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正统”地位的嬗变及其启示周明武(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博士生)在西方经济学史上,自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解体的时候起,就有“正统”和“异端”之分。对居于主流地位的“正统”经济学的替代擅变的过程和特点的总结分析,不仅有利于把...  相似文献   

2.
所谓主流经济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经济学说中占支配地位,并代表着这一时期经济学发展方向的学说。在实践中,主流经济学对当时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影响很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又可以把它叫做官方经济学。主流经济学可以是指某一个人的学说,也可以是指某一个流派的学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经济学说占据主流经济学的地位。由于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中,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这两种思潮的对立和斗争贯穿全部历史,每一种经济学说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国家干预主义或经济自由主义两个不同的学派,因而,所谓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也就变成为不同时期究竟是国家干预主义占主流地位,还是经济自由主义占主流地位的问题。 综观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全部历史,每一种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的,哪一种经济学说居主流地位,也取决于当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3.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一部力作———《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论争》评介常汝娟丁子信同志所著,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论争》一书,是全面系统地研究和评价西方经济学中经济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的思潮或政策的一部好的专著。经济自由主...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的激进主义传统植根于激进经济学。激进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形成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大体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批判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思想倾向。尽管这一传统不乏狂热、幻想或者显得过于悲观、消极,但能够采用与正统西方经济学截然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分析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交换、两极分化、依附等现象以及世界体系的实质,极大地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5.
"生产主义"概念的多种语境及其义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怀远 《河北学刊》2004,24(5):45-49
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主义"既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主题,也是当今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导话语."生产主义"概念分为狭义生产主义、广义生产主义和生产主义意识形态.狭义生产主义是和"消费主义"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重生产轻消费的社会体制及其发展模式.广义生产主义中的"生产"是指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完整运行体系,既包括生产也包括消费,故广义生产主义也可称为泛生产主义或泛消费主义.生产主义意识形态通常表述为"经济决定论"、"经济主义"或"历史决定论",其核心是用"物质生产"活动说明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道路及形态.其实践中的意识形态内容主要有三,即资源无限的"自然"理念、欲望为本的"人性"理念、经济制导的"发展"理念.研究生产主义不只是我们与当今马克思主义流派(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对话的概念基础,也是我们开展科学发展观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6.
居伊·恩斯特·德波(Guy Ernest Dobord,1931-1994),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新影像先锋之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当代西方激进文化思潮和组织———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的创始人,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后马克思主义过渡的关键人物,1968年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和同一时期西方哲学家实现的哲学上的转型是整个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变更中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后现代主义的形成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各有其特殊背景,但在超越近代哲学思维方式转向现代哲学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共同之处。后现代主义有各种不同形态,但在批判现代性上大体一致。广义的后现代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实际上没有多大区别,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指20世纪下半期以来法美等国出现的思潮。他们继承了早期现代西方哲学的传统并使之彻底化,但又进一步走向了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相对应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它们有的保留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有所发扬,从而大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流派,但有的受到西方思潮的强烈影响,往往脱离了马克思主义而倒向了西方思潮。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我们应当区别对待,不能简单地给其定性。既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对待后现代主义,又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对待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主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流派,对它们作出求实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无疑是当今最令人瞩目的经济学分支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已经渐进地融入主流经济学。追根溯源,它是对德国历史学派、美国制度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新、老制度经济学派都把制度纳入其研究对象,但到目前为止,它们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却迥然不同。新、老制度经济学的共性在于,都对正统经济学持批判态度,其基本方法论都是多种"主义"的融合。老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历史主义、本能主义、进化主义、实用主义、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融合,还包括个体主义的成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制度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融合,又受到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乃至有回归进化主义的倾向。新制度经济学,宛如一个大集合或是大熔炉,集众家之长,把利己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可称得上是各种经济学派的融合体。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和理论假设与主流经济学趋同是它兴起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的范式危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人类社会经济思想史的演进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本质趋势观察, 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激进经济学和新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来说, 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和范式主张, 总体上是保守和落后的, 尽管它也有某些合理思想颗粒, 但其改革范式的实践悖论, 使人们不能不反思和深入认识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因此, 包括萨缪尔逊在内的西方众多学者, 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称之为“右翼经济学”或新保守主义经济学, 是准确地描述了其思想特征。我们应当继续全面超越新保守主义经济思想, 为人类的健康发展与福利而贡献超前的智慧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西方宏观经济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构成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主流”。就其实质而言,这两派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乃是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种思潮的论争在当代的继续,所不同的只是它们在现时代采取了现代的理论形式而已。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货币因素:货币中性与非中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因而它既不同意后凯思斯主流经济学派关于好的货币政策能够影…  相似文献   

11.
在当下西方学界,后现代主义实际上已经开始退出以怀疑表现出解构式激进的主流理论,走向了寂落;但西方理论界并没有在沉默中保持自己以往的学术尊严,另一脉具有前卫性的学术思潮也以解构式的批判从边缘逼向中心,使后现代主义之后的西方学术界充斥着躁动,这就是以东方主义为思想核心的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思潮的崛起。可以说,后殖民主义这个概念及在这一脉思潮下所操用的一套话语,在东方大陆理论界并不陌生。近几年来,当后殖民主义话语被有限地引渡到东方大陆之后,国内学术界已在一知半解中以某种变体的形式操用着这个…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研究对象综述胡学勤经济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经济学指经济科学体系,它包括经济学科群。我们这里讲的是狭义经济学,即基础理论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经济学研究涉及的主要领域和核心内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依时空条件、阶级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性。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危机和未来的经济学主题不仅促成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兴起,而且使多元主义成为该运动的焦点问题。应该看到经济思想成长过程中的多元主义传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方法论基础。必须站在经济思想成长的一般规律高度重视多元主义;从广义方法论角度理解多元主义,科学定位主流经济学和数学工具,探索多元主义实践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质疑和批判。以凡勃伦、康芒斯等为代表的老制度主义和以科斯、诺思等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作为制度分析的不同理论范式,对主流经济学有着不同的判断。前者对主流经济学持否定态度,而后者则将交易成本、产权和制度变迁引入主流经济学,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扩展。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制度建设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在规定性是在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对比中得到界定和明晰的。从人性假设、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所遵循的哲学观和基本方法论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以《资本论》为标的)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以新古典综合派为标的)进行总体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范式独树一帜,其理论体系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并立互补,二者应相互借鉴、共融发展。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应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向纵深方向探索前进。  相似文献   

16.
激进经济学的经济全球化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叶 ,全球化成为时代的重要特征。值得注意的是 ,当代西方激进经济学试图用马克思的思想观点 ,从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关系、当代社会的阶级关系来阐述对未来的世界经济的看法。这些思想观点对 2 1世纪的社会发展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激进经济学对经济全球化后果的评价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截然不同的是 ,激进经济学对经济全球化的后果持强烈的批评态度。第一 ,经济全球化给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带来了危机。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 ,80年代以来 ,经合组织国家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一是福利支出削减 ,失业压力加重 ,…  相似文献   

17.
将经济学区分为本质经济学和表象经济学,可以正确理解不同层面经济学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也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就经济学的核心层面而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根本对立的,尤其体现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西方要素价值论这一根本问题上。但就表象形态而论,两者完全可以达成共识,也能够相互借鉴与相互融合,并且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中国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创新,既要从本质层面上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精髓思想,也要在表象层面上积极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内容。这两方任何一方的偏失,都将影响中国主流经济学科学地、开放地、与时俱进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何国华(武汉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所谓主流经济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经济学说中,占支配地位,并代表这一时期经济学发展方向的学说。在实践中,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对当时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很大,是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进入八十年...  相似文献   

19.
1995年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出现的“两种范式”之争,即“‘苏联范式’批判”(1)与“‘西方经济学范式’ 危机”(2),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适用性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范式的转换,即用西方经济学 范式代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同判断(3)。这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不同意见的一个缩 影。对上述问题人们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基本看法。“肯定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适用性,因此不 需要进行范式转换;“否定者”则反之。对待否定意见,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反驳或批判,另一种是在坚 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前提下,从否定意见中反思现行的经济学分析范式(4)存在的问题并找到 解决方法。本文所要做的是后一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种哲学逻辑的狭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终结了,"后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思潮成为西方左派理论的主体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