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视角叙述中华民族史,既摒弃了传统王朝断代史的局限性,又超越了各族族别史的片面性,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叙事的重大突破,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的全新范式。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视角叙述中华民族史,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优势,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独特性与优越性,破解了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若干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为完整准确、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组织编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笔者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特色及其教育意义》一文中,指出该教材的特色明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专业性与通识性相统一、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超越传统王朝断代史与族别史的写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维度论述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演变的“民族实体”属性。晚清时期是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近代民族主义席卷全球的潮流中,相较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解体,中华民族内部多元民族以中华民族整体姿态走向共和,外附民族国家之表,内含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核。这得益于彼时建构的中华民族概念具有统摄国内各民族为统一的国民共同体的意涵。同时,也得益于晚清政府应对大变局的一系列政治变革,全面推进了中华民族内部多元民族治理的大一统。观念层面与实体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同步推进,既避免了国家解体,也巩固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团结统一,实现了中华民族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4.
姚太中、程汉大主编的《史学概论》(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学术水平较高的大学历史专业教材。史学概论是一门年青的史学分支学科,它主要讲述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人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向导。但这门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要介绍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观点、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如史学理论、史学评论、史料、史学概况,等等。由于是新学科,它没有现成的理论和体系可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高标准、高质量编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试讲试用推广工作。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本刊特邀五位专家参与专题笔谈,从不同角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创新点。其中,张梧认为,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四周向中心融合聚合”的形成机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亮点;沈桂萍认为,阐明中华民族作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实体”属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贡献;张利国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文化逻辑、组织逻辑四个维度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由多元聚为一体,并且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的内在机理;孙明霞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通过中外比较,充分彰显了中国特...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有幸读到了由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一书。过去,我也读到过一些关于民族史研究的论著,但大多侧重于中华民族起源、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发展史、海外华人华侨史,等等;虽然接受吸纳了多元民族的历史表述,但往往忽视了多元民族之间的“汇聚—融合—共生”的呈现,缺乏一种中华民族整体的历史观。这部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核心概念来立论、叙事的著作,还真不多见,让我有耳目一新之感。中国自夏、商、周以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  相似文献   

7.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高标准、高质量编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试讲试用推广工作。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本刊特邀五位专家参与专题笔谈,从不同角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创新点。其中,张梧认为,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四周向中心融合聚合”的形成机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亮点;沈桂萍认为,阐明中华民族作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实体”属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贡献;张利国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文化逻辑、组织逻辑四个维度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由多元聚为一体,并且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的内在机理;孙明霞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通过中外比较,充分彰显了中国特...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之需,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述,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加强与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近期,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高校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就是在新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原创性重大成果。《概论》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用信息论的观点说,在教学信息系统中,教材既是信源,又是信道,举足轻重,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可以这样说,好的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基础性公共课,摆在这些大学生面前的将是一本怎样的教材,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语文教材始终以文选为主体,所以语文课本只是“例子”,目的是通过这些“例子”来阅读更多的书本。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文课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课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  相似文献   

10.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西北大学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经过多年建设,2006年成为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在科学出版社的支持下,以任保平、宋宇为主编、郭俊华、林建华为副主编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  相似文献   

11.
刘歌德同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适合大学生使用的较好的哲学教材。《概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体系作了新的探索。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结构问题,近年来我国哲学界讨论较多,提出过各种不同的见解和设想。我们认为,一门科学的学科体系同它的教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只有一个,但它的教学体系则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高标准、高质量编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试讲试用推广工作。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本刊特邀五位专家参与专题笔谈,从不同角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创新点。其中,张梧认为,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四周向中心融合聚合”的形成机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亮点;沈桂萍认为,阐明中华民族作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实体”属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贡献;张利国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文化逻辑、组织逻辑四个维度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由多元聚为一体,并且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的内在机理;孙明霞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通过中外比较,充分彰显了中国特...  相似文献   

13.
2002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教授和吴振国博士主编的《语言学概论》。该书是全日制高等学校课程教材,问世后深受高校师生的喜爱,2003年9月荣获中南地区优秀教材一等奖。《语言学概论》共有八章,书后附有三项附录。与我国近年出版的语言学教材相比,它有许多方面值得称道。然而,“新”字最能表达该书最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以其伦理价值观作为文化精髓和核心而显示出其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征,并以此形成其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而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如何,对于民族的兴衰存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数千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党中央确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这个民族工作主线,是新时代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实践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想、民本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作出的创造性贡献。在实践途径上,要通过建设中华民族统一的全国大市场奠定经济基石,通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社会基石,通过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文化基石。深刻认识这个重大创新得以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途径,对我们总揽全局,促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毕飞宇《叙事》的叙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毕飞宇小说《叙事》的叙事分析来看,毕飞宇历史小说在历史叙事上有着自己的独特风貌:多个层面中的多重叙述,跳脱叙述的历史沉思,叙述历史的当代回应。叙事的特色凸显其闪耀历史蕴藏的同时兼备现代哲思的突出品格。  相似文献   

17.
苏联《哲学科学》1988年第11期刊截了И.Т.弗罗洛夫主编的《哲学概论》一书的序言和该书目录。这本教科书一反传统,对许多问题不作定论,而是介绍各种不同观点,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去讨论。今将序言摘译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祖楠、王松泉主编的《中学语文基础教学论》,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它以崭新的体例揭示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的客观规律,指出了教学和训练的科学途径和实用方法,是语文基础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因之,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我们完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1980—1992年我国已经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根据中央的部署.系统地全面地学习这一伟大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一书就是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而编写的。该书的出版发行.既是我校政治理论教材建设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李建国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四大部署了学习、宣传和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