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崇祯年间,谭元春率竟陵派许多成员加入复社,耐人寻味。谭元春在启祯间与复社人士交游主要在四个区域:湖广,除公安派后继者外,友人多身兼竟陵派与复社两种身份;江西,为期两个月的胜游,与复社诸子谈诗论道,结下了深刻友谊;吴越,两度出游,友人皆为谈文之人;京师,四次上京,曾与吴地的复社魁首有过匆匆接触,无深交。梳理谭元春与复社成员的交游情况,有助于了解竟陵派在启祯时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与元稹是知交好友,二人在政治上虽有一致之处,但也有分歧,通过梳理他们的交游可反映出二者之异同.从元、白与刘禹锡的交游可以看出二人对永贞革新持同情态度;从他们与牛僧孺、李德裕的交游可以看出元稹更接近李党,而白居易则超然于党争之外;从他们与裴度的交游可以看出白居易反对宦官专权,行事洁身自爱,而元稹后来则对宦官有所倚重.  相似文献   

3.
以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与复社相结合,两者在诗学上关系复杂;复社重经史、务有用、主雅正的主张对谭元春有潜在影响,谭元春主张深美、重实用之文;谭元春与复社均主张学古与真性情,复社提出君子的忠友孝悌之情,谭元春与之相近;谭元春等人的竟陵诗风对复社诗作的正反影响,表现为复社诸子的有意学习或避开;谭元春与江西复社人士的美学旨趣接近,其诗文中清远自得的风格与江西的文学传统与审美取向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洛如吟社”作为清代浙江平湖最大的诗社,扬风扢雅,诗酒风流,其文学与文化影响很大,朱彝尊当时就曾亲为编定《洛如诗钞》六卷.影响所及,当地将“洛如吟社”视为文学与文化之风标,接连有续社之举,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有“续洛如吟社”、“洛如嗣音集”等.这些续社因首倡者、主持人、参与者、规模、持续时间等与“洛如吟社”均不相同,举社时间与之亦存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前后时间差,所以应被视为各自独立的不同诗社.《中国文学大辞典》所录词条“洛如吟社”不仅在举社时间上存在认识错误,而且将“洛如吟社”、“续洛如吟社”、“洛如嗣音集”三个诗社的成员混为一谈,极易误导读者,有必要略作辩正.  相似文献   

5.
永泰二年(766年)春末夏初,杜甫作客夔州,与当地主人柏茂琳有过交游,并写下《览镜呈柏中丞》、《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等诗作。仇兆鳌认为此等诗歌是杜公"有望于中丞",朱东润先生则直接批判"这实在不是诗而是乞丐口中的《莲花落》",从而认为"诗人堕落成新兴军阀的帮闲"。杜甫与柏茂琳交游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学者对此尚无研究。文章通过大量史料的整理,对上述交游作品的题旨详加释证,纠正过往谀颂之误,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杜甫与柏茂琳交游之始末,这对了解杜甫寄食状态下的人格和创作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6.
碧山吟社是无锡著名的文人结社之一,最初由秦旭等十位老人在明成化年间创立.秦旭之后,直至清乾隆年间,历经明清两代近三百年,无锡士人又多次续结碧山吟社,形成一种"碧山吟社现象".这一现象之所以得以生成,无锡秦氏家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秦氏家族与碧山吟社的关系,是江南文化家族活动的缩影,既体现了江南文化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表明了江南文化家族在当地的巨大文化影响力以及对江南文化的积极推动作用,无论是对于我们认识江南的文化家族还是社团的活动、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书院的藏书、刻书活动是地方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书院藏书、刻书事业的发展,增加了该地区文化的总量,表征着地方文化的发展.书院藏书活动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藏书活动,不仅服务于书院师生,还面向当地不同阶层的民众.书院刻书在满足自身教学、研究之需外,还刊刻地方文献,致力于地方文化的保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清代文学大家陈维崧卓荦立身品节的形成和卓越文学成就的取得,与其一生所受宗风家学的泽溉和师友交游的助益紧密关联。而经由对陈维崧成长过程中家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推动因素的考察,能够获得一种有意味的启示,即古代文学的研究,可以而且需要突破传统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单一视角和内向型研究模式,突出地域、家族与社会三者交叉一体的广阔视角对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从而对古代文学进行角度立体多维、内外结合的综合型探讨。  相似文献   

9.
艾南英与复社之间长达十多年论争,主要围绕不同的文学观念来展开。从论辩的重点不同来看,论争可分为四场:一是艾与周钟讨论文章作法;二是艾与复社诸子争辩复古的途径与目的,主要是艾南英与陈子龙的交锋;三是艾与复社诸子围绕豫章(即江西)文章的独特性与地位的重要性展开论争;四是艾与张自烈之间以选本的形式相互指谬、论辩。论争的持久与激烈,多半由于艾南英的意气与坚持。双方关系错综复杂,相互纠葛。  相似文献   

10.
范兆飞 《南都学坛》2009,29(5):24-29
汉魏时期就为士族大姓的太原王氏宗族在西晋时期达到巅峰,由地方大姓上升为全国性的巨姓强宗,其中婚姻交结和士族间交游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因此形成了典型的交游网络。从太原士族这个缩影也可以洞察西晋时期整个士族阶层的发展动向:婚姻是士族交往的主要方式,士族的通婚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产生微妙而深远的变化,婚姻选择层面突破了同郡同州的地域限制,甚至扩展到皇族,显示出士族通过通婚实现权力伸张的政治诉求和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的利益追求。西晋时期士族的交游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网络化趋势;同郡士人点题扶持、评论之风不减汉末清议;同郡甚至同宗士族之间不只相互合作,同时相互斗争;士人交游活动的范围扩大,甚至打破了民族限制,反映了当时政治生态的复杂性和社会关系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11.
复社张采是以流派领袖来反映一个时代诗文精神风貌的典型个案.他以"通经学古"为途径,实现"振兴于世"之目的,其文学主张透露着浓厚的古学气息却又表现出强烈的救世意识,反映出当时区域文坛的某些演变特征,揭示了社团领袖对文学的时代风尚发挥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迎神赛社作为一项民间活动,源于古代先民进入农耕时期的“社祭”。山西上党地区自唐代以来就有迎神赛社的传统,并延续至今。这一民间祭祀活动能够较完整的保存下来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包括国家权力的介入,赛社活动的狂欢和加强联系的功能,以及民众在遭遇生活困境时的信仰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两宋之际,河北一带的民众自发结集为巡社。巡社对内、对外两个方面的良好功效被部分官员所注意,最终导致官方介入巡社并成功将其收编。巡社由民间组织转而成为具有官方性质的地方武力,标志着宋廷承认民间自卫组织的合法地位,在宋代军制演变过程中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时隔不久,巡社又渐遭废罢,但在官方的监管下,地方亦有因地制宜设置巡社的实例。巡社的兴废与当时的军政动态紧密相关,反映出当时宋廷对待民间社会组织既利用又猜疑的复杂心态。制度兴废的背后实际隐藏着重要的政治隐微,赵宋王朝强干弱枝的政策着实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况周颐晚年将毕生所刻词集删定为《蕙风词》两卷,去取精审,仅存词123首。此举不单是选萃旧作之菁华,还包括对部分词作的删改修订,蕴含了一定的改词方法。其中况周颐词学思想的深化是促使其编选词集的内因,而与王鹏运、朱祖谋的词学交游,则是影响其作词、刻词、改词和选词的外因。在时间节点上,况周颐删编《蕙风词》与其构撰《蕙风词话》大致同步,反映了创作实践和词学理论的共生互融。  相似文献   

15.
陈去病作为南社领袖,交游甚广,其中与同是南社成员的徐自华过从甚密,二人自秋瑾之事结识,共同举社,秋瑾精神不仅成为了一条纽带,也在此后二人的社团活动中得到了发扬和延续,在辛亥革命前后二人的政治活动达到了顶峰期。陈去病与徐自华私交甚好,多有文人间的唱和往来,拥有着革命同志与诗文挚友的多重关系,从辛亥革命期间二人共同的政治活动与交游唱和入手,给予了探究革命大背景下南社成员活动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周仁旺 《新天地》2011,(6):28-29
这是一所镇属农村初中,办的红杏文学社却颇有影响。她赢得了全国示范文学社等荣誉,推荐学生发表诗文1000多篇,出书12部计300万字,成就在全国同类学校可能绝无仅有。作法是:一、因校制宜,因人施导: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和农村学生的实际开展工作、二、两马并驾,教学相长:指导教师与学生在写作上互进共长。三、花开两枝,教研相映:教学与研究的成果互映共妍。四、责在坚持,功在不舍:办社18年不松懈。五、努力创新,不断超越:持续创新使文学社在不断超越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唐朝以前,由于实行封闭的里坊管理体制,城市中的民间组织难以固定.宋代以后,出现了许多以城市居民为文要成份的民间社团.它们或作为政府对居民管理的补充,或作为旨趣相同者的团体,在城市中广泛开展活动,丰富了城市生活,对城市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起了重要作用.主要类型有工商业社团、文人社团和民间秘密社团.  相似文献   

18.
尤侗《西堂杂组》存世多为康熙二十五年金阊周君卿刊《尤悔庵太史西堂全集》本,全集本之前的单刻本罕有存留。今新见康熙十一年金阊雅琴堂重刊本初集、初刻本二集,经与全集本比勘,发现其卷帙形式、序跋数量、收文篇目、文末自识及友朋题评,皆有程度不一的更动。考察相关文本的取舍增删,不仅可以见出尤侗学术人生的成长变化以及内心世界的隐微波动,也为探讨书籍史上单刻本与全集本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学术新个案。  相似文献   

19.
叶昌炽与顾燮光同样致力于金石学,已是学界硕儒而精于鉴赏考证的叶氏和作为后辈弟子且健于访碑的顾氏之间的学术交流相得益彰。二人相识于清朝被推翻之后的第四年,以遗民自居的叶昌炽在二人交游期间所表露出的思想,正是他晚年政治立场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证人社是晚明浙中最为重要的王学讲会,然因为主持者刘宗周与陶奭龄的学术分歧而曾有过二次别会,也即崇祯四年的白马别会与崇祯十一年的古小学别会,学界则多有将之混淆误解。十多年间,两派弟子的讲学与论辩,既有分歧又有交融,使得浙中的王学讲会在明清之际繁荣一时,发展出蕺山、姚江两大心学学派。其中陶奭龄对讲会活动较为积极,而刘宗周及其弟子则因为学术多有发明而影响深远。黄宗羲后来对蕺山学作出过重要贡献,但他关于白马别会的记载多半有误,就证人社讲会而言则参与极少,且并非刘门左右师席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