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2月10日,在张文质、李华、姚春杰等老师的倡议、筹划下。福州“1+1”读书俱乐部在福建师大附中正式开班。“1+1”读书俱乐部(http//blog.edu11.net/?136),也就是每一个成员建一个博客,一个月读一本书。  相似文献   

2.
诵读法是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书声琅琅,“口舌成疮”.反映了古人读书的认真,刻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然后知音,观千剑然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古人早就懂得多读熟读的意义.也道出了诵读文章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施敏 《今日南国》2014,(9):35-35
我的小学和中学是在乡村学校度过的.那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情了,那么遥远,又仿佛就在昨天。 堡镇是崇明“桥、庙、堡、浜”四个大镇之一,下辖18个村。为了方便村里的小孩就近读书,每三四个村建有一所学校。我们读书的永和村学校由小学和中学组成,前后共有三排教室,一面围墙.合成一个大大的“口”字。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 《社区》2008,(17):14-15
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说破读书本质,“心灵”而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书一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天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账簿;或为做相土,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  相似文献   

5.
1连词范围的争议吕叔湘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连词也有范围问题,一方面要跟有关联作用的副词(又,越,就,才等)划界,另一方面要跟有关联作用的短语(一方面,总而言之)划界。”史有为在《呼唤柔性———汉语语法探异》中指出:“连词和介词的界限,连词和副词的界限,的确是连词的两大问题。”胡明扬在《现代汉语词类问题考察》中指出:“比较麻烦的是副词,特别是语气副词和关联副词和连词的划界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连词虽是一个封闭的类,然而它也是一个复杂的类,其范围难以确定。张静认为“越...越...”、“…  相似文献   

6.
陈漱渝 《社区》2011,(32):4-4
读书要博中求精,勤于思索.持之以恒,把“有字之书”(书本)和“无字之书”(实践)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这些读书的基本经验前人早已总结,不必我再饶舌.这里主要谈谈我自己的一点读书体会。  相似文献   

7.
散木 《社区》2012,(35):4-5
“延安五老”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由于时代的关系.他们都曾经历过传统的教育.又领受了“西学东渐”的过程,而热爱读书是他们共同的兴趣,通过他们的著作和日记,我们可以领略他们读书的经历,以及他们的学风,甚至是读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楠子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一次,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儿在咬钩之后,通常因为刺痛而疯狂地挣扎,越挣扎,鱼钩陷得越紧,越难以挣脱。就算最后有鱼能成功逃脱,那枚鱼钩也不会从鱼嘴里掉出来,因此钓到有两个鱼钩的鱼也不奇怪.在我们嘲笑鱼儿很笨的同时,阿德勒却提出了一个相似的心理概念,叫做“吞钩现象”.  相似文献   

9.
刘荒田 《社区》2012,(35):57-57
越是老下去。读书越难以进入沉酣之境。究其原因,曾经沧海.阅世深,神经麻木了,一如老兵油子看到战场上的尸体。是一:难以找到震撼心灵的奇书,是二。木心先生的《即兴判断》一直置于案头,我每天都读一点。好在它冠名为“即兴”,也就是“随便写”的意思。我以“随便读”来回应,似无不敬。读到对“仰视”的解释——“倒过来的鸟瞰”,我如同遭到电击似的,浑身一悚。  相似文献   

10.
古人曰:“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人,终当求所以出。”这是读书之法,习作之法也应如此。要想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在其头脑中“体悟”出一个鲜活的生命情景,才能最终达到透脱运用写作技巧的目的。为此,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我初步探索和尝试了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即“体悟式”习作教学模式。经实践活动的尝试、感觉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涛 《社区》2011,(5):16-16
在这个“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不读书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被淘汰.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让我们来共同品味一番王国维读书“三境界”。自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  相似文献   

12.
晟肱 《社区》2009,(14):7-7
曾国藩。清代名臣。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f1811年1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别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不被松。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曾固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相似文献   

13.
卜大道 《社区》2009,(8):10-10
加藤周一写了《读书术:快捷有效的读书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在这本书里,加藤周一别开生面的推荐是“不读”的读书术——以“不读读之”,这对那些日理万机的同志最有实用价值,但加藤周一心里想到的却是年轻女子。他说,年轻女子都希望自己不仅美貌,而且还要像是一个知识女性。但一个女子如果花太多时间读书,那就没有时间去化妆了。因此她们尤其需要掌握“不读术”。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长北小幺 《社区》2009,(20):63-63
为给社区读书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表达对社区干部组织居民读书的诚挚敬意,推动读书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本刊向全国读者征集稿件。征稿主题:“我(家)与读书”“读书心得”“我为居民读书忙”稿件体裁为记叙文。要求内容真实,主题突出,叙述生动,条理顺畅,文笔清新。字数在1500字以内。  相似文献   

15.
培养人才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每种人才培养都离不开读书活动。作为高校图书馆来说,如何把学生的读书活动与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谈一点粗浅体会。一、读书活动与人才培养的关系1.读书活动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读书是获取知识信息、增长智能和培养个性品德的重要途径。要成就人才、要获取知识,就离不开读书。古人有“下笔千言,思接万里”就是博览群书的结果。杜甫有“胸藏万江凭吞吐,笔下千钧任自张”的深厚功底与“读书破万卷”息息相关。培根在其著作《论学问)中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的益处:“史鉴使人…  相似文献   

16.
李学举 《社区》2005,(6):4-6
2005年3月1日,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表彰暨学习型社区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活动组委会主任、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活动组委会副主任、中央文明办副主任翟卫华,民政部副部长陈杰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雷元亮。出席了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建设兵团.民政厅局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获奖单位和获奖个人代表等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向“全国十佳学习型社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全国社区文明风采电视大赛获奖单位”获得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牌,交流了经验,并宣布了第三期活动的启动方案。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如何取得实效?从长期的改革实践中我们悟出;要真正提高教学实效,不仅要重视教法研究,而且要重视学法研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学的本质是学习”,“先生责任不在教”,“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可见,研究学法,不只是让学生学懂、学会了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 一、教学生“会读书”。 读书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教学生读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把握课文的大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知识点。 “会读”实质上是一种能力转化为读书的方法的技巧,它的前提和基础应是通读和读懂。所谓“通读”,就是学生根据教师列出的提纲,阅读相关的实例材料和指定的课文段落,了解大意,增强感性认识,形成朦胧印象。通读以整体推进,它反映的只是实例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属于读书的初级阶段。所谓“读懂”,是根据通读的感知印象,对重要的观点、原理再进行重点的、理解性的阅读。属于读书的中级阶级。 学生光停留在通读、读懂上还不够,还应该上升到“会读”境地——读书的高级阶段。学生读书的方法越科学、技巧性越强,越能在最短的时间掌握知识的要领,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反之,学习效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18.
艳洪 《山西老年》2013,(12):22-22
徐特立青年时就酷爱读书,他认为读书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会之理”,壮年时他有一个“十年破产读书计划”,  相似文献   

19.
古风 《社区》2013,(2):10-10
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惟书有华、秀于百卉”,如果忙碌浮躁的现代人多读书,无疑会增添一份清雅。 清雅的气质来自于书香熏染,发源于腹内诗书,是一种内在气质自然流露.是内心学养情怀外在彰显,更是良好道德修养的一种体现。书卷气形成于博览群书。得益于孜孜不倦地读书.在饱读诗书后形成的一种气质。“书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书是一扇通往大千世界的天窗,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到世界各地美丽山水、风土人情,开阔视野,积淀底蕴:书是一个时间穿梭机,  相似文献   

20.
海马 《金陵瞭望》2009,(12):70-70
何为“人文精神”? 这是一个新词.《双语词典》里面是没有的。而且。它是典型的“中国制造”。它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学者陈晓明等人的文章《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该文引发了那场著名的关于“入文精神”的大讨论.或者说,中国当代思想史上一场“大混战”。但是.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湿战”之后.除了产生了几个学术明星之外,似乎并无什么结果。“人文精神”终为何物。反而是越辩越模糊,从糊涂开始,以糊涂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