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以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理论为起点,关注经典艺术边缘化和大众文化兴起的审美悖论,探讨艺术创造转化到资本化生产的过程,并以此分析为基础进一步讨论文化工业的产生机制以及大众文化的兴起。  相似文献   

2.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重心就是对谎言的批判,对文化意识形态的倒退的批判,通过这些批判的实践拨开大众文化具有的虚幻伪装,冲破它的压抑,并揭示出真正的文化艺术所具有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使文化艺术能以不妥协的姿态对抗现实的不合理,以摧毁现实的物化逻辑和文化意识形态的操控。  相似文献   

3.
自法兰克福学派提出文化工业理论以来,文化工业理论经历了从意识形态属性向产业属性的转变,这一变迁虽然拓宽了文化工业的基本内涵,在文化工业与日常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但是文化工业理论逐渐丧失了批判的锋芒,面临中性化的危险.文化工业理论内涵的变迁并未实现批判—自由之路的转变,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文化工业依然没有摆脱宏观权力结构的控制.因此,保持文化工业理论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之间的张力仍然是必要的,在批判、反思、重构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工业既启迪民众又服务世俗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该文是阿多尔诺于1963年撰写的再论文化工业的重要文章。他指出,为了避免"大众文化"的通常诠释,必须用"文化工业"代替"大众文化"概念。大众文化,即文化工业并不是从大众自身中自发成长起来的、服务于大众的通俗文化,也不是大众艺术的当代形态;而是为大众消费量身定制的、并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消费本身的文化工业产品,是技术化、标准化、商品化的娱乐工业体系,具有重复性、齐一性、欺骗性、辩护性、强制性等特征。尽管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填充人们的生活,但本质上是为了经济利益(即利润)而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因此,它试图通过人为刺激的虚假消费满足给人们带来虚假幸福,但最终成为一种消除了人的反叛意识、维护现存社会秩序的意识形态,从而阻碍了个性的形成发展和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5.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者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到了“文化工业”这一重要概念。指出当代资本主义文化丧失了创造性和审美性价值,沦为商品而存在,并已成为资本主义对意识形态展开全面统治的工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中,我国的文化不受资本的压迫,属性上显然有别于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西方“文化工业”理论的合理成分,对当前我们正确认识与处理文化的思想性与商品性的关系,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作根本导向,在法治引领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开创了大众文化批判的理论先河,被学术界公认为研究"文化产业"问题的起源。尽管阿多诺是在否定的层面上来阐释技术理性统治下的整个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但是阿多诺关于文化与工业、艺术与技术、文化工业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论述,对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实践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国应在文化改革创新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注重实现经济效益与思想价值相统一,注重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的导向作用和文化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7.
阿多诺以否定辩证法和启蒙辩证法为基础,从思想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揭示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文化工业出现的必然性及其堕落为一种标准化商业化的工业制作的实质,从这一立场强调了真正的大众文化应该是对人们真实需要的解放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阿多诺以否定辩证法和启蒙辩证法为基础,从思想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揭示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文化工业出现的必然性及其堕落为一种标准化商业化的工业制作的实质,从这一立场强调了真正的大众文化应该是对人们真实需要的解放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以现代传媒为载体,以产业化方式进行生产,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构成了意识形态的大众读本。大众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对社会产生影响,它的产生具有历史合理性,它打破了文化精英阶层对文化的垄断,并具有娱乐功能。但是,大众文化是非个性的文化,并且它还导致了消费者人格的片面化、同一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因此,我们必须对大众文化进行积极引导,使其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合作出版了《启蒙辩证法》,对现代理性及其启蒙作了深刻反思和否定性批判。阿多诺在第二章"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对文化工业作了详尽分析。文化工业即是在文化领域采取工业化的组织形式,具体表现出标准化、技术化、商品化的特征,并进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文化工业产生及发展的现代性根源。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考察了“文化工业”这一关键词在中国的变迁过程.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中国还不具备成熟的文化工业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引入导致了一场错位的中国文化工业批判.但是当进入21世纪后中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工业后,“文化工业”概念却被置换成了“文化产业”,并衍生出如“创意产业”等相关的概念,正面肯定并服务于文化工业.文章借用了布尔迪厄的场域分析方法,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揭示出媒介文化研究场域的自主性正在削弱.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蕴涵着文化意义,文化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的文化本质的集中体现,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伦理文化意识形态、人文文化意识形态、科学文化意识形态是文化意识形态在不同的精神活动领域的不同存在样态,它们构成总体性的文化意识形态,并且各自以其不同的方式作用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的当代发展,应顺应文化生产力的本质要求,以其文化意义的提升,推进观念领域的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商品性的意识形态,文学消费主义的出现曾经促进了社会的世俗化转型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发展,但商品化及其价值观念的过度膨胀又使得它变成了一种庸俗化与消极性的意识形态。为重构文学的积极公共价值功能与文化身份,必须对其文化消费的物化逻辑、文学生产的工业化形态、伦理道德的娱乐化旨归进行意识形态批判与清理。  相似文献   

15.
"文化"话语是毛泽东意识形态表述的平台.毛泽东的"文化--意识形态"观不仅表达了"文化革命"的思想,而且也为文化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针策略指导.强调"文化--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斗争性是毛泽东意识形态信念的特征,这种强调对中国革命是必需的,但其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延续,也给我们的建设事业带来了惨重损失.在新时期,重新审视反思毛泽东的"文化--意识形态"理论对于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得与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 ,法兰克福学派探讨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并揭示出其屈从的利益动机和执行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功能 ,为深入分析资本主义文化现象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但同时 ,法兰克福学派在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辩证的态度 ,其精英主义的文化姿态造成了这一批判理论的内在缺失  相似文献   

17.
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看意识形态掌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领导权"是葛兰西思想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贯穿着葛兰西对东方与西方、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文化战略与政治战略等关系的深刻思考。"文化领导权"思想与意识形态掌控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对于我国目前有效地进行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翻译研究中,学者对意识形态概念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即过多的强调意识形态的规范性作用,而对其实践性、普遍性、超个体性等特征认识不足。是则,有必要从厘清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不同层面的内涵入手,重新考察翻译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概念,区分和说明翻译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翻译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正确认识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学派最早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文化工业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在现时代更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新的文化发展状况要求我们对“文化工业”理论重新进行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20.
从意识形态概念诞生以来,经历了观念学、科学技术、符号学等各种形态的变迁,这不仅是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的转变,更深层次上是资本主义的操控策略从意识层面深入到人们的深层无意识层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