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传佛教的寺院,是青藏宗教文化的源头和孕育地。它凭借青藏自然地理环境的神秘奇特和藏区信众对高原藏传佛教的极至仰敬,创造和催生出众多灿烂辉煌的宗教文化成果和精神奇迹。也正因为此,藏区一些声名显赫佛光远照的寺院的神秘和尊荣,不仅为中国藏区也为全世界的人所注目所崇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大夏河畔的拉卜楞寺,就是这样一座非常有地位有影响的藏传佛教大寺院,在全藏区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名传遐迩的拉卜楞寺藏经丰富,笔者有幸在此工作,并曾涉猎了藏于“丁科尔扎仓”(时轮学院)内藏经全貌。现爰笔记述于下,以供研究者之参考。拉卜楞寺原来不仅有正规的藏经楼(藏语叫“怀姆卓康”),而且有完整的印经院(藏语叫“华尔康”)。据云:原藏经数高达228820余部,藏文经版62000余块;十年浩劫中因藏经楼、印经院被毁,故造成经籍、经版大量流失,后虽经抢救与收集。仅得到  相似文献   

3.
有近300年历史的拉卜楞寺,因其在藏传佛教的传播、发展中起到过不可磨灭的作用而驰名海内外。但是,拉卜楞寺丰富的藏书及其对宗教、医学、艺术、工艺……乃至安多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贡献,却鲜为外界人士所知。拉卜楞寺目前收藏各类图书6万余函,可谓我国藏传佛教寺院藏书规模最大之一。该寺院发展过程中人才济济、大德辈出,为典籍的收集、著作及收藏起了重大作用。同时丰富的收藏为培养具备各种专业特长的僧侣(佛理学者、医增、艺僧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使寺院成为培养各类人才的组织形式。可以说,拉卜楞寺院藏书,不仅在历史上曾对…  相似文献   

4.
印章,它既是历史的见证,是权力的象征,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物资料。在拉卜楞寺看到那些各种质地的印章时,很自然地联想起历代嘉木样活佛在安多地区这块既贫瘠又神秘的土地上,如何利用这种权力来行使自己的政教大权,将拉卜楞寺发展成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藏传佛教中心。虽然嘉木样活佛第一辈至五辈已成为历史人物,然而,他们行使权力的印章却至今保存完好。现就结合藏汉文史料,对嘉木样活佛的寺藏印鉴及僧侣中流传的印章作一简要考述,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5.
拉卜楞寺,在历代檀越河南亲王和历辈寺主嘉木样大师的苦心经营下,逐渐成为藏外最大的格鲁派寺院中心和西北地区喇嘛教最高学府.犹如一所综合性大学,僧侣修习内容包罗了藏族文化艺术的全部学科.音乐,自然是该寺修习的重要学科.它产生的二百多年来,以优美舒缓的色调、典雅肃穆的旋律、鲜明规整的节奏、深沉淳朴的风格,深受安多地区广大藏蒙民族人民的喜爱,具有浓郁的宗教风味和独具的艺术特色.它保留着我国古代藏族民间音乐和清代宫廷部分乐曲的古老风貌,为我们研究安多地区藏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音乐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故本文拟就拉寺佛殿音乐作一初步探讨,疏误之处,请同道师友指正.  相似文献   

6.
藏传佛教,在历史的长河中,随其不断发展蔓延,逐步形成了一个极其庞杂的佛学理论体系。教派林立,卷帙浩瀚,主张各异,底蕴难识。仅就格鲁派寺庙而言,虽系宣扬宗教说理的场所,然而就其修习内容却远远超出了原先限于宗教的范畴。在它身上融集着藏族人民巧夺天工的雄伟建筑;汇集着多少高僧撰著的浩如烟海的藏文卷帙;汇聚着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僧众修习内容包罗了藏族文化艺术的全部学科。拉卜楞寺亦然,它系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在建立以来的270余年中,经历辈寺主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蔓延、逐步形成了一个极其庞杂的佛学理论体系。其理论深奥,仪轨复杂,修习内容广泛,加之各教派主张各异,故底蕴难识。仅就格鲁派(黄教)寺庙而言,其修习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畴。属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在建立以来的270余年间,经历代河南亲王和历辈寺主嘉木样大师的精进经营,业已形成闻思、时轮、医药、上下续部及喜金刚六大学院的修习机构。犹如  相似文献   

8.
一、寻访嘉木样活佛转世资料 嘉木样活佛园寂后三年,以四大赛池为首,召集八大教区头人,经过详细的研究讨论,确定年岁、方向,然后在前世佛灵前抽签,确定具体地点之后,把有关地区的村庄划分为几个部份,由一个大活佛领导,分头去找,寻觅年岁相符的灵儿,登记好姓名,复在活佛、头人会上研究,选出13名,送到西藏,由班禅亲自决定一人,确定后,首先派人向灵童献哈达,第二次派人送衣冠,第三次派人去接灵童,来拉卜楞寺座床,同时接家属来拉卜楞居住。选定吉日、清点和移交财产,包括:房屋、土地、用具、衣服、牲畜等,从此该灵童就成为正式活佛,找寻过程中的开支由拉寺负担。  相似文献   

9.
1925年深秋,一位身形高大、健壮的藏族青年来到古城兰州,频频奔走于甘肃军政各要员的门庭。他就是拉卜楞寺院五世嘉木样的长兄洛桑泽旺,亦即本文的主人公、今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黄正清。军阀称霸拉卜楞遭劫正清伸冤如上九重天民国初年,宁海镇守使马麒拥兵自重,独据西宁,又对拉卜楞垂涎三尺。1916年四世嘉木样圆寂。次年,马麒以谋反罪,派兵攻占了具有200余年历史的安多藏区佛教中心拉卜楞寺,洗劫了寺院摄政阿莽仓活佛的供养地阿木去乎。  相似文献   

10.
佛殿乐作为佛教寺院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受安多藏族人民的喜爱。它不仅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艺术形式,而且在藏传佛教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佛殿乐在拉卜楞地区俗称“道得儿”,即藏语文中的“道得儿”这一名词较早见于《至尊贡唐·丹贝仲美传记》、《金瓦寺目录》、《安多政教史》等著作中。“道得儿”一词多义;如仪仗队,包括香火、伞盖、旗幡、乐队等都称作“道得儿”。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演变为对佛殿乐曲和所实用乐器的总称专用名词,对演奏员称作  相似文献   

11.
拉卜楞寺时轮学院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卜楞寺时轮学院建立200多年来,在推算星辰位置、日月食预报等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所编的藏历,对安多藏区农牧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藏、蒙地区广为应用,有些甚至流传到尼泊尔、不丹和印度等国家。本文拟就藏族天文历算的形成和发展,该院的历史沿革、规模、组织以及修习内容等作一概述。一、拉卜楞寺时轮学院历史沿革时轮学院,藏语全称“丁科扎仓艾奥钦科琅”(S。’咋RI由。货合8。”中【意引,意为“时轮学院容智法轮洲”),系拉卜楞寺六大学院之一,为密宗学院,是专门培养研究天文历算人才的机构。…  相似文献   

12.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该寺规模巨大,与西藏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齐名,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重大寺院之一。整个寺院建筑布局严谨、宏伟壮观、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拉卜楞寺青年喇嘛职业学校创建的背景,第五世嘉木样与学校的关系,学生、教职员工情况,以及作者本人与该校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工艺学”属藏经中五明之一——工巧明。工巧明即言关于技术、机关、阴阳、历数等之学艺。一般分意识和形象两大类。意识工巧包括;如何修得有余湟槃的内明和诗词、音韵、音乐的声明等;形象工巧包括:佛像、佛塔、佛经的建造。亦有工巧三说之论——即身工巧;指绘画雕塑等以手作的一切东西。语工巧:包括经典论著等文字作品和音韵、取曲以及朗诵等。意工巧:包括闻、思、修三个方面和怙主龙树作的八品(基地品、宝品、衣品、树品、男品、女品、大象品等)。拉寺“工艺学”经籍现存放在“时轮学院”三楼的佛殿内,现将这二十八部“工艺学”典籍名称翻译如下: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六大属寺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夏河县境内。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当时为了迎接藏族活佛嘉木样·阿旺宗哲(嘉木样一世)来此地传经授道。僧侣及平民们大兴土木,开始创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宗教寺院。经后人不断扩建维修发展到今天的建筑局面。拉卜楞寺坐北向南,座落于大夏河北岸的山间盆地上。依山傍水,寺南林木葱葱,河水潺潺。远眺琼楼玉宇,棕墙金瓦,廊檐垣壁,香烟燎绕,峰峦环抱之下的拉卜楞寺尤如仙境一般风光秀美,景色诱人。拉卜楞寺总称为“具喜讲修兴旺吉祥右旋寺”,简称之为扎西奇寺“拉卜…  相似文献   

16.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四川师范学院教授李安宅先生所著《拉卜楞寺》一书英文本,已于1982年8月出版于东京。 拉卜楞寺位于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是一座有二百七十多年历史的黄教寺院,规模弘伟,制度严格,若干世代以来培养出不少知识渊博的僧人学者。三十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17.
试述拉卜楞寺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传佛教数以千计的寺院,在历史的进程中,有的败落,有的滞于原状,有的超乎寻常地崛起,如此诸种结果,相关的原因固然较多,但其中政治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嘉木样一世借鉴历史警训,选定毗邻内地的藏区边缘地带建寺立业,实施与中央政府发  相似文献   

18.
林跃勇 《西藏研究》2000,(3):97-102
在清代,拉卜楞寺与官方的交往是相当频繁的。藏汉史料中的一些零星记载表明,当时双方间的联络主要是通过三个渠道来进行的,即理藩院、西宁办事大臣和陕甘总督。本文试图勾勒出它们的大致轮廓,并探讨其特点和历史作用。 一、理藩院 理藩院是清王朝设置的专门办理蒙、藏、回等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关。理藩院的体制与吏、户、礼、兵、刑、工诸部相同,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均由满族贵族出任,另设额外侍郎一人,由蒙古贵族担任。尚书侍郎下设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及理刑六司,分办有关事务。其中柔远司“掌治外札萨克…  相似文献   

19.
喜绕嘉措是清朝后期拉卜楞寺(以下简称拉寺)一位著名高僧,原籍青海蒙古和顾特部河南亲王所属十一达参之一的库畏牧部,蒙古族,生于1803年,卒于1875年,终年73岁。他终生勤学苦修,知识精博,德行高妙,赢得僧俗的虔诚敬信。同时他培养了数以百计的优秀弟子,撰写了不少见解独到的佛学论著,为继承和弘扬民族宗教文化做出了贡献,在拉寺乃至安多地区的格鲁派教法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朝圣是藏族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极其重要的活动之一,它不仅是藏族群众神圣的宗教活动,也是藏族民间独特的习俗,已成为宗教与习俗的结合体。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藏区朝圣主要是从八世纪墀松德赞时期,修筑了桑耶寺,藏族“七觉士”出家,建立藏族历史上第一个僧伽集团以后形成的朝拜佛教神佛的活动,它的目的是超脱生命轮回而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