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百年前,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抨击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住宅缺乏现象,尖锐地指出:“今天所说的住宅缺乏现象,是指本来就很恶劣的工人居住条件因人口突然涌进大城市而特别尖锐化。”这个问题“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具有急性病的形式。” 时间过去一个世纪以后,同样的问题却出现在社会主义中国的许多城市里。据统计,1978年,全国城市平均每人居住面积仅为3.6平方米,缺房户占城市总户数的三分之一,而现  相似文献   

2.
目前,沈阳市的住房已出现严重的紧张状况,尽快地改变这种紧张状况,对于密切党群关系、发展安定团结局面和调动全市人民群众搞四化的积极性,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在研究沈阳市住宅建设中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下述三方面的探讨性意见。(一) 住宅缺乏是长期形成的,回顾建国以来的历史,不仅使我们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且也能使我们看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它的迫切性。建国初期,沈阳市的住宅问题解决得是比较好的。那是因为:党和人民政府为了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从1950年1958年共拨款三亿多元,新建了三百五十多万平方米的职工住宅。这些住宅占原有住宅面积的39%,加之当时城市人口没有现在这样多,虽然住宅也感不足,但没有出现紧张状况。从六十年代初期起,住宅缺乏现象开始显现出来,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沈阳市的住宅日趋紧张,这首先表现在按人平均居住面积过低:  相似文献   

3.
住宅问题是一个比较具体的经济问题。恩格斯说:“要知道接近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关系的第一步就是研究这些关系,考察它们之间的实际的经济联系。”本文就城市住宅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发表一些看法,并与本刊1980年第6期所载《解决城市住宅问题的设想》一文讨论。  相似文献   

4.
近一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住宅商品化的发展,城市住宅个人所有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想就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谈一点个人不成熟的见解。一、城市住宅个人所有的含义一般地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住宅个人所有,主要是指通过商品等价交换和个人集资建房等形式使城市居民个人象拥有其他生活消费资料那样拥有和使用自己的住宅。  相似文献   

5.
<正>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四个主要方面,居住条件的好坏是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过去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对于建造住宅,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重视不够。因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镇的人均居住面积从解放初期的4.5平方米下降到1976年的3.6平方米。这意味着,在解放后的27年里,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为恶化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举行以后,城镇的住宅建设开始加速进行,成绩巨大,有目共睹,但由于过去“欠账”太多,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一时难以根本改善。城  相似文献   

6.
新的时期已经开启,新的城市化浪潮正在兴起。值此之际,我们更应当对城市的根本问题进行清楚地梳理和阐述,以免走入误区。实际上,近些年我国各类城市都有不凡的发展业绩,日新月异、快马加鞭的发展速度令人称奇。但其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还是令人担忧的,许多城市的导向和战略已经偏离了城市的根本目标,诸如城市经济失衡、产业脆弱不支、产业结构的雷同、城市盲目的扩展、城市环境恶化、城市记忆的消失等弊病凸显。那么,城市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未来以什么主导城市发展?什么样的城市最具价值呢?也许,美国的一项城市幸福指数调查可以揭开这一问题的一角,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住宅开发成本决定着住宅价格的高低,影响着居民的购房能力,制约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开发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严把源头,开发企业要高度重视住宅建设用地的征办和住宅设计工作,从投资形成之初就要进行严格控制。当设计方案完成后,作为开发企业应召开项目设计经济论证会,组织有关专家参加设计方案会诊,对设计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全面论证,集思广益及时发现问题,提前控制设计变更,确保设计方案在施工中能顺利制作完成,使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目标得以实现。严把材料采购,材料成本的节约是降低住宅项目成本的关键因素。只有抓住这一关键因素,才能有效地降低住宅建筑的成本。在采购材料时一定要坚持比质量、比价格、比运距的原则,为企业采购价廉物美的材料。此外,应根据市场供应和施工中对材料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严格执行工程招标,开发企业主要是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施工队伍,这也是国际通行的方法。这就要求开发企业在选择施工队伍时,一定要采取名副其实的招标方式,否则难以选优,当然也就无法保证项目质量和降低消耗。另外,在招标过程中,还必须严格遵循工程招标工作程序,排除各种干扰和人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工程招标有利于加强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也有利于开发企业控制项目质量、工期和建筑成本,同时还便于开发企业实施项目管理。发挥内外监管作用,开发企业的工程部门应积极的协调工程监理部门发挥自己的作用,监理部门受开发企业的委托,以权威的第三方身份监督工程承包合同的履行,协调解决双方权益纠纷,防止各种不规范行为,有效地控制住宅项目成本,保证住宅产品能按期、按质完工,以取得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一“衣、食、住、行、用”,“住”是人类五大生活要素之一。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对住房问题是重视的,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据统计,从1949年至1982年,国家(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住房的投资额达八百一十多亿元,建成住房八亿四千五百八十一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住宅是商品住宅制度的改革方向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把传统产品经济模式下的住宅制度改革为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住宅制度。具体说,就是走住宅商品化的道路。为此,在住宅制度改革问题上,必须研究和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住宅的商品性质。 (一)在传统的产品经济模式下,不承认住宅是商品,其特点是:第一,在住宅的生产环节上,住宅生产单位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而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第二,在住宅的交换环节上,以直接的产品分配取代了住宅的商品交换,否定等价交换原则;第三,在住  相似文献   

10.
一、城市贫富的鲜明反差 目前我国的城镇居民,如果按收入水平来划分,可分为四个大的阶层:一是小康层,人均全年全部收入在2500元以上,这部分居民约占城市总人口的10%;二是宽裕层,人均全年全部收入在1500—2500元之间,这部分居民约占城市总人口的30%;三是温饱层,人均全年全部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这部分居民约占城市总人口的50%;四  相似文献   

11.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有两个需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一个是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问题;一个是政府职能的转换问题。这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制约,特别是政府职能的转换,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前提条件,具体地说政府如果不简政放权、实行政企分开,国有企业就不可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可以说,转换政府职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快速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住宅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使大规模农业人口从农村迁移、流动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化人口,这一群体如何在城市得到长期固定的住所,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以廉租房为主体的公共住宅保障政策。妥善解决城市化人口的居住问题,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14.
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针对住房短缺问题所作的论述,含有丰富的法律思想,涉及法的起源、法学的产生、法与社会物质生活的关系、正义观念等问题,对其论述的梳理和把握,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对当代法学理论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面对外来的强势文化,如何从本土走出新的住宅景观风格,对于河北省城市建设、特色文化的保护利用、让居民回归本有的居住文化等内容,都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走向新的住宅景观,用本土文化提供不竭动力,奠基浑厚底蕴。  相似文献   

16.
七月中旬,武汉市房地产管理局和本刊编辑部共同邀请有关部门和经济理论界的同志二十余人,就城市住宅问题开展了一次学术讨论。到会同志认为,造成城市住宅十分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由于我们过去对住宅的性质在理论认识上十分模糊,对住宅问题几乎没有进行研究讨论,因而没有认识到住宅也是商品,习惯于认为公房只可出租,不能买卖。似乎一谈买卖公房,就成了资本主义。这样就一贯地把住宅视为福利事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建设住宅的投资不要求收回,房租也不与房屋的价格相联系。这样既不能通过出售一次收回投资,也不能通过房租逐次  相似文献   

17.
城市住宅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正确认识和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这个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住宅问题的理论是很必要的。现在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住宅问题的论述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甚至认为已经过时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住宅问题的很多论述,由于其高度的科学性,不仅有着历史意义,而且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加速 2 1世纪现代住宅产业的历史进程中 ,房产开发商要“以人为本” ,创建“现代住宅生活系统”。“现代住宅生活系统”的提出基于经济、社会、城市、科技、文化等五大现实背景和逻辑前提 ,要实现“现代住宅生活系统”必须超越三种模式 ,实现三个转变 ,并建构建筑、生态、安全、讯息、商贸、服务、管理、文化等八大子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一、住宅商品化的目标模式住宅商品化是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住房基本上是沿袭国家包分配的供给制遗风,所以国家在居民住房上的财政补贴越来越多,包袱越背越重,居民对国家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私人购房、建房的积极性几乎等于零,而住房的紧张成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十分敏感的“尖端问题”,住房的经营管理处于一种不良循环之中。由于实行住房的分配制,使原来是商品的住房成了福利,甚至在某些地方成了权力的象征,远离了商品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住宅具有商品和福利二重属性。商品性和福利性统一于住宅体中不可分割。住宅是商品,这由以下原因所决定:首先,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仍是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进程决定了现时的住宅生产仍是商品生产。其次,住宅是一种长期耐用的消费资料。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而不可能实行生活资料的按需分配。再次,我国公有制的程度还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