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德"、"得"伦理倚联关系的现实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得”内含伦理关系,是传统文化价值体现的重要层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德”、“得”伦理倚联关系的现实性存在以及二者关系的相互影响机制,对经济利益最大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关键.生态伦理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中起着基础、先导、推动和制约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生态伦理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阐述了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合理依据,提出了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现代伦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理性主义.它使以情感关系为根基建立的集体型、情感型的伦理文化被以利益关系为中心的个体型、契约型的伦理文化所取代.物与物之间的抽象利益关系统治着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所以对那个剥离了人类生活具体语境的抽象伦理的批判构成了现代伦理学自我反思的重要内容.伦理文化的物化使现代人不得不独立经营并操劳于复杂的世俗伦理之中.现代人若想重新照亮人类的精神世界,就必须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建构一种相互承认的社会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调查以伦理关系的自我、家庭、社会、国家四个维度进行问卷设计,以公务员、进城务工者和青年大学生三大群体为取样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伦理关系领域主要受到四种伦理规定(意识形态、市场经济、西方现代性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产生出认同危机和自由危机.这是全球化、高技术、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伦理关系经历结构转型的重要表征.变革时期伦理关系的主流发展趋势是公私分域的伦理关系之建构以及"新五伦"及其德性的培育.调查和分析建议,新时期我国和谐伦理关系建构的路径是"提升德性"和"完善规范":一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型伦理关系建构中的指导作用;二是由民生道德关注和道德建设来支持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提升公民道德素养,优化社会公德生态;三是完善各种规范体系,提供道德规范所必需的制度性支援.  相似文献   

5.
利益诉求视角下新农村社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村建设要实现农民利益的时空拓展、维度深化、内容系统和序列优化,必须实现农民利益的多维诉求.基于新农村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诉求的价值分析,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改革社区管理模式,拓展农民利益诉求的渠道,创新农民利益诉求的方式,培育农村社区文化,提高农民利益诉求的立体化和系统化,实现农村利益诉求主体、利益诉求内容和利益诉求载体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秩序主要是市场主体通过规则、道德自律或他律来实现,竞争的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保证经济活动的公平、正义和理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主要方面,但也有矛盾和冲突。市场经济的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极其重要方面,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伦理建设是要建构诚信、公正、效率的市场秩序与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分配和经济平等,建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安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和谐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农村法文化的建构分别从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型、实现农村社区由权威性凝聚向法律型凝聚、推动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转变三个层次上实现法律与农村的互动。建构农村法文化应主要依赖于以文化利益作为出发点、以文化动力作为驱动点、以文化和谐作为归宿点的路径选择。在建构模式上应采取有效整合微观、中观和宏观上的农民、农村社区、基层政府这三种力量,分别发挥其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合作互补的创新机制实现农村法文化建构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期的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志雄 《学术界》2007,(3):198-203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要义,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本文在剖析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加大投资力度,多轨齐下,拓宽筹资渠道,强化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开创农村文化工作的新局面;正确处理好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农村公益文化的关系,形成文化合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和谐视域中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雪松 《理论界》2008,(8):141-142
在新形势下,以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为目标,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适应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关键问题是处理好新农村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系,农村传统文化、特色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关系,文化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和谐视域中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文化建设新的生长点、完善农村文化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从新教伦理的角度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原因,从经济和伦理的关系出发,探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其经济伦理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价值建设有重大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解决经济领域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坚持继承、创新的态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政府引导与经济主体参与相结合,加强法制建设,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宜的伦理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涉及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发展机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内容,又是保障。因此,必须把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确立农民在新农村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激活农村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相对于城市教育而言还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其全面发展,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我们必须迫切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乡村文化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文化是一种内卷化文化。所谓内卷化是指一个系统在外部扩张受到约束的条件下内部的精细化发展过程。就此而言,乡村文化与现代化是异质的。但是,中国的现代化既不能消灭农村、彻底城市化,也不可能在乡村文化建设上放弃现代性取向,把乡村建设成独立于现代社会的"飞地"。从反思现代性角度来看,现代性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化,它与乡村文化之间并非决然对立,在文化现代性框架中,乡村文化可以实现其性质与功能的转换。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的关键问题与基本路径就是重塑乡村文化主体。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处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的后端,直接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的客观要求,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广大农村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农业生产社会化,不仅在客观上要求农民养老社会化,而且为实现农民养老社会化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三个来源体现于每个农民领取的养老金中,是农村养老保险社会性的集中表现,也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6.
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沛然  李胜利 《河北学刊》2007,27(5):151-154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创新农村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建立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尤其是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新型劳动者。  相似文献   

17.
王红阳  王俊 《理论界》2013,(12):59-61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充足、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当前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总量偏少、整体质量不高、供给制度不完备、供给模式单一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地方政府重视不够,以及传统的农村文化消费模式抑制显性文化需求等等。我们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应当正确理解和坚持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的主导地位,努力实现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渠道的多元化.尊重农民在文化产品消费的主体地位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已成为乡村宝贵的旅游财富,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已逐渐发展为振兴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的强大促进力。然而,在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复兴过程中,却也受到工业化、城镇化等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内外部冲击,面临文旅产品整合创新不足、产业布局缓慢等与旅游发展融合不畅的复杂困境。鉴于此,该文对乡村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开发融合困境进行具体化分析,并根据面临的现实问题探索性提出文化遗产资源整合规划、保护开发并举等可行性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以期有效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旅游业发展困境,助力二者的良性互动,实现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有效化开发、全方位保护。  相似文献   

19.
传承与弘扬农村传统节日文化,既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繁荣与发展新农村文化的基础工程,还是抢救与保护农村优秀文化资源的迫切需要。农村传统节日文化所面临的主要压力在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加速了它的消失;文化主体空心化,造成了它的断代;腐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侵蚀,导致了它的偏向;城市文化的冲击,影响了它的发展。传承与弘扬农村传统节日文化的基本方略在于,政府要大力组织与主导农村传统节日活动;积极保护与培养农村传统节日文化传人;挖掘与抢救农村传统节日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治理作为西方语境下的概念,运用到中国,必须与中国国情相契合,也就是说必须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社会的治理.中国治理的困境主要存在于农村建设的管理与自治、村干部的行政权与自治权以及村民的分散经营与集体认同的三对悖论中.为此,需要重整国家政府、基层政权与乡村的利益,并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