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我国乡村建设探索至今已有百年。百年探索中,农民教育始终是助力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乡村建设也一直以农民教育为重要抓手。百年回眸,农民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助力挽救乡村与拯救民族阶段(1949年以前)、助力恢复与发展乡村生产建设阶段(1949—1977年)、助力乡村全面改革阶段(1978—1999年)、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2000—2011年)、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阶段(2012年至今)。这一历程演进揭示出农民教育的逻辑机理:新时代,农民教育在逻辑机理上要一以贯之,在科教兴农、农民“精神重建”与“理想再造”、农民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农民政治认同感增强与主体性激发、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培育上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基于已有经验,从思想、理论、制度、体系以及行动上,探索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大计、民族复兴大局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1—2021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显著正向促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尤其在乡村经济和生活的数字化方面作用显著,但数字基础设施还需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对产前、产中的农业现代化影响更为显著,其中,数字乡村建设最显著地影响了产中阶段的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其次是产前阶段的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对产后阶段的影响尚显不足。此外,数字乡村建设的影响随时间、空间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而异。大数据战略实施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更加显著;在高水平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的助推效应更强;区域上,东部地区的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最为明显,南北差异表现为南高北低,粮食主销区的数字乡村建设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需要法治保驾护航,法治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在目标逻辑上,法治乡村与乡村振兴在现代化、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与生活美好层面的价值耦合是法治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前提;在实践逻辑上,乡村法治建设中的法治思维意识淡薄、法治体制构建滞后、法律运行机制不畅、法律服务供给不足的困局构设着要增强农民主体性、筑牢政治基础、提升治理效能和强化民生保障的乡村振兴行动方向;在策略逻辑上,探索多途径法治教育、加强权力规范化建设、强化法律有效实施和创新多元法律服务供给模式明确了法治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是关键.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必须分析新时代创新乡村治理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应完善体制机制,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型;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三治融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法治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依法治国的基础,也是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系列文件要求,从法治乡村建设的现实需求出发,梳理法治乡村建设的理论逻辑,探索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逻辑,有利于推动构建法治乡村建设实现机制,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和公共法律服务向乡村覆盖,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背景下,为探寻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经济韧性的内在作用关系,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分别测度了两者的发展水平,并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能显著提升农业经济韧性。从时间维度来看,其提升作用呈现出2011—2015年时间阶段要大于2015—2021年时间阶段的结果。从区域维度来看,其提升作用的强弱依次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经济韧性。为进一步释放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经济韧性的正向促进作用,各地区应依据乡村社会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因地制宜制定绿色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马翼 《今日南国》2008,(14):22-25
乡村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广西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乡村建设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做好乡村规划。用规划引导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村发展质量。保证乡村建设协调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的必然要求。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不同的发展阶段,加强做好乡村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8.
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当前阶段的重要任务。两者的跨界复杂性和多元综合性决定了其衔接过程需要多方面协同发力。从政策协同视角来看,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衔接与协同理论相契合,其政策供给目标、政策供给方式和政策供给内容等方面在多个维度和层级都具政策协同性。因此,以政策协同为分析框架,从政策协同的内容入手,做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政策协同的方式入手,统筹推进纵向协同与横向协同;从政策协同的机制入手,构建好结构性机制和程序性机制,以此探索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路径。  相似文献   

9.
涉农高校承担着为乡村振兴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梳理公费农科生政策的发展脉络,将公费农科生政策演化分为借鉴、探索、试点三个阶段,结合多源流模型理论,从问题源流(内部动因)、政策源流(外部动因)、政治源流(核心动因)构建公费农科生政策议程设置的动力机制,并在三种源流的基础上针对农科生公费培养政策提出建议:明确问题导向,从需求侧推进农科生教育;积极建言献策,推进部属涉农高校试点;动员多主体参与,树立正确观念,探索我国公费农科生政策优化和全面推广的着力点与发展路径,以期推动新农科建设,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和难点所在,而“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回溯到城乡关系的时空对话之中找寻答案。梳理乡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流变,剖析城乡失衡背后的乡村现代化困境,对于探索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特色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凝聚乡村振兴的制度合力;坚持以辩证思维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坚持以创新思维推进治理体系升级,增强乡村振兴的组织活力。  相似文献   

11.
宜居宜业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也是中国现代化乡村发展的新形态。本研究构建了包含4个维度、31项指标的中国乡村宜居宜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宜居宜业水平的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9年间中国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显著提高,乡村宜居宜业指数从0.1757增长至0.7736;从居住条件、生活环境、乡村产业、收入与就业四个维度看,中国乡村宜居宜业各维度出现明显分异变化,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由2010年的收入与就业>生活环境>乡村产业>居住条件,转变为2019年的居住条件>收入与就业>乡村产业>生活环境;2019年中国省级层面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差异较大,存在地区非均衡特征,东部地区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普遍较高,西部和东北地区偏低。新发展阶段应坚持以人为本,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成果,积极推进特色村庄建设,优化乡村就业创业环境,促进乡村从美丽宜居向宜居与宜业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良性互动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举措。乡村振兴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良性互动意义重大,应深刻把握其基本逻辑、深刻内涵与互动路径。当前,乡村振兴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相同的底层逻辑,都需要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解决贸易壁垒,解决要素畅通受阻、解决市场割裂等问题。因此,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畅通城乡商品要素双向流通,打破市场壁垒;推进乡村优势产业联动供给,激发市场活力;拓展乡村资本数据建设渠道,驱动市场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夯实市场基础;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市场效能等多种途径推进乡村振兴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新发展阶段,多维度考量乡村价值是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乡村价值主要包括乡村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当前,乡村价值的实现陷入四重困境:新产业新业态培育“难”,限制乡村经济深度发展;生态涵养“乏”,破坏乡村生态建设格局;养生养老养人优势“弱”,削弱乡村社会建设优势;乡村文化建设“困”,淡化乡村文化特色。打破乡村价值的实现困境应遵循乡村产业发展规律,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补强乡村发展生态短板,维护乡村生态平衡;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满足乡村居民美好生活需要;通过乡村需要塑形铸魂,保护乡村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村教师研究回顾与新时代发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乡村教师研究历经近百年发展,研究成果从极度匮乏、逐渐丰富、质量提升、快速发展到“重心下移”,日渐成熟。回顾这一发展历程,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学理支撑。通过文献计量统计与描述分析可知,中国乡村教师研究主题涉及乡村教师的生存境遇、身份认同、队伍建设、专业发展、培养培训以及相关政策研究、乡村社会发展、域外视角等。其中探讨了诸多实践问题,促进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和跨学科研究范式,明确了一系列理论问题,即:乡村教师发展问题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根本问题;乡村教师政策制定与实施在乡村教育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应把如何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乡村教师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问题解决措施不完善、政策实效测评欠缺、思想体系建构较弱等亟待改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应加强“十四五”规划期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制定与推进研究、“互联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实践模式研究、技术赋能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以及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径。文章立足整体性治理视角,通过对全国多个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市、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前数字乡村建设面临一系列的梗阻问题,即在空间维度上,区域不平衡现象凸显;行动维度上,府际间责任归属模糊;主体维度上,人才匮乏与村民心理冲突叠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整体智治”,应当统筹区域数字化水平梯度推进、优化地方性社会基础分类推进,建立数字乡村建设的空间整合机制;落实以“数字县域”为推进单元、确保以“数字监管”为推进体系,形成数字乡村建设的整体协调机制;内育外引“数字带头人”、开展“数字唤醒”与“数字赋能”,强化数字乡村建设的主体信任与责任机制。惟其如此,才能不断激活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迈向乡村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和特色,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新征程上中国式农村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但仍面临诸多制约,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但与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农村公共服务不断健全,但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仍有差距;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但离和美乡村的要求仍有差距;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但与治理方式务实管用的要求仍有差距。推进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就是要坚持乡村建设始终为农民而建,坚持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发展,坚持务实管用创新发展的乡村治理,坚持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村发展活力。扎实推进新征程上中国式农村现代化,要在县域城乡融合中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科学规划乡村建设及持续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完善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  相似文献   

17.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生态效益,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为根本。以绿色发展引领新时期乡村建设,既打造了乡村建设和生态保护双赢格局,又为探索乡村绿色发展道路、加速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筑牢了坚实基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因此,要坚守乡村绿色发展方向不动摇,从制度基础、保障机制、践行路径、方法措施等方面系统推进,助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但与实现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在乡村治理实践中,以法治为根本、自治为基础、德治和智治为支撑的乡村共治的治理路径,最终实现乡村善治,建设美丽文明的乡村。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继续深化探索乡村治理能力提升路径,有助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是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以2004—2020年发布的17个中央"一号文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一号文件"中乡村旅游政策的供给演进路径与关键内容.研究表明:中国乡村旅游政策的供给演进路径总体呈现"起步阶段-缓慢推进阶段-快速推进阶段"的变化趋势.政策核心内容在于乡村旅游的资本政策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载体、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式和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这些政策内容,实时指出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纲领性,为中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路径.未来乡村旅游政策将着力于继续加大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重视和鼓励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形式创新、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宗族复兴是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性事件,乡村治理体制的现代化过程将不能脱离这样一个因素,本文探讨在宗族秩序回潮背帚下乡村治理体制现代化面临的影响与难局,并提出对问题解决的路径探索,认为在宗族秩序回潮的背案下,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治理形态的现代化;增强非正式组织对农村民主化建设的影响;以法理型制度建设引导和整合乡村非正式制度是实现乡村治理体制现代化的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