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法思想是贾谊社会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为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贾谊对礼法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礼治思想在其礼法观中占有主导地位 ,但他并未因此而废法治。以礼为主、礼法结合是贾谊礼法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孙蕡的卒年     
孙蕡字仲衍,号西庵,广东顺德人。《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第253页)说:他的卒年是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此说不知何据? 孙蕡,《明史》有传,见卷285《文苑传》,他死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898年)的“蓝玉之狱”中。洪武二十二年,蓝玉督修四川城池(见《明史》卷132《蓝玉传》),时“蓝玉之狱”未兴。  相似文献   

3.
一 公元前175年,汉文帝五年,四月孟夏一个黄昏将至的时候,一只 鸟飞人长沙太傅府贾谊房中,意态悠闲地停落在室中一隅。这只据说是主凶的鸟儿的突然到来,使得“ 罪长沙”已三年之久的贾谊思绪万端,抑郁已久的情绪再难控制,援笔写下了古今传诵的名篇《 鸟赋》。此时的贾谊,面对多 命运,内心充满疑虑与忧伤,他对自己的事业前途和人生追求感到空前的仿惶不安,甚至绝望。“忽然为人,何足控揣;化为异物,又何足患!”他似乎预感到自己为之努力和向往的某种生活方式的结束,这种具有历史性的终结发生在贾谊身上,他感到了难以…  相似文献   

4.
汉初既定的政治格局以及统治者延续的执政思想决定了汉文帝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贾谊虽然敏锐地把握到历史发展方向,但他认识不到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更缺乏政治斗争的手腕与智慧,这是贾谊被贬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 在汉初,贾谊堪称为散文大家。他的散文主要是议论文,其中包括史论、政论以及少量学术论文。另外《新书》中有一部分故事杂编,虽有较多的叙事,目的却在于说明一定的道理,也可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议论文。贾谊散文的最突出特点,是有一股很强烈的气势。其史论和政论表现得更明显。这种气势给人以悲的感觉,却不流于哀怨;有壮的成分,但也还不是雄伟豪放。明人方孝孺用“深笃有谋,悲壮矫讦”①概括贾谊文章的气势,是比较恰当的。贾谊散文具有强烈气势的根源,是作者本人有着丰富的感情。贾谊年青气盛,眼光敏锐,关心政治,富有理想,仕途又坎坷不平。这一些,使得他时而自得自信,时而愤激不平,时而感慨不已;使得他笔下的议论文,往往不仅能晓人以理,而且动人以情。贾谊散文时有夸饰之辞。这种夸饰,在其一部分文章中,强调了他的论点,写出了他的感情,能够给读者以情绪的感染。如用“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樐”(《过秦论》上)形容秦摧枯拉朽、横扫六国的强大声势;用“斩木为兵,  相似文献   

6.
贾谊(公元前二○○——前一六八年)是西汉初期的一位青年法家,他是著名的政论家,又是有名的文学家,在西汉初期儒法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贾谊二十余岁,就被汉文帝刘恒选拔到朝廷当博士和太中大夫,参与了中央政权的政治活动,为汉文帝实行法家路线出谋划策。贾谊极力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裂复辟,为巩固  相似文献   

7.
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以字行,陕西榆林人,是民国初年“陕西三杰”之一。他幼年丧父,家境困窘,体弱口吃,但秉性聪颖,勤奋好学,以擅长撰文著称。延榆绥道陈兆璜颇赏识他的文采,“召之入署,命与子共读”。1902年秋,陈资助他前往关学大师刘光蕡在礼泉九山下主持的“烟霞草堂”就读。张季鸾在刘光蕡的亲自指点下,博览群书,学业大有长进。他喜读《明鉴》、《文献通考》,并抄读《通考序》和《方舆纪要序》等典籍,为后来从事新闻报刊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翌年,张季鸾考入三原宏道学堂学习。  相似文献   

8.
贾谊的学术背景及其文章风格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跃进 《文史哲》2006,(2):94-101
贾谊因其政治上的锐意独行而遭贬谪长沙,从而形成他融有南方巫风的黄老思想,反映在文章中,分别是政论文的轩昂霸气和辞赋的凄丽悱恻;回归朝廷之后的信心重燃和适意心情恰应对了后期策疏文的恬淡理密与气势捭阖兼具。贾谊《左传》学的造诣使他的文章平添文藻,他对古今南北不同时地文化的融铸又使他的作品为学术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9.
贾谊是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他生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卒子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贾谊十八岁时,就以能诵诗书属文闻名于洛阳郡中,二十余岁时,经河南太守吴公的介绍,在朝中为博士。从这时起,贾谊便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文帝四年被贬到长沙,为长沙王传;文帝七年被召回京都任梁王太傅。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对当时政治上的主要问题,都提出了积极有为的主张。这些  相似文献   

10.
曹启富 《天府新论》2006,4(2):141-144
西汉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贾谊,从政时间只有11年,而他却以一个悲剧形象留在后人心目中,曾经引起历代文人的关注。从历史原因、政治背景、性格因素三个层面探讨,不难看出贾谊悲剧的必然性。历史原因:贾谊提出的礼治方案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汉初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实际上不可能实现”,这是造成贾谊悲剧的根本原因。政治背景:在朝老臣的嫉妒诋毁;汉文帝爱其才而不用其人。性格因素:志洁行廉,竭忠尽智;自恃其才,藐视大臣;感情脆弱,“不善处穷”。因此,其命运注定是悲剧性的。  相似文献   

11.
贾谊提出众建诸侯的建议为文帝所采纳,并对后来晁错和主父偃很有启发。消除边患是贾谊治国方略之一。对于匈奴侵扰,文帝和景帝采取和、战结合,武帝则是先和后战,不同做法与贾谊方案是一致的。重视经济是贾谊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于这样思想主张得到实行,文景之治带来经济的发展。武帝时币制改革,事实上也是贾谊思想在政策方面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贾谊经济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秦汉时期,贾谊(前200-前168年)是一代名人。在短短的一生中,他不仅在政治和文学上大有作为,而且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工作也十分关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济思想。贾谊的经济思想是在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政权进一步确立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他所处的历史时代的产物,集中反映了地主阶级对巩固和加强封建国家权力的要求。贾谊活动于汉文帝初年。这时西汉王朝已初步确立了统一的封建政权,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社会上开始出现了“衣食滋殖”①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贾谊以"人性非甚相远"、"习"以成善恶的人性论为理论依据,阐述了其崇仁尚礼的治国方略.他认为治国之道既需要礼法也需要仁义,礼法是仁义的外在表现和形式,仁义是礼法的实质和核心,礼法与仁义二者是有机地统一的,不可或缺.贾谊治国学说对当代中国治国模式的选择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试论贾谊的礼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贾谊的礼学观华友根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他在世32年,时间虽短,但对西汉一代礼乐、正朔、服色、官名等制度的建设与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礼学观对于西汉一代的礼乐建设关系重大,在中国礼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贾谊为礼下了不少...  相似文献   

15.
管峰 《学术论坛》2007,30(7):19-22
贾谊是汉初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他在总结秦亡的教训,考察汉初以来黄老无为思想弊端的基础上,以"道"为最终依据,建立了以儒法并用为特征的政治哲学.其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民本思想以及礼治思想三个方面.贾谊的政治哲学的目标在于建立一个统一、文明、和谐的国家,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为后世所瞩目.研究贾谊的政治哲学,有助于我们从传统文化中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汲取更多的营养.  相似文献   

16.
历经二千一百余年的长沙贾谊故居,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最古的古迹”。在历代文献中,贾谊故居有不同的名称:贾太傅故宅,贾谊旧居、贾谊宅、贾太傅祠、贾谊祠等。虽经漫长岁月的风雨剥蚀、频繁的战乱,然贾谊故居仍毁建相继、基址不变,“长沙第一井”贾谊井与故居一直相沿至今,这种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的奇迹得以出现,既是贾谊本身的光辉、历代湖湘人民艰苦努力的结果,更应该看到,西汉一代所作保护工作的关键性意义。西汉一代,保护贾谊故居并使之留存于世,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一关于贾谊故居被保护及建祠的初始时间…  相似文献   

17.
在大一统皇权专制的政治下 ,儒者及其所任之道与人君及其政治权势的结合更为艰难。儒者叔孙通在与政治权势的结合中 ,表现出道与势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是以枉道从势为基础的 ,这部分地消解了专制政治权势给予他的压力感。贾谊沉溺于政治权势太深 ,他与政治权势的结合表现出强烈的冲突 ;因此 ,贾谊的痛苦和悲愤非常深重 ,他所感受专制政治的压力感更为强烈。武帝实行的政治是内法外儒 ,公孙弘所行之道亦是内法外儒 ,道与势的结合表现为整合、统一 ;他的从谀人君、曲学阿世的人格主要来自于政治权势的压制和打击  相似文献   

18.
从《读通鉴论》中可以看出,晚年王夫之将贾谊视为一个“自异于李斯也不能”的权术型政治家。基于此,王夫之认为贾谊在学问上“粗而不纯”,在政术上部分认可但又认为他“不闻道而只为术”,在道德上认为他“不丧其贞”但又“刻薄寡恩”。总体而言,晚年王夫之对贾谊评价不高。之所以如此,当与《资治通鉴》中贾谊“政术型政治家”形象的文本限定、明末社会反思与批判思潮、王夫之的理想人格、王夫之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体认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贾谊是汉初一位最具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思想家 ,他的民本思想中所蕴含的古儒宗思想、古道宗思想和阴阳刑名学说的思想 ,在历史上有重大的地位和影响。汉初 ,统治者大都循此思想而行。  相似文献   

20.
西汉初年的思想家贾谊(前200-前168年)将儒家思想的精神与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结合起来的治安之策,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显示了儒家学说对治世安民的社会作用。通过他的应变创新,儒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贾谊实为汉代儒学复兴之先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