不以“蟀蟀”为题,而以“促织”为题?如果教师不作进一步阐述,学生势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9.
互文说略     
“唇枪舌剑”这一成语,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解释为:“嘴唇象枪,舌头象剑。”仔细推敲,此种解释并不妥。因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是“嘴唇象枪,也象剑;舌头象剑,也象枪”,整个成语的意思:形容论辩时言论激烈,针锋相对。类似的错误也见于语文课本,如1984年  相似文献   

20.
一通常说的复指成分,在不同的语法书里,名称和含义不完全相同。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编写的初中《汉语》课本①认为,“用两个词或者词组,指同一样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这是一种复说的表示法。这样的成分叫作复指成分。”并把复指成分分为三类: (一)重迭的复指:有的“两个名词或者词组重迭在一起”;有的“两个代词重迭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