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殖民主义衰退,文明重心逐渐东移。以跨文化研究为本质特征的比较诗学在20世纪中期以后的兴起和发展,是西方学界的"东方转向"的产物,这意味着文学研究的某种重大转折或某种新的学术范式的确立。东方仅仅是包含了中国而不能等同于中国,在当今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国作为东方多元文化中的一元,所占据的地位和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国内的比较诗学研究基本围绕中西诗学,带有较为浓厚的"西方中心论"色彩,我们还需要向非西方和后发展国家等多方面地拓展我们的比较诗学研究。在跨文化比较诗学研究中自觉推动中国诗学,主动积极融入世界主义诗学话语建构的历史进程,赋予其新的内容与形式,这对于未来中国诗学的学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的类型多种多样,在古往今来的历史过程中,每每以族群和地域为边界呈现出彼此不同的特征.以此为前提,应把人类文明视为复数的可数现象,并在多样对等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和比较.文章以剑桥大学教授Alan MacFarlane题为“理解他者文明”的演讲为个案,对不同族群间开展跨文化对话的意义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3.
翻译不只是一种语际符号和语意层面的交际行为,更多的是两种文化间相互尊重差异、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一个中介。纵观整个佛经翻译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间既有作为他者的印度文化的胁迫式传入,又有作为我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理解,自我完善的需求。正是在翻译中,之于他者的我者对他文化的从拒斥,接受到融入的更新认识和自我建构,促使了佛经翻译的进一步发展,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翻译活动,实现了文化大融合。间性思维在佛经文化翻译中的逐渐彰显,佛经翻译事业也由衰及盛。  相似文献   

4.
文化研究作为一门新学科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本文评介了文化研究在西方社会的发展情况 ,尤其是英美两国将其作为学科发展进入高等教育 ,在理论、方法及内容上 ,为文化研究的不断发展 ,逐步完善所做的努力。文化研究对语言教学产生极大影响 ,成为在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将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叶维廉早期代表性论文《从比较的方法看中国诗的视境》的主要观点折射出叶氏诗学理论体系的侧重和片面之处,其背后有着鲜明的文化立场,体现了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发展之下,跨国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合作当中,彼此的交流与沟通成为双方成功合作的关键,分析了跨文化的概念特征与跨文化翻译当中的语用失误情况,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学理论向何处去?文学理论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的生存方式与发育方向,作为文学理论学科建设与深化的一个迫切命题,已成为目前仍在文学理论园地耕耘的学者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要议题。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文学学,应积极涵养“复调意识”,力求在开放与对话中有所推进;而处于学术生态失衡状态之中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应大力加强文学理论核心命题的研究,力求在深度开采中有所建构。质言之,既追求思想视野的开阔,又追求学术定位的明确,针对我们自己的问题,在开放中有所恪守,在对话中有所建构——应是我们深化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个基本追求。  相似文献   

8.
时间观念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因文化不同而产生差异。文章从时间观念、时间取向和时间的使用等方面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试图避免或减少跨文化活动中的误解与冲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人类诗歌共通之源呢?一个可能的答案是"诗性无意识"(Poetic Unconscious)。诗性无意识是一种以记忆和意象为词语总汇、以无意识的运行规则为语法、在人类的语言产生之前的原始语言,其原型和工作原理仍然存在于现代人的梦境之中,并有遗迹反映在古老的语言如古代汉语和以古汉语创作的中国古诗之中,在现代派和后现代的诗歌中也有表现。由于它仍然遵守的是前语言的表意法则,因而可以说是人类通用的语言。这种语言有着不为种族、语言、文化、传统所限制的意指法则和表意原理,因而可以说是超文化普遍诗学的基础。在当代文艺理论领域,拉康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萨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相结合,完成了使无意识从象征模式到语言模式的转换。如果沿着拉康的思路,以弗洛伊德的释梦方法,结合古汉语的意指原理和中西诗歌的表意分析,探索"诗性无意识"的特征、表意机制和内在逻辑,可以完成从普通无意识向诗性无意识的转换,为建立跨文化诗学奠定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0.
西方各国 porcelain的拼写大同小异,学界普遍认同著名汉学家伯希和的研究 :porcelain的 语源与汉语无关,它源于法语 porcelaine(子安贝),而后者又源于拉丁词 porcellana(子安贝),该拉丁词又 由 porcus(猪)及 pucelage(处女状态)派生。但跨文化研究表明,porcelain是汉语“波斯蓝”的对音,得名源 于中国古代制瓷所用从伊朗进口的色料。历史上,西方人先认识瓷器,后认识子安贝。因而,在西方语言 中,该词先有“瓷器”义,然后再分两个方向演变 :一从外貌、形状的角度,衍生出“子安贝”、“贝壳”、“货 币”、“牙齿”等含义 ;另一从颜色(“青花”)的角度,产生“马齿苋”等词汇。这一研究成果还证实,至少在元 代,我国制瓷用的上等色料确实来自伊朗。  相似文献   

11.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表现比较鲜明,这种文化差异就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化解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交流,增强交际的深入性。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入手,对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进行了细化分析,基于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优化建议加以探索,旨在能尊重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深度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充当的角色与地位日趋多元化,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产物。从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发展变革看,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共融相通的。研究生教育的跨文化比较,就是通过研究不同民族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状况,以探索适合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准确路径。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跨文化比较,着重探讨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之异同点以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研究生教育的差距,从而提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始于现实需求,经过三阶段的发展在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方法、人员构造以及政府社会支持力度上都有了长足发展;中国跨文化研究只有30年发展历程,理论不完善,研究限定在外语语言教学和文化对比上,研究方法还不科学,研究人员极不平衡;中国跨文化研究在期待本土理论构建、多学科相结合和扩大研究视野的同时,强烈渴望体制的保证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理解他者性时应注意文化的3个特征:意义的系统性、主观性、受制于特殊辩证法。全球史受关注可由人类的两个动机解释:一是对普遍观念和理想的长期追求;二是使历史书写更接近科学模式,帮助民族之间超越分歧并共享人类团结意识。跨文化相遇历史研究者需关注3种主体性,以揭示文化双方由各自有关世界、社会和秩序的假设占据的内核,理解他者性常遭抗拒的原因,窥视地方历史与全球史重叠的空间。克服跨文化历史研究挑战的路径在于增强跨学科意识,关注文化差异引发的文化变迁的相互性及空间。任何文化适应都伴有去文化作用。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会比统一化企图更明智,矛盾的价值观将会共存,基于理解他者性的宽容会比同质化的企图更有为。跨文化历史能充当地方历史与全球史之间的纽带、社会之间增进理解的认知出发点,但只有在本土层面才能获取其全部深层意义。跨文化历史研究能弥合个体文化本质上的保护主义与要求其保护结构改变的全球化进程的鸿沟。他者性的注入归化为常态性时便成为文化变迁,因此研究者应审视输出者与接受者的本土层面,以及形成共有意义、协商身份、表达信念、复制价值观、塑造现实和秩序之象征表现的跨文化交际过程。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传播研究历时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既是凝聚文化的载体,又是传播文化的媒介。从文物工作者的解码、编码和不同受众的解码、编码角度研究这一特殊的媒介在跨空间和时间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知跨文化传播不仅发生在不同文化系统的外向传播中,也发生在同一文化系统的内向传播中;不仅具有共时的单面性,还应具有历时的多维性。历时性的定性研究和共时性的定量研究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教师、学生和校长所持有的共同信念,这些信念支配着他们在大学这个特殊环境中的社会行为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对大学校园文化认知具有不同的特点,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与西方相比已经不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对山西太原市五所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和加拿大两所大学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减少学生在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遵循适当的原则,采取多种实用策略渗透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论述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并重点探讨了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西方华裔儿童文学是长期被中国学界忽略的一个研究领域,这一文学群落具有独特的创作宗旨、生态样貌和传播价值,大多聚焦于儿童对族裔文化的认知及成长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其文化书写中往往包含跨界性的文化场域和融合性的审美经验,鼓励儿童构建想象中的东西方文化共同体。对于这一具有鲜明跨国族意识的儿童文学群落的研究,需要运用民族志文化研究、身份理论、差异理论等深入辨析这一群落内部跨文化身份书写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此外,还需要对西方华裔儿童文学及其相关的亲缘文学进行多维度的比较,考察其在文化书写经验方面的相因性与异质性。对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华裔儿童文学的研究,可为全球化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如何拓展话语空间提供借鉴,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