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它扬弃了抽象人本主义发展观和单纯物本主义发展观,科学阐释了"人"与"物"的辩证关系,分析了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物役性"现象及其根源和消解路径。马克思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中国四代领导人的发展观如何演进?党的发展观共经历了哪些阶段,演变出了几种基本形态?建国60年到底在发展观上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另一方面,许多研究在关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发展观的定位和评价、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态度等方面尚存在着种种缺陷。本文认为,建国60年来,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变迁经历了五个阶段,产生了四次重大转变,是一个逐步从空想走向到科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的辩证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发展观研究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考察分析了传统发展观及其弊端,新发展观的提出及其主要特征;其次简要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并揭示其现实意义;最后论证分析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社会辩证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魏恩政  解芳 《东岳论丛》2005,26(3):80-83
传统发展观又称工业文明的发展观,是指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或仅仅追求经济增长的一种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有其显著特征。传统发展观带来了一系列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突出表现在环境和资源等问题上。随着人类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产生了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标志着中国与旧发展观的决裂。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发展观的主体新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久强 《学术研究》2002,1(2):31-34
人类要走出困境,需要自觉的主体精神的觉醒,并且要将这种自觉的主体精神具体化为指导人类发展的实践理念,即形成合理的合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观。新的人类文明发展观,是以自觉的主体性为其哲学内核的,它要求主体性的自觉弘扬,要求人类理性的合理运用,要求用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要求以更新了的自觉的人类中心意识、人类主体意识去寻求自由之路。本文从主体发展观、理性发展观、类发展观和新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四个方面来阐述新的发展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发展"是一个历史变迁中形成的概念.从宏观层面上说,发展一般是指国家或社会由落后向先进、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发达向发达、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转化的进步过程.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发展观依据人们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大体上表现为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四种演化形态.科学发展观具有迥异于以往任何发展观的崭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发展价值的规定性、发展内涵的人本性、发展目标的整体性和发展路径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7.
侯作前  潘爱叶 《齐鲁学刊》2004,42(1):147-15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发展观的转变,树立全球发展观、竞争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创新发展观和平衡与不平衡相结合之发展观。为适应小康社会的新发展观,税法必须做相应改革与调整。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观取代传统发展观表征发展观的历史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学的自我批判构成发展观转型的重要思想背景:经济学对“理性经济人”的反思为发展观矫正目标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持,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发展经济学的演变为可持续发展观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而发展观转型的深层基础则是西方哲学的范式变革:当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消解为可持续发展观奠定了存在论基础,对人的全面研究为可持续发展观把人自身确立为发展目标提供了强大支持。  相似文献   

9.
当代发展观经历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四个阶段 ,在关注人的层面上 ,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过程 ,分析指出人本化趋向是当代发展观演进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从以发展为主题的发展观,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这三大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