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专业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事.博雅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精品课程,对培养知性高雅的女性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华女子学院致力于构建具有女性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实践,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博雅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国的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理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无疑是一所大学办学的方向标,指导着学校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大学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比,通识课程与大学文化的关系的介绍,以及通识教育在国内外的现状的描述,可以显示出通识教育在中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目前高校通识教育课普遍存在结构失衡、优质师资不足、校本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岭南师范学院以核心课程为引领,积极构建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丰富课程资源、加强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为不断提高通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通识教育集群课程的创建秉承跨学科、促进学生智力技能发展、建立学习共同体以及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理念,通过建立通识教育课程集群管理团队、推动优秀教师与研究生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等形式积极探索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发通识教育课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淮海工学院篮球选项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经验教训等进行了调查分析,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结合素质教育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提出了高校篮球选项课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识课与专业课是不同性质的两类课程,由于两类课程定位不同,授课教师承担的角色也不尽相同。专业课教师是"教授者",通识课教师则应该是"导航者"。通识课教师需要打破原来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固化思维,根据通识课的特性把握好通识课的课程定位、学生定位和制度定位,以找准通识课教师的特定角色定位。通过通识课的基本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通识课,依据选课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课程设计,有效地在通识课上扮演"导航者"角色,从而提高通识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通识教育的起源入手,探讨其演变及构成。在此基础上,对MIT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作了详尽分析。通过分析发现,MIT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具有层次性、整体性、系统性,课程涵盖了人类知识的主要领域。人文社科类比重大,学生选择的余地大,是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结合。贯穿本科四年的通识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此外,MIT的通识教育重视写作教育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探究式的教学理念贯穿教学始终,注重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9.
以汕头大学开设的公益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组织、课程管理、课程评估等方面分析了公益课程的实施模式,实证说明了公益课程的实施效果,指出实施公益课程的意义及其推广价值,为高校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承担通识课程的教师出发,分析了影响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促进通识课程教学效果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课程实行模块化管理后,如何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将成为新的挑战。文章介绍了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化背景和通识教育课程特点,再结合教学实践,试探讨如何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看 ,通识教育 ,应该是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整合、人格塑造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利用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必须紧紧适应价值观念、理想人格、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求真精神、科学意识等方面的素质要求 ,把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积累的价值理想、品格情操等有形的和无形的精神财富 ,尤其是本民族的智慧精神、科学成就等文明成果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 ,以期使之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 ,担负起本民族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通过我国与美国工科院校语文教学情况的比较 ,讨论我国工科教育中语文教学应具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理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近年来中国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尽管有关通识教育理念方面的论述较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文章将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创新教育、职业教育、全球化趋势等范畴进行比较和分析,较清晰地厘定了通识教育理念,有助于深化通识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试论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全国高等教育建筑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的要求 ,首先对原建筑工程专业的教育评估标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然后将我国建筑工程专业评估标准与国外同类专业的评估标准进行了比较 ,最后对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的制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通识教育理念为基础,从"女性学"课程性质、内容、教学方法及目标等方面说明高校通识教育中设立"女性学"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设置方案,即课程设置上要立足课程特色、变革教学过程、突出教学方法、落实教学督导、完善教学考核、增添课程延伸和建立高校课程教学合作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通识教育经历了从国外引入到普及的过程,但是普及之后的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着被休闲化、边缘化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通识教育人文社会课程的现状并对其优化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多数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公共影视课程,但是,从实施情况来看,形式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许多课程流于形式,甚至与美育的性质和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有必要对大学公共影视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直面其中的困难和误区,牢牢把握"美育"的性质与目标,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对大学公共影视课程进行理念革新和实践探索,以真正实现"美育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的起源、发展演变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看,教育都关系于人之生存、生产和生活。所以,民生、民有、民享构成中国教育史教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普通民众是教育的大多数,人文、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多途并进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此,需要寻求新的研究范式,建构符合历史的、属于中国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校“中国近代音乐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要求,通过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针对作品的艺术表现,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