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市民服饰时尚”作为晚明清初奢侈消费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之一,最近数年为海内外明清史家所重视。晚明清初通俗小说中细致描摹了市民服饰时尚的细节和动态过程,提供了探究消费文化与明清通俗小说关系的又一新鲜视角。本文通过对通俗小说的考察,认为晚明清初市民服饰时尚大致历经了阶层模仿、文化模仿与品牌模仿三个阶段,尤其是因印刷经济与通俗文学所助推的文化模仿阶段,赋予了市民社会焕然一新的时尚风貌,也隐约可见作为文化消费品的通俗小说对时尚消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本文结合话本小说与才子佳人小说两种类型小说,就晚明清初通俗小说对时尚消费文化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明清之际“天学”思潮有两个彼此独立的源头,分别是中晚明阳明学宗教化思潮,与外来的天主教思想。黄宗羲《破邪论》主要是针对前者所引发的明清之际“敬天”思潮而撰写的理论辨析著作。当前学术界相关研究多将黄氏文本放置于天主教思想背景中讨论,造成许多误解。《破邪论》对昊天上帝、魂魄与精神观念进行了批判和清理,展示了黄宗羲“天学”思想的特出之处,即在历史文化(经史)之中展现性命之学的超越性。这种新思想代表了阳明学派的心学发展由此摆脱过度宗教化(伦理化)的限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获得了在真实的社会政治世界中开展自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丰吉先生是新安晚报著名记者,见闻广搏,学识丰富。与苟洞先生相识后,对《金瓶梅》作者之考证发生浓厚兴趣,遂悉心研究,殊为难得。 相似文献
4.
1930年,一部名为《不怕死》的美国影片在上海租界放映;未久,就因内容辱华而遭到抵制,民族主义情绪激荡起的斥责之声纷纷指向影院及影片。商人在民族主义大潮中处境尴尬,但举动并非消极。他们左窥右探,一面极力规避着民族主义运动带来的风险,一面又巧妙的因势利导,回应着民族主义运动的冲击。大潮之下,政府亦积极介入,它意欲引导民族主义运动,当然有其目的与指向,但以利用一言而概之或失同情。在时代激荡的大环境下,政府的理性与因民族主义而起的激情相互交融,故其行动亦在如此混沌、复杂的情感中展开。与此同时,那些疏离民族主义运动大潮、只想在影院开怀大笑一场的民众,多被指斥为麻木不仁。舆论对民众的指责,一方面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多歧性,一方面也表征着民族主义运动的压迫性。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文本解读较为重要的视角。《关雎》作为《诗经》首篇,历来是儒家经典释读的批评对象。在归纳分析儒家阐释《关雎》经典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为视点,剖析《关雎》文本所蕴藉的文化内涵,进而可以总结文化批评理论的具体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6.
7.
对于陈子昂在初唐诗歌中的复古之功,罕有学者从明清诗论中对其古诗的不同评价来予以探讨。明清诗论中关于"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的争论包含着对"古诗"标准与审美风范认识的分歧。初唐五言古介于"宋齐之政"有其具体的创作背景;陈子昂效仿汉魏古诗,在界分初唐五言古、律体调方面的努力意义重大;唐代五古风貌的形成与陈子昂及其同时代诗人宋之问的复古径路关系密切;陈、宋在五古创作上都把握了古诗无论句式散偶均应以散叙意脉贯穿的原理和抒情直白、曲折尽意、不避繁复、结构多变的特征,综合了汉魏到宋齐古诗的各种艺术经验并融入了近体诗的某些特点,使古诗的表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包容和自由度。唐代五古也因此形成了不似汉魏古诗而自"有其古诗"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的“正邪兼赋”说与正面人物塑造李庆信如果说写人是小说叙事的中心环节,那么,塑造正面人物,在小说创作中往往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正面人物在一般作品(侧重讽刺暴露或抹去了一切理想光采的作品除外)中,不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直接关涉到作品的... 相似文献
9.
晏子衣麋鹿之裘,是其节俭的一种表现,后来注家不了解当时鹿裘作为下品之裘的地位,而试图以儒家舆服等级制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其说难从。《晏子春秋》与三《礼》时代大致相当,但彼时礼制变化剧烈,三《礼》内部不能一贯,《晏子春秋》兼具史书与子书的双重性质,这些因素使得二者礼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形态。《晏子春秋》中对于礼制的记录和探讨,不仅可以印证儒家礼制,更可以补其不足,可视作先秦儒家礼学向两汉经学(尤其是齐学)礼学的过渡环节,影响到了后来儒家某些重要礼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中叶以后通俗小说在民间广泛传播,使民众运动在思想资源、斗争策略及行为方式等诸多层面受到了它的深刻影响。官方在平叛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小说"诲盗",从而导致小说禁毁在明清两代趋于法律化与常态化。而一些有识见的官员与士人则从中看到了小说的巨大社会影响力,一改过去鄙弃小说的态度,积极参与小说的批评与创作,试图将小说创作引入封建伦理思想的范围之内。在这种双重作用力的影响下,小说创作发生相应变化,往日的艺术活力日渐销蚀,走上了庸俗化的发展轨道。迨至晚清,维新人士在民众运动的潜在影响下——基于传统小说负面效应与巨大魔力的历史记忆与想象,加之域外小说"正面效应"的直接刺激,发起了"小说界革命"运动,开启了中国"新小说"的纪元时代。民众运动与小说的这种互动关系,是明清时期小说发展演变的重要特点,为其他民族国家所罕见,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曾昭聪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词目是辞书中被解释的对象,明清俗语辞书收录词目的特点一是“字”、“词”、“语”兼收,二是“词”“语”为主,“词”占重头.从明清俗语辞书“语”“词”兼收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认为辞书编纂中“语”“词”兼收与“语词分立”是可以并存的,明清俗语辞书的“语”“词”兼收现象不能简单地判为不足. 相似文献
12.
“民胞物与”思想的性质及其文化溯源——兼论“仁爱”发展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胞物与”思想是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的博爱思想,其理论基础是天人一体、自然社会同构的宇宙本体论,其理论特色是理想的博爱思想与现实的宗法观念的结合兼容。从文化史考察,“民胞物与”思想来源于齐鲁文化的原始精神“仁爱”,由于仁爱思想内在方法论的作用和外在哲理化思潮的推动,最终造成了“仁爱”思想向“民胞物与”思想的发展。由此亦可知,“仁爱”中的宗法性并非全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13.
宋辽金对峙时期,宋人自称"中国"、自称"正统",辽人和金人也自称"中国"、自称"正统"。元人自从议修辽、宋、金三史之始,就围绕着辽、宋、金的"正统"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辩,直至元朝末年,才由脱脱确立了辽、宋、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修史方案,承认了辽、金的正统地位。此后,有关辽金"正统"问题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刘浦江认为"明代士人普遍否认辽、金正统","彻底颠覆宋、辽、金三史的正统体系",与史实相去甚远。明代确实有人试图通过重修《宋史》,颠覆辽、宋、金三史"各与正统"的"正统体系",否定辽、金的正统地位,但并非是普遍否认辽、金正统,这从明代官方未支持有关重修宋史的建议,并由国子监主持刊行包括《辽史》和《金史》在内的中国正史"二十一史",以及"二十一史"在明代的广泛传播等方面就能看出来。它说明,试图否认辽、金正统一派的观点并未为明代主流正统观念所采纳,主流观点仍然承认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宋、辽、金三史的正统体系"并未被颠覆。也说明,逐渐强化"华夷之辨",并按照"尊夏贱夷"思想区分正统和非正统,并未为明人所普遍接受。而逐渐淡化"华夷之辨",倡导"华夷一体",才能从一个侧面彰显出近千年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4.
共时性法则是荣格在中后期对潜意识等共时性现象的研究中形成的一个重要创见。荣格认为它是与自然因果律相对应相的自然法则 ,即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事件的意味深长的巧合 ,其中包含着某种并非意外的或然性的东西”。《易经》思想是共时性法则的集中体现 ,是解释共时性现象的原则 ,而“道”则是共时性法则存在的形上根据。荣格汲取中国古代《易》、“道”思想并对之进行了分析心理学的改造 ,从而建构起了其心灵的形上学 相似文献
15.
“新乡贤”是指当代乡村社会中有德行、有才能、有威望,热爱乡村并且奉献乡村的贤达人士.在二十年来现实主义题材的乡土小说中,就涌现出了许多书写“新乡贤”的作品.这些作品对“新乡贤”的生成路径、现实困境以及蜕变的可能与轨迹都做了细致的揭示,既有理想的建构、理性的审视,又有冷峻的批判,表现出多元化的创作立场与丰富的叙事面貌.“新乡贤”叙事的意义不仅在于塑造了新的农民形象,而且对于当下乡村发展与文化建设而言,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文化元典,蕴藏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如“太和”、“中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文化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而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及古今两种文明的差异。凡此种种,对我们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28年,面对张学良7月推进的东北易帜,日本出台了《满蒙时局措施方案大纲》,在规定武力阻止南京国民政府“武统”东北的同时,企图趁机解决所谓“满蒙悬案”,并以武力威胁达成首阻易帜的目标。8月上旬,日本政府又通过特派林权助等途径,以武力威胁再阻东北易帜。此间军部与外务省已就当张学良不予合作时将以武力侵略的方针逐渐达成共识。此后,张学良暗中推进和谈,于12月底决然易帜。日本由此判明张学良对日积怨极深,以首相兼外相通过驻奉总领事正式警告张学良的形式,表达了一旦东北做出“侵害”日本既得权益之举,甚至在其扩大“满蒙权益”问题上若不予合作,日本就将动武的政策方针。此实乃日本政府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宣言书,故所谓“关东军独走说”实属片面。 相似文献
18.
"西学中源"说是甲午戊戌时期流行的一种讨论中西学关系的观点,王仁俊的《格致古微》即为其代表。该书以"表古籍之微,发西学之覆,将以严华洋之辨,大中外之防"为宗旨,既要沟通"古籍"和"西学",却又同时区分中西,本身即潜藏着悖论。从中西学异同的视角看,"西学中源"说不仅关涉促进或阻碍西学引进的问题,更是一种介于中西相通和中西相异之间的独特认知,既暗含着中西学本质上的贯通,又强调二者现象上的区别。在近代思想光谱中,"西学中源"说有其独特的位置,既不同于严复所主张的中西各有体用,也不同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证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学的尝试,还异于张之洞以中西之别为基础的"中体西用"之说。它反映了一种以中学为主的融通中西的努力,这种努力在中西竞争的一面日益彰显时逐渐退隐。 相似文献
19.
清代沈德潜以风格作为编选诗集的准的之一,对诗人作品的分别去取和品评裁定都产生了直接影响。文章将零星散布于《唐诗别裁集》中的序言、凡例、点评等评论性文字进行细致梳理,综合《唐诗别裁集》前、后两个版本关于代表性诗人诗作的选评情况,并与《唐诗正声》《唐诗品汇》和《古今诗删》等唐诗选本相比对,从而推演出沈德潜的五律风格升降轨迹,并深入探讨沈氏以风格选诗的得失。 相似文献
20.
先是《出版大崩溃》,后又有《出版大冒险》,都是日本人写的,据说很轰动。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柳斌杰给中译本写序,说前者是“病情诊断”,后者乃“治病良方”。我不知道日本的“良方”能否对中国的症,但中国的出版业有病,这一点很多人都承认。只是病根在哪里,问题有多大,能否药到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