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比较了《爱玛》两个中译本所取得的美学效果及其在读者审美接受方面存在的差异。认为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应合理填补原作中的“空白点”,并努力使读者期待视野和译者文本视野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译文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爱玛》这部作品在简.奥斯汀的写作生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居于首要地位。这部小说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种先锋性,开启了现代小说技巧的先河。文章从文本内部与外部两个视角来分析《爱玛》这部作品,力求进一步理解这部作品的现代性,并深究其在今天仍具艺术魅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爱玛》中女主人公成长的经历带有某些教育小说的特点,而对人物内心的关注使得简·奥斯丁的作品带有某些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开拓了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爱玛》中的人物融入社会现实,依循社会规则,他们的婚姻并不意味着纯粹的爱情而是双方的契约。本文根据18、19世纪英国女性的社会、家庭地位,分析《爱玛》中的婚姻类型,以爱玛的婚姻为基础解读简·奥斯汀的婚姻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通过小说《爱玛》所描述的各种人物的婚恋关系为主线,论述了作者简·奥斯汀对当时英国社会深层矛盾的揭示。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爱玛>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分析翻译中的主要误译类型并探究其中的原因.结论认为,译者的翻译主张和对语境把握的不足是造成误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文章通过对爱玛的婚姻和两次情事的解读,论述了爱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爱情观,并认为她所深爱的情人罗道尔弗与赖昂一样都是平庸时代下的庸俗浪漫主义的代表。在爱玛的爱情世界里,不允许有一点平淡,而要时刻充满新鲜感和刺激感。她的悲剧结局为现代社会中一些一味追名逐利和贪图享乐的女性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8.
《诗经》阐释的两条线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解《诗经》 ,存在两种阐释线索 (视角 )。汉儒往往喜欢把《诗经》同王道兴衰的大道理联系在一起 ;宋代以还的学者日渐不满意这种读解套路 ,强调诗经的字面意义。顾颉刚“古史辩派”的理论为后人反思中国《诗经》学史 ,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在荣格原型理论之阿尼姆斯原型的观照下,《爱玛》主要女性人物之阿尼姆斯即男性特质,因个体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在发展程度上存在极大差异。爱玛因阿尼姆斯发展过度而男性特质突出,由其被动投射觅得情感归宿;简·费尔法克斯因阿尼姆斯发展适度而提供合理补偿,其正确投射成就美满姻缘;哈丽埃特则因阿尼姆斯发展不足而女性特质浓重,异性交往经历使其得到促发,并最终正确投射。  相似文献   

10.
以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和现代女性的视角构成交叉视野,从《包法利夫人》中所描绘的社会和人性的分裂状况和婚姻爱情范式中探寻爱玛的悲剧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金钱。  相似文献   

11.
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中反讽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曼·赫·艾布拉姆斯对反讽的定义和德·柯·缪克的反讽学的理论,结合叙事学的阅读方法,重新观照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解读出小说的美学意义主要在于其反讽结构:即通过塑造一个幼稚而自负的女主人公并使她成为一系列反讽的对象(因其自以为是的臆测一次次在现实中遭受挫败),而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并最终获得幸福的女性的故事。同时指出,结构反讽的运用也使读者成为反讽主体而能够积极参与小说的反讽——亦即它的艺术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小说《爱玛》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形象,特别是对次要人物简.菲尔费克斯和威斯顿太太细致入微地描写,更是体现了奥斯丁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本文试从对次要人物简.菲尔费克斯与威斯顿太太相似性的分析来感受奥斯丁对人物的塑造能力和对人性切实精准的刻画。  相似文献   

13.
《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角安娜和爱玛的悲剧成因具有不少异同之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两人都没能珍惜原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用情太专、自我迷失;对家庭和婚姻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安娜强烈的负罪感和经济、感情的依赖性使她日益自私、偏激;爱玛则过分地追求脱离实际的浪漫激情。安娜和爱玛的悲剧至今仍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时地重复上演,对她俩的悲剧成因进行比较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简·奥斯丁是一位公认的“道德教育家”,她在《诺桑觉寺》中一方面用严肃的基督教道德观来衡量忠贞爱情与美满婚姻,另一方面又史无前例地严惩背叛基督教婚姻观的不道德者,从而使《诺桑觉寺》成为一部严肃的道德教科书,并验证了奥斯丁对亚里斯多德美德理论和《新约全书》道德的继承。  相似文献   

15.
简·奥斯丁(Jane Austen 1775~1817)是我国读者熟悉的英国女作家。她的小说以观察敏锐,描写细腻和风格典雅独树一帜于英国文坛。她所著的《傲慢与偏见》、《爱玛》等作品都已成为英国小说中的经典作品,至今盛名不衰,深受读者喜爱。翻译这样一位名家的作品,既非常有意义,同时也有相当的难度。最近阅读了《爱玛》(Emma)的两种译本,一种是刘重德同志的译本(漓江出版社,1982年),另一种是张经浩同志的译本(浙江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叙述学和接受学的相关理论,对简·奥斯丁的《爱玛》的叙事策略和读者的解读过程进行了评析,探讨了作品中聚焦的运用、转换与含混对深化主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愤怒的葡萄》中的母亲及几个次要人物形象的分析,阐释了其中包含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爱玛历来被视为简·奥斯丁六部作品中最不完美的女主人公.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对爱玛身上缺乏18世纪父权主流文化倡导的女性美德和才艺进行解读,可以发现其最不完美个性中的另一种内涵.爱玛的形象正因对父权文化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尽管"最不完美",却弥足珍贵,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19.
1920年底至1921年春,列宁思想的发展实现了由单一线索发展到两条线索发展的转变。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线索看,他的思想过程是一个由“高处”向“低处”逐渐下落的过程,但从内容上看它仍然带有19世纪世界革命理论的历史传统。从俄国国内建设的线索看,它是一个逐渐趋向于缓和的过程,即一个逐渐地朝易于满足多种阶级利益要求的政治方向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造与发展的过程。列宁的后期思想,是具有政治平稳性取向的思想,是具有理论创造精神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英国哈代与中国苏轼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人的悼亡诗各有千秋。哈代的悼亡诗着重的是思,或幻想、或反思;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一种感伤的思念。比较哈代的几首"爱玛组诗"与苏轼的《江城子》,可以认识到造成两人悼亡诗差异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