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隆贺喜     
众所周知,乾隆是一代明君,经常微服私访. 这一天,他来到乾县明光村,见一农家门前人来人往,甚是热闹.便上前打听原委,原来是这一农户正给儿子办喜事,接送来往客人.于是乾隆灵机一动,就给农户开玩笑送贺礼.他送了三枚铜钱,并写一上联送去.上联写道:“三枚铜钱贺喜,嫌少莫收,收则爱财.” 农户收了不识字,更不懂来意,就叫儿子看了.别看农户家贫,他儿子却聪明过人,读过几天书.看了以后就回了一副下联.上写道:“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来则好吃.”  相似文献   

2.
乾隆皇帝一生"六下江南",史籍中有明确记载,时间分别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相似文献   

3.
都一处烧麦馆坐落在繁华的前门大街36 号,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 年), 距今已有 250 年的历史,是北京有名的百年老店之一. 乾隆十七年的大年三十晚上, 乾隆皇帝从通州微服私访回京途经前门, 当时所有的店铺都已关门,只有这家" 王记酒铺"亮灯营业,便进店用膳.  相似文献   

4.
佚名 《人才瞭望》2011,(11):19-19
乾隆到江南巡视,见一农夫扛着锄头,就故意跟身边的宰相张玉书开玩笑:"这是什么人?"张回答说:"他是个农夫。"乾隆又问:"农夫的‘夫’字怎么写?"张顺口答道:"就是二横一撇一捺,轿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匹夫之夫都是这么写。"不料乾隆听后摇头说:"你  相似文献   

5.
纪晓岚是位对联高手,他的文学才华深得乾隆皇帝的赞赏。所以,乾隆经常用联句来考他,纪晓岚总是每问必答,对得天衣无缝。
  一次,乾隆逛京城,由纪晓岚陪着。他们路过一座东岳庙,在庙宇的旁边,有个地方戏台班子正在表演《西厢记》。《西厢记》是当时流行的一出名剧,所以观看的人很多。  相似文献   

6.
吴万生 《人才瞭望》2013,(7):105-105
雍正帝死后,乾隆继位。25岁的乾隆想改变一下其父严苛的施政方针,又不至于走回其祖父康熙皇帝失之过宽的老路,就采取"折中"政策。在其父刚死,乾隆即位当皇帝而未正式使用自己的年号的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他就对朝廷  相似文献   

7.
清朝刚入关时,考取举人即可担任知县.到了乾隆时期,社会日渐稳定,官吏队伍健全,朝廷就提高了从政者的准入门槛,非进士不能为官.但进士毕竟凤毛麟角,赋闲家中的举人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8.
周一个乾隆时期的瓷瓶被中国买家以超过5亿人民币天价购得,震惊英国媒体。拍卖行人员对该瓷瓶最高估价120万英镑(约1285万人民币),最后在大陆竞拍者互相加价后拍到5亿元,高出近39倍。英媒称中国人正不惜代价买回失去的文化遗产,背后是“瓷器爱国主义”。(2010年11月14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9.
京翔 《人才瞭望》2013,(11):32-32
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2013年6月4日播出《成败论乾隆(上)第七集皇帝的爱情》。在《富察氏的人格魅力》一节中,讲乾隆的孝贤皇后时,字幕上打出了这样的文字:“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清史稿·后妃传》。”主讲老师把“通草绒花”解释为“天然花草”。这就说错了。通草绒花不是通草开的花,而是人工制成的工艺美术品,是假花。  相似文献   

10.
乾隆喜欢到江南去“画圈”,领导出行,可不比咱市民出回差,那得犁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全国人民都得放下活计来关注。如此盛典,重大新闻肯定是天天满版满版的,花边新闻呢,花絮新闻呢,那也肯定是很多的。为了不损领导形象,这里不说乾隆的艳事花边,而说其善政花絮吧。  相似文献   

11.
柴如瑾 《人才瞭望》2017,(17):94-95
今年是圆明园建园 310周年. 自1707年康熙帝将畅春园北面的一块地方赏给皇四子胤禛修建园林算起,前153年的圆明园,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清帝的苦心经营,辉煌耀眼.然而,1860年后的157年间,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焚掠,之后又不断被破坏,沦为废墟.  相似文献   

12.
刘裕的本色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在全世界的人面前弥足骄傲和自豪。而且,中国人最可以“得意”的似是有任何一个国家远不够多的帝王。有位作家花九年工夫,总算数清了中国帝王的确切数字是559个,解决了孟浩然发出的“读史不觉晓,尊号又谥号,帝王一大堆,到底有多少”这一历史疑问,应该说这是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想到三皇五帝(神话传说和野史是另一部历史),想到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想到康熙和乾隆花甲一轮的长治……尤其是那些贫寒出身的平民皇帝,譬如并不为太多人知道的刘裕先生。 刘裕就是“接管”了东晋恭帝的烂摊子,创建了南朝的宋武帝…  相似文献   

13.
【新浪历史】打开电视机,只要有古装剧,不论是始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直到雍正乾隆,在他们驾前,总有一干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女子,飘飘万福,自称臣妾。其实,这是糊涂的编剧导演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是对臣妾这个词的滥用。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  相似文献   

14.
铜珐琅"太平有象"寓意"天下太平,民康物阜",既充满了帝王祈求国泰民安的强烈愿望,又表现出传统珐琅工艺高超的艺术成就,是清乾隆时期典型的不可多得的内廷陈设品。  相似文献   

15.
小店巧对     
文宗 《人才瞭望》2014,(6):53-53
一日晚膳后,乾隆招来大学士纪晓岚,二人换上便服走出宫外,来承德大街上闲逛。只见一酒店的招牌上书"半联酒店"四字,店前若市,人头攒动。二人停下脚步,只听掌柜的拱手喊道:"多蒙诸位关照,小店屋内有半副对联,哪位能续上下联,美味佳肴尽用,敝人并愿赠纹银10两。"君臣二人觉着好奇,便走进店内,见堂屋正中悬的半联是:一串无鳞,鳅短鳝长鲶大嘴;  相似文献   

16.
净慈何年出,西湖长翠微。佛雄香较细,云饱绿交肥。西湖: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夏日,踏着黎明的曙色去西湖,路上已有早行人。经过路旁的一个寺院,绿荫如盖的樟树下,一些上了年纪的女信徒在山门外,列队合掌,垂首诵经。当乾隆书写的"南屏晚钟"的碑亭出现在眼前时,意外,惊喜,像是又遇到了青春,有些猝不及防。《南屏晚钟》在20世纪80年代是风靡一代青年人的流行歌曲,几十年过去,走到此地,才知道歌里唱的是西湖十景之一净慈寺的南屏晚钟。  相似文献   

17.
去年,我作为公派对外汉语教师在泰国工作了一年.在泰国期间,我深深感到泰国人民对中国的友好,但同时也发现他们对当代中国并不那么了解和认可,甚至连不少长期生活在泰国的华侨也不能客观、如实地认识中国.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一个有着光辉灿烂文明的古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而且对此肃然起敬.然而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情况,除那些亲自到过中国或对中国特别关注的人以外,绝大多数人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16年两会的召开,中国教育问题又一次被推上了关注热点.目前,素质教育的推进,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大难题.虽然国家层面在提倡要发展素质教育,可中国的教育到底如何发展,值得中国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19.
杨照 《人才瞭望》2015,(3):104-105
乾隆帝,名爱新觉罗·弘历,雍正帝第四子,1711年出生于雍王府。少年时期的乾隆聪明好学,风姿俊秀,得皇祖垂爱,带入宫中养育抚视。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秘密建储,弘历被内定为储君。雍正年间,他不仅接受了系统完整的教育,而且多次参与政务,受到  相似文献   

20.
西汉末年的王莽改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桩奇案.它可以看做是一次儒家理想主义在中国当时社会条件下的第一次彻底的尝试.透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得窥中国古代思想中王权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相互作用,使得中国大部分的历史都在王权的社会结构中做螺旋式循环中缓慢行进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