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到“臭味相投”,人们往往会想到同义词“沆瀣一气”.《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这样解释:“思想作风、兴趣等,很合得来(专指坏的).”可见,人们往往把这个词当贬义词来用.但从其语源上来看,其实这个词并非“专指坏的”.  相似文献   

2.
外教正能量     
自2011年起,“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已经举办到了第五届。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外教故事。但外教这个词,似乎总显得有些疏远,不够亲近。正如浙江师范大学的陈旻意不喜欢用“外教”这个词去框定她的朋友们,因为“在这个职业标签之下,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是很鲜活的个体。”  相似文献   

3.
杨婉 《人才瞭望》2013,(12):32-32
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  相似文献   

4.
许慕 《人才瞭望》2016,(19):55-55
在河南,“中”这个词,经常听到。答应人家,我们这里经常说“好”“行”,在河南,却说“中”,“中”已经成为河南语言的显著特征。说起“中”字,还有这样不寻常的来历。  相似文献   

5.
“留学”一词的来历“留学”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日本。我国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遣唐使”来中国。这种使节驻唐时间一般不过一两年,不能久留中国,因而无法满足日本全国深入学习中国文化的需要。为此,日本政府在派出遣唐使的同时,又加派“还...  相似文献   

6.
乌发蝉鬓:“乌”就是说要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蝉鬓”则是指面颊两旁近耳头的薄如蝉翼的头发。“乌”这个词早在《左氏春秋》中便已出现,至于“蝉鬓”一词,则出现在三国时代的魏国,是魏国王宫中一名叫莫琼树的宫女所梳的发型。显而易见,发质是古代男性对女性审美的一项标准。  相似文献   

7.
“原来”这个词在明朝之前是不存在的.那时通用的是“元来”.“元”是起初、开始、本来的意思.改动是朱元璋猜忌的结果. 朱元璋看到“元来”心神不安,“元来”不但冲撞了其名,还暗含他灭掉的元朝回来之意,这不是元朝要复辟吗? 于是他决心要消灭这不祥之词,但这是常用词,即使现在消灭了,过去的重要文献书籍中还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8.
苏华 《人才瞭望》2005,(12):74-74
“人力资源”这个词进入我们的意识也就几年的时间。在我们还没有弄懂这个词的意思的时候,似乎所有企业的人事部都已经改名了,叫做“人力资源部”。无论是“人事部”还是“人力资源部”,企业培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培训是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营销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很重视营销培训,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企业领导们总是把对培训的重视与投入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营销决策者也不知道怎样去定位自己的企业培训。  相似文献   

9.
当伊拉克战场上的硝烟尚未散尽,很多中国人仍然对萨达姆的不堪一击感到不可理解的时候,在中国电视的画面上,在播音员的话语中开始更多地出现“非典型肺炎”这个词,“非典特别时段”最终完全替代了“关注伊拉克”,“萨达姆”与“SARS”这两个以“S”开头的词,注定会因为成为2003年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而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短短两周后,中国人开始接受这一突如其来的大灾难的洗礼。面对  相似文献   

10.
因为影片《中国合伙人》的成功上映,“土鳖”这个词也充满了正能量。而饰演“:上鳖”成东青的黄晓明也占尽了风光,他的演技和英文都得到了观众出乎意料的肯定。黄晓明一度被人嘲笑的不标准英语,是如何“逆袭”的呢?  相似文献   

11.
陈齐放 《人才开发》2002,(10):30-31
人们都说“政声人去后”,依我看来,“人去后”再听“民意闲谈”,似乎为时已晚。好政声应注重建立在“人在时”。 为官者政绩如何,他在任时得到的赞美之词,不能算是定论。待他离任之后,干部群众对他的评价才是最真实、最公正的,可谓是这个官员在  相似文献   

12.
父亲与儿子做游戏:10分钟代表一个人的一生,在这十分钟里每人各翻一本书。从里面找“黄金”这个词,谁找得多谁就赢……  相似文献   

13.
洋倒爷涌入东北沈阳翻遍中国辞典,恐怕难以查到“倒爷”,这一名词。然而,这个七八年出现的北京“土话”,却迅速在全中国和海外叫响,因为这个词,的确惟妙惟肖地刻画出这么一群人的形象,今天从这里低价买进,明天到那里又高价卖出,倒手之间谋取暴利,这正是“倒爷”。“倒爷”这一行也在不断发展,有“私倒爷”,有“官倒爷”,如今又冒出了黄头发、蓝眼睛、高鼻子的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已不是什么新鲜词,各国早已身不由己地置身其中,然而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依然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以为教育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可是长期以来重视教育只是流于形式,本文旨在呼吁人们切实认识这个问题,不要再继续忽视教育这个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说起离婚,古代还真有“离婚”这个词儿。该词最早出现在刘义庆《世说新语》里。据载,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病得要死,请了道士来祈祷,问他这辈子可干过什么亏心事不曾。献之想了半天说:“唯忆与郗家离婚。”  相似文献   

16.
辛羽 《人才瞭望》2016,(3):92-92
汉语中的词,有的可以见词明义,如“卧榻”“茅屋”“高楼”“洗衣机”;有的则须了解语源才能有较深入的理解,如“二竖”“匹夫”“东西”“模范”“名堂”就属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有感于老外借诗说国人龚成香,尤志骧据资料载:一外商拟在我国某地合资建化肥厂而前来考察,此间东道主热情款待,在吃住上大作文章。两天后该外商便“黄鹤一云不复返”,后寄来两句中国古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为勤俭破由奢”。一个“老外”竞用中国古诗劝告国人勤俭...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中国多家机构联合揭晓了2015年度汉语盘点,“廉”和“互联网+”在众多候选字、词中脱颖而出。
  “廉”和“互联网+”成为年度国内字和国内词,“恐”及“反恐”摘得年度国际字和国际词。
  活动现场还公布了年度流行语、新词语以及网络词语。  相似文献   

19.
真相 《人才瞭望》2010,(5):38-38
现实生活中.如果说起“空手套白狼”.大家一定会把它和自私、骗子等贬义词联系起来.因为它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以很少付出.或是根本没有付出,却取得了很大回报.但是这个词最早是一个褒义词。  相似文献   

20.
宁青 《人才瞭望》2013,(6):64-64
“灯红酒绿”这个词我们常看到,灯红可以理解,而酒为什么是绿的呢?这是因为古代的酒颜色与现在完全相同,做法也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古代的酒酿得较为粗糙。甚至酒糟也没有滤出,所以,古代的人既说喝酒,也说吃酒,就是喝酒时连同酒糟一起吃下去。“一杯浊酒喜相逢”,人们把古代的酒称为“浊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